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和香港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在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界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20世纪下半叶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界研究的分期、高山族及平埔族的社会与文化研究、台湾汉人的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海外华人研究、社会科学中国化研究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庆忠 《社会科学》2005,(9):122-128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封闭的中国大陆使海外学者无法到内地来研究中国,而只能通过对台湾和香港的田野调查来研究汉人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人类学对大陆乡村社区的研究蓬勃展开。这些立足于村落的田野实践,阐释了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解析了乡村发展的道路与方向,也浸透了学者们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和对民生民情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17日,一场由刘平教授发起及其与包弼德教授共同主持的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会议室举行。该对话围绕着当代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历史人类学的由来、中国历史人类学状况以及台湾的人类学研究等主题展开。而关于"什么是历史人类学"的问题,更是汇聚了来自多方的不同声音。这样的交流和交锋,对于中国当前以及今后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有着可以预期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代云红 《学术探索》2012,(8):130-133
从现代学科分类情况来看,"文学人类学"主要被放置在人类学、比较文学、文艺学三个学科里,成为三个学科的亚分支,这反映了"文学人类学"目前的现实状况及地位。本文无意争辩学科从属的问题,而是从知识话语学角度探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对"文学人类学"可能造成的遮蔽性。  相似文献   

5.
国家与社会理论在海外中国研究领域中的兴起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斌  李寒 《江汉论坛》2006,2(12):70-74
中国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已经相当深刻地影响了当下中国学术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视角。海外中国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社会史及汉学人类学的研究之中。本文分析了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即国家与社会理论在社会史及汉学人类学研究中兴起的思想背景、涉入中国分析的思想理路,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家与社会理论分析中国经验的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性学术热点.“文化人类学”在当今时代被视为最前沿、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文化人类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多样的理论视角.“举凡人类语言、宗教信仰、审美意识、道德行为和社会结构诸方面.都是它兴趣所及之处。但是.它又不像一般语言学、宗教学、美学、伦理学和社会学那样孤立地研究这些文化现象.而是在整个人类文化和人类历史的广阔背景下宏观地和深入地研究它们的本质规律.并一直追溯到它们的原始形态,从而勾勒出人、人性、人类文化和人类精神现象的历史本来面目。”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方法及成果自觉运用到艺术研究当中.便有了艺术人类学。上个世纪末以来,国内学术界同仁就多方呼吁奔走.积极组建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2006年12月22—24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在文化部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支持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并举办了首届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大陆和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近百人.收到论文约70篇。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回溯伊斯兰人类学的发生、发展与变迁,梳理人类学伊斯兰研究的几种传统与路径,特别是晚近以来的主要研究视角与趋势。基于伊斯兰人类学的研究遗产,本文将之用以反思中国穆斯林社群的研究,并讨论中国近现代以来的观念进程如何有助于推动这一宗教人类学论题。  相似文献   

8.
让·鲁什提出的分享人类学主要是建立在弗莱厄迪、米德、贝特森、热约尔这些影视人类学的图腾先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之上的.<疯狂的灵媒>触发了让·鲁什的分享人类学灵感,<夏日纪事>促进了他对分享人类学的理性思考,他的后继者不仅发展了他的思想,而且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将分享人类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许多人类学者也在关注分享人类学,并且另辟蹊径,力求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分享人类学.  相似文献   

9.
周大鸣  云娇 《江淮论坛》2023,(1):119-125+193
从音乐学到文学再到人类学民族志的发展,复调在多个领域具有不同的内涵。将“复调”延伸至当代中国人类学的书写,从学术作品、写作者视野和中国社会图景三个角度解读复调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复调糅合了多个领域的关键特点,暗示了一种鼓励多元、自由、内在独立、外在联结并不断反思的话语倾向。以复调的眼光看人类学视野中的中国研究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民族志的书写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机会,且它将从另一个角度启迪我们更加深入地对“中国”这一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早期人类学研究中女性的在场与缺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人类学研究中女性的在场实为缺席,造成该现象的4种原因是:研究者所关注的主题既不是社会性别也不是女性,研究者的社会性别观直接影响到研究者如何审视研究对象,研究者的性别的限制了研究者收集特定的资料,忽略了研究对象社会文化传统中的性别歧视,也没有重视报告人的社会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1.
法律人类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梳理中外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入手 ,对该学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纲领性的论述。作者认为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法律与社会的层面 ,二是民刑法各部分法律本身的层面 ;在法律人类学的发展中 ,结构—功能主义、进化论、文化传播以及解释人类学等理论方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 ,法律人类学又提出了新法律多元理论。  相似文献   

12.
陈燕 《学术探索》2009,(3):7-11
在我们提出马克思哲学的“人类学哲学”的理解范式之后,一个重要问题是:这一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是什么?找不到这一点,人类学哲学就无以立足。结论是:这种存在论基础是人的社会存在。这是包含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关系存在等等于一身的核心范畴。本文从人的存在开始,讨论了人的自然存在、关系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认为它是马克思全部人类学哲学理论赖以出发的存在论基础,这就是说,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不是“物质”,不是“实践”,也不是“社会存在”,而是人的社会存在——人在物质生产和生产关系中的存在,在他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卢成仁 《江淮论坛》2023,(1):126-131
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过程,对生态人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也对生态人类学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虚构的文体和写作、万物相连的知识质量、阿卡狄亚自然观三者相互结合,是经典自然志作品在公共领域被一代又一代读者持续阅读和讨论的内在原因。以公众为写作对象,应用对读者友好的非虚构文体呈现生态人类学研究的专业观察、发现和认识,满足公众对生态知识的需求及了解环境问题成因的渴望,既是生态人类学迈向公众的一种路径,更有助于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二十五年来中国的人类学研究: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评25年来中国人类学在乡村社会、少数民族及海外文化“三大地理空间圈”,及在亲属制度、宗教与仪式、比较政治、经济、历史、比较文化、法律诸领域的研究中获得的成就,分析了学科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的解析为角度,展望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走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文学人类学在20世纪兴起的必然性,剖析了文学人类学的几大理论流派及各 自观点,进一步对文学视野中的文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作了基本概括。  相似文献   

16.
华南研究可以从地域和概念两个层面去理解,但方法论是华南研究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涉范围,即强调结合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地方文献及档案运用与解读的方法。在这种学术旨趣的指引下,国内外一批地方社会文化学者在华南区域着手进行了历史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尝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2001年,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和运作,使华南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华南学派”的名称亦逐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熟识。而随着历史人类学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华南学派已经不满足于将目光停留在华南一隅。“超越华南”或“告别华南研究”之所以提出,即在于“希望走出华南,到中国其他地区去,延续他们的问题关怀与方法实验。  相似文献   

17.
王玫 《理论界》2005,(4):102-103
文化人类学与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整体论、比较方法论和相对方法论来寻找不同民族的特性和共性、彼此信仰与风俗的相关性,从而探究当代和近代的文化和社会领域.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论述了文化及文化体系的特征以及东西文化的差异和影响,并就其方法论阐述了研究东西方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影视人类学在我国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40多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从学科的意义上说,它从无意识走向了有意识、从非自觉走上了自觉发展的道路。如今,这门学科在我国已臻于成熟,其显著的标志包括:影视人类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开展;影视人类学专门机构的建立;与国际接轨。中国影视人类学是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萌芽,政治运动中曲折,改革开放中觉醒和成熟的,它凝结着中国两代民族学、影视学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19.
走向人类学诗学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传进 《学术论坛》2006,(9):126-131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非裔文学批评的主要特征:人类学转向、文化与审美的双重阐释、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辩证统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对话与开放,并指出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走向了人类学诗学。  相似文献   

20.
看或被看,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状态。就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在场观看?观看者和被观看者处于什么关系?透过我们的观看,呈现的是自己文化的影像记忆,还是现实人文的多重镜像?我们的图像如何具有我们的文化特质等问题,本文结合2009年在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研讨情况,对“我看人,人看我;我看人,也看我;我看人怎么看我”三个视觉人类学角度做些论述,以期和学界同仁分享大会研讨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