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媛媛  张睿智 《城市》2013,(8):75-79
一、生态城市的背景及内涵(一)生态城市的提出背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资源和矿物燃料的过度消耗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消耗型发展模式和呈指数增长的社会生产导致区域和全球范围内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各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产生的。它并不是要求人们抛弃现代技术,而是力求尽可能减少现代技术的负面影响,提倡技术的“人文主义”,使城市成为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人类理想栖境。  相似文献   

3.
熊文  付建敏  史善新 《城市》2009,(10):9-14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分类(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进入20世纪中叶后.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人口拥挤、社会异化等社会问题充分暴露.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受到巨大威胁。探求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形式.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等的城市社会.创造宜居的人居环境,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各机构和学术团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居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城市生态环境成为了当代人最忧虑的问题。而城市环境雕塑作为一种生态环境性的、多学科性的、公共性的公共环境艺术,对文化的积累和对当代人心理调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城市环境雕塑带给公众积极的生态观念成了我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安志红  臧效罡  刘磊  万雪梅 《城市》2013,(11):65-68
一、前言 生态城市是一个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其特点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推动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黄晓林 《城市》2007,(2):65-68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源、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它是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能使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城市是一种在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王建廷  李旸 《城市》2009,(8):22-26
一、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一)生态城市的产生 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eco-city)是由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城市要求全民参与,让可持续、回收循环、绿色低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城市管理者需要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规章制度制定、城市生活秩序维护、城市环境平衡多个维度实行生态策略,并且引导居民意识到生态首先是一种理念,然后才是正确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许嵩  孔佳雪 《现代妇女》2014,(7):372-372
近几年,城市环境建设兴起了建设湿地景观的热潮。这些湿地景观实现了多功能效益,可为人们提供观赏、游玩、娱乐和教育、文化、科学等活动,同时也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根据城市湿地的生态属性,对其进行湿地景观设计,使城市湿地功能达到最大化。现代城市大力发展湿地景观设计对现代城市环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湿地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穆阳 《城市》2013,(8):66-68
当"城市病"的蔓延困扰我国众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得以彰显,生态城市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寻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营造舒适的自然环境、和谐宜居的人文社会环境、高效洁净的生产环境,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1.
以协调人与自然为中心的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大研究课题。笔者通过生态城市--城市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实践困惑与破解思考、生态城市专题研究探索的案例分析及生态城市建设的统筹与优化等论述,思考与探索破解生态城市实践困惑的方法与路径,提出创新生态城市相关规划及建设重点项目的整合、协同与融合,以及完善跨城市区域范围的相关合作机制,促进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优化,以形成新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领下一盘棋的生态城市建设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安敏  郭冬梅 《城市》2007,(1):63-66
一、引言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回顾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人类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第二生活场景,在这一场景中人们要完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情感交流活动,这是人类最主要的情感生活。因此这一场景需要多维构建,在不断完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人类的情感因素,也就是人情化要素,才能创建出人类适居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4.
封海波 《城市》2015,(3):47-52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而随之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也日益加剧,迫使人类寻求更加安全、公正、健康和生态化的城市居所,因而探求更加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居住模式,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机构、学术团体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生态城市的概念和模式一经提出,就引起城市科学、城市规划研究、社会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生态城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城市发展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杨艳红  朱凤杰 《城市》2009,(5):72-74
一、地下空间环境综述 面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用地规模扩展造成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用地矛盾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并以此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陈婧  谢娜 《现代妇女》2013,(12):12-13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生态文明的提出给城市建设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生态城市己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然而,在环境资源问题比较严峻的当今时代,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阻碍,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以法律制度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用法律的武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才能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陈玉恒  肖翊 《城市》2010,(3):15-19
环境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中心,是地球上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人类对环境干预最大的区域。尤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城市萌芽、发展、乃至衰落的重要原因。水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个因子,是城市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本就是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世界四大古国的文明无一不在大河的怀抱中诞生。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相似文献   

18.
面对城市化和气候变暖的双重压力,城市热环境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然而较为抽象的研究结论难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实践.目前,从方法层面和技术层面业已证明城市规划是热环境形成的内在驱动,但规划体系与热环境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尚未厘清,结合途径也有待探讨.通过界定城市空间形态、生态冷源、自然通风以及人为热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生态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一般是增加人文景观,减少自然景观.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工环境的无序膨胀使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在享用城市的便利条件与优越经济文化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本世纪初召开的第五次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与第三届世界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主题都是要建设生态城市、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着重提出生态城市建设五个层面: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设计与规划界探讨最多的词汇,也成为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生态的城市不仅维护了植物及动物的生存环境,同样,也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渴望:在一种不被干扰、生态的条件下享受城市便利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人居环境是以"人类居住"这一中心事物为主体的环境,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总体形象的代表.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居环境的内涵及组成,强调了城市人居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分别对中西方人居环境研究进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并将国内外学者对人居环境研究视角进行了具体分类,最后,通过比较指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过程中需要改善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