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8年房改后福利分房被明令禁止,但公务员系统内的变相福利分房一直没有停止过,并已经自成体系,早已确定的货币补贴政策难以推进。公务员住房保障领域的立法工作,二十年来更是毫无进展。  相似文献   

2.
殷琳 《城市》2008,(6):59-61
经济适用住房是目前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始于1994年.1998年起停止福利分房.进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明确了居民住房产权的私有化和住房获得渠道的市场化。1998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3.
房价牵动人心,有关中央酝酿二次房改的传闻再起,说法是由住建部副部长牵头,调研十年房改的得与失,谋划下一步住房制度该走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住建部立刻回应,住房目标仍然是住有所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不仅否认二次房改,并称中国的房子正在越盖越结实,没有什么泡沫,如果有泡沫那也是为节能而用的空心砖。  相似文献   

4.
李孟雄 《老年人》2014,(12):12-13
正就像云南昆明人给他们的省委原书记白恩培取绰号"白眼狼"一样,广州市民也给他们的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取了个绰号"六百帝"。何谓"六百帝"?这得从2011年1月广东省召开"两会"时时任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说起。面对记者提出的"房价飙升广州市民幸福吗"的话题,万庆良回答说:"年轻人要转变观念,从有住房变成有房住,不一定要买房,租房也可以。我工作了20多年,还没有买房,现在住的是市政府的宿舍,在‘珠江景帝’,面积130多平  相似文献   

5.
不要把民众往高房价市场赶,而是让整个房价向下调整,政府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清除对住房理解的歧义,把住房看作是消费,并从土地拍卖与规划上保证中低价位住房的建设,以严厉税收打击房地产炒作,以利率来调整住房的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6.
建设部等9部门2006年在其联合制定《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曾明确“土地供应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这种做法被简称为“双限双竞”。  相似文献   

7.
王小波 《城市》2014,(3):61-65
正就像食物与衣物一样,住房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城镇福利分房制度结束、实行住房商品化以来,城市住房也成为了最昂贵的生活资料。住房商品化一方面使人们在住房方面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和自我改善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生活成本,购买一套住房往往需要花费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在城市中,除住房本身的居住功能外,居住地的周边环境、生活便利性、工作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距离等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住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自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纯粹福利分房时代宣告结束,住房分配的形式从实物向货币化过渡,住房供应的主体由保障房向商品房转变。政府放松管制,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随着房改的不断深化,住建规模迅速扩大,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总体大有改善。房地产行业异军突起、产销两  相似文献   

9.
住房条件是高校教师发展的最为基本的条件,从普遍意义上讲,拥有能够满足基本要求的住房条件,是保证青年教师安身立命,全身心投入事业的重要保障。然而,在高校取消福利分房之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房价上涨,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困难问题逐步凸现,由于工资收入现状等各种原因,青年教师已经落入社会"夹心层"的尴尬境地。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了青年教师面临的切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悖论常常存在。你固然不喜欢看领导脸色的“分房时代”,但今天房价越来越高,买房遥遥无期,你可能还会怀念那个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时代。毕竟,领导看你顺眼了,或者你熬到了领导再也不能无动于衷的“元老级”时,可能会分得一套房子。不过,历史已不可能逆转,我们避无可避地要面对这个“房地产欣欣向荣,老百姓却购房无望”的尴尬时代。  相似文献   

11.
从全国整体来看,房价波动存在收入分配效应;在一定时期内,房价波动与收入分配两变量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从区域情况来看,我国东、西、中部地区房价波动状况也都存在一定的收入分配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微观层面看,家庭住房产权、住房建筑面积及住房市值等住房差异也会产生收入分配效应。从长远看,要从改善房价波动收入分配效应的传导机制入手,加快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迄今对中国社会分层模式变迁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收入和职业流动的分析上。本文则关心在分层体系中日益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住房。通过对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数据中的城市住户的分析,我们得以了解不同职业阶层在住房产权、房屋面积和房屋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在2 0 0 0年,72 %的城市居民户拥有住房所有权,比1 990年的2 4%增加了48%。户主职业地位高的住户在产权拥有率、购买租赁比、购房能力(特别是购买新建商品房)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另一方面,自2 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住房面积和房屋质量有非常大的提高。管理精英和专业精英的家庭所拥有的住房往往面积更大、质量更好。这些发现说明,在成功的经济改革背后,社会分层机制既体现了制度跨越又保持了制度延续  相似文献   

13.
近两三年来,房价与车价照着完全不同的轨迹变化着。房价一直走高,而车价一直走低。三年前一所价值相当于两辆车价的房子,现在卖掉可以买三辆同样的车。这样一个事实提供了一些素材,供我们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住房和汽车都有同样的消费群体,都是富有家庭的消费对象。它们的价格都很高,一般人买不起。但不论是住房还是小车,它们的销售量都节节攀升。这说明我国的富有阶层近年来的收入是持续不断地增加着。  相似文献   

14.
制度“症结”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和宏观调控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永恒话题,在简要回顾两者关系后,指出以需求和供给为导向的宏观调控已陷入政策陷阱,须从制度视角重新审视房地产调控政策。在重点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四大制度“症结”后,指出制度扭曲是房价居高不下、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和政策失灵的根本原因,唯有从制度重建的角度出发才能摆脱政策陷阱,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景国  ;张红星 《城市》2014,(9):18-23
正住房价格是观察住房市场运行的重要指标。2004年至今,我国住房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上涨,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指责房价过高、要求实现房价合理回归的声音不绝于耳。实际上,判断房价是否合理不能只简单考察房价的绝对值或房价的增长率,还要考察房价变动与影响房价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是否协调。这是因为住房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房地产市场作为中国宏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经济体系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举办的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上,针对房地产市场实行双轨制的建议,中国房地产协会前会长杨慎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王国刚表示,房地产发展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方向不能动摇。市场化功大于过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些年过分强调住房的商品化、市场化,是导致调控房价失  相似文献   

17.
未来5年,我国将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跑"阶段。全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其中2011年1000万套,将帮助更多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但保障性住房不是空中楼阁,它们需要实实在在地站在土地上。因此,能否有充足的土地供应,是影响保障房工程进展的首要因素。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地如何做到"应保尽保",对于国土资源部门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会带来一些  相似文献   

18.
天下大观     
社科院:35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泡沫29.5%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 1年《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0—2011)》,指出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房平均房价泡沫为29.5%。这是通过对2010年9月全国35  相似文献   

19.
刘成碧 《城市》2007,(10):34-36
一、房地产业调控的目标和背景 "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愿景.当年孙中山先生将其列为民生之大要;当今的执政党和中央政府更视其为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的前30年,基本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实现这一目标,由于在"产品经济"的制度环境下无法启动其他的社会力量,"居者有其屋"只能是低水平、低标准的:广大的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仍延习几千年的传统自建住房,而人民公社制度使农村人群已无穷富之分,自然也见不到旧时的豪宅大院,大多数农民的住房以土坯建造:城镇居民的住房来源,一是以"单位"的名义建公房分配给本单位员工使用,一是由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收集、新建所谓"社会公房"租给市民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共十七大报告的第八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同时还提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是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专门提及住房保障制度,更是第一次谈到保障方式和保障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