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840年到1861年之间中国人写成的22种有关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中,影响最大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就两书的比较而言,写作动机的不同决定了内容的不同取舍,而内容的不同取舍又决定了两书的不同特点,即《海国图志》以博见长,《瀛寰志略》以精取胜。但无论是《海国图志》的以博见长,还是《瀛寰志略》的以精取胜,实际上都有它们的合理性,也都实现了自己的写作宗旨和目的。我们很难笼统地在它们之间分出谁优谁劣。作为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历史地理书,《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中对世界大势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它们的介绍具有较为全面,重点突出,新知识、旧观念这样三个特点。除它们所共同具有的这些特点外,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瀛寰志略》有三点要优胜于《海国图志》:一是对传统的华夷观念的突破;二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介绍;三是对工商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如果说《瀛寰志略》之优长在“睁眼看世界”的话,那么,《海国图志》之优长则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学习西方列强的长处,用来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亦即学习西方成了时代的主题或历史潮流,《瀛寰志略》通过对世界大势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国人对西方有所了解和认识,从而为他们提供了产生向西方学习之要求的可能性,但《瀛寰志略》本身并没有包含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而《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的主张则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的新潮流。这一新潮流曾支配晚清社会和思想界达数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常把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和魏源根据林则徐的材料编写的《海国图志》说成是我国近世最早介绍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情况的专门著作。如范文澜同志的《中国近代史》认为:在鸦片战争以前,林则徐就“积累材料,编成《四洲志》草稿,叙述各国历史、疆域、政治等情况。(他的友人魏源根据《四洲志》编《海国图志》,道光  相似文献   

3.
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当历史悠久而又具有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还沉醉在自给自足、江山社稷万古长青的梦幻中未来得及清醒的时候,西方帝国主义就挟着鸦片和圣经,凭着军舰和战炮闯了进来。近代的中国,就这样被迫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型道路。首先觉醒的中国先进分子,萌发出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自强自立的理想。同时也使中国的近邻日本得到了启迪。中国有识之士醒世觉人之作,《海国图志》、《圣武记》、《瀛环志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敏感而又善于学习的日本维新志士选择了明治维新的道路。仅以《海国图志》为例,该书的60卷本1847年出版后,1851年即传入日本;其增补100卷本1852年出版后的第二年即传入日本。据统计,1854年至1856年间,日本刊印的《海国图志》各种版本就有20余种之多。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说:“日本平象山(即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之辈,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维新之活剧”。不仅《海国图志》等著作启迪了日本维新志士的思想,而且日本明治维新本身,也曾以中国古代的政治理论——“尊王攘夷”作为它的一种指导思想。可见,  相似文献   

4.
何秋涛《朔方备乘》的史学价值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片战争之后,经世致用之学形成一股社会思潮,出现了林则徐、魏源、姚莹、包世臣等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人物和《海国图志》、《康■纪行》、《海国四说》、《瀛环志略》等一批颇有价值与影响的史地著作。开拓了士林阶层的一代新风,在中国近近思想文化界产生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何秋涛编撰的史地巨著《朔方备乘》,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一何秋涛(1824—1862),字愿船,福建光泽县人。史载何“少负异禀,过目成诵”。“披天下舆图,能历举府厅州县名,默数其四境所至”。①1843年(道光廿二年)举于乡,逾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之职,1853…  相似文献   

5.
魏源史学思想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源是近代启蒙思想家,在中国史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为后人留下了卷帙繁多的史学论著,他的史学思想也很值得研究。如《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皇朝经世文编》等,都反映了魏源的著史意图,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魏源的史学特点“预示着史学风气的转变。”研究中国近代史学史,不能不注意魏源的史学思想,而且还应该从他作为起点。本文仅对魏源的史学思想作一点探微工作,有不妥之处,请史学界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6.
希罗多德与司马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罗多德生活于公元前五世纪(约公元前485──424年)的古希腊,著有《历史》(亦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一书,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二世纪(公元前135年──?)的西汉武帝时期,著有《史记》(亦称《太白分书》)。他们均以自己毕牛的努力及不朽的著作,奠定了中西方史学的独立地位,都被后人誉为“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司马迁以前,不能说希腊、中国就没有史学,但那只能称之为史学的胚胎或萌芽。文学还与其它学科混合交溶在一起,还没有成熟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而恰恰是希罗多德与司马迁总结了前人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集…  相似文献   

7.
《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42年底,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墨迹未干,经世学者魏源面对东西方两种文明的猛烈碰撞和冲突,痛定思痛,为使国人“扩万古之心胸”,知“旷代所未闻”①,抵御列强入侵,挽救民族危亡,与时俱进,急切地推出其“愤悱”②之作《海国图志》,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③的时代强音。虽然,“清魏默深的筹海篇,议守、战、款,凿凿中款。清若尽用之,固足以制英寇,驭俄法”④,但在1860年以前,《海国图志》在中国一直被视为不急之务而遭受冷落。而与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日本,历史上在经济、文化乃至于政治等方面都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联系,因此,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史学思想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史学思想的基本走向一一就《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答客问王学典问:在出版了《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之后,最近你又推出了《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一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能谈谈这两本书、尤其是...  相似文献   

9.
<正>鸦片战争时,魏源辑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理论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揭起“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成为魏源理论主张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本文拟对《海国图志》的思想及对洋务运动的影响,作一个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玉章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开拓者之一。他撰写的《太平革命以前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分析》(1928年)、《中国历史教程》(1934年)以及《中国最近五十年民族与民主革命运动简史》(1949年)等论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运用于相应的中国史学研究领域,无不具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11.
魏源深受艾儒略的影响,其《海国图志》至少在33处引述了艾儒略的《职方外纪》。《海国图志》的内容远比200多年前的《职方外纪》丰富得多,详实得多。但是,《海国图志》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存在着许多知识性错误和认识上的谬误。  相似文献   

12.
霍林东安徽肥东人,1937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学与史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等以及论文、评论百余篇。陈宗胜1954年10月生于山东省威海市。1990年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后证书。现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长、教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已出版著作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IOO多篇。其中有G篇获不同层次学…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认识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西学开始传入中国,大致上应从1839年美国传教士布朗在广州办学算起.在这稍后,两广总督林则徐派人刺探西方情势,广搜其资料,汇编成了《四洲志》一书,魏源又在此书的基础上编成了《海国图志》,成为人们了解和学习西方的重要典籍,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人被允准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教会学校,玛理逊学堂便于1842年在澳门建成,随后迁到香港.该校课程除中文、耶稣教义外,还开设了几何、代数、化学、生理、历史、地理、英文  相似文献   

14.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曾将对世界各国舆地情势的研究归结为“所以志西洋”,而志西洋的目的“正所以志英吉利”。当时,在西方世界中,英国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交往也最多。因此,对英国的了解与认识,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中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任敏同志在《光明日报》1990年7月8日第3版《史学》专栏上发表了一篇《魏源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文章,就魏氏在《海国图志》中首先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夷制夷”的战略思想,系统地论述了“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  相似文献   

16.
葛金芳     
葛金芳,男,1946年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68年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1981年兰州大学中国土地制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1982年起在湖北大学任教至今,现为湖北大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宋史学会、中国经济学会会员、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断代史以两宋为基地,十多年来出版了《宋辽复金经济分析》(39万字)、《中华土地赋役志》(44万字)等专著5部,其中《雾横帷墙-古代宦官群体的文化考察》(22万字)一书被译成日文在日本东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学哲学的形成、发展和特点方光华中国古代史学从史官制度中产生,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但古代史学哲学的形成,则是由孔子修《春秋》开端的。孔子认为历史是人群活动的陈迹("其事则齐桓晋文"),而史学则是史家主体意识在.历史记述中的体现("其义则丘窃取...  相似文献   

18.
《海国图志》与近代民主思想王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历史。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是了解和认识世界,同时真正认识中国自己;第二步才是提出改革中国社会的方案,并付诸行动。鸦片战争后,在中国人认识世界这一问题上,一位南方人和一位北方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学典     
王学典,山东省滕州市人,1956年3月生,1979年9月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86年7月于该系史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年晋升为数授。1998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史学月刊》编委、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等职。 主要致力于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尤长于中国现当代学术史及史学思想史研究。现已出版《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顾颉喇和他的弟子们》、《…  相似文献   

20.
吕耀东 《晋阳学刊》2002,(1):110-112
徐继畲的《瀛环志略》与林则徐、魏源的《四洲志》、《海国图志》一样,使国人开始将眼界扩展到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对封闭的中国起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一、对欧洲格局的分析研究19世纪初,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基本上是以维持英法等几个大国在欧洲的均势为主。1815年取代维也纳格局的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争夺欧洲的霸权或全球殖民地。《瀛环志略》对当时欧洲形势及格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正如当时一位叫史密斯的英国传教士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说,徐氏是一个思想解放的人,他对西方地理和政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