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文体学与风格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先阐述了风格翻译的重要性及功能文体学的风格观,后从前景化文体观的语境、多元、多层次三个方面,分析了功能文体学运用于小说风格翻译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前景化是文学文体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讨论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形式问题,但同时又与意义密切相关,应该在翻译中予以重视。以小说中的前景化语言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角度对其文本意图进行了分析,由深至浅细分出信息意图和文体意图、打破认知图式的意图和其它文体意图、表层结构意图这三个层次。根据这种前景化文本的意图层次结构,进一步在认知框架内提出了全价翻译策略、灵活转换策略、一元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就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作品而言,文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小说本身的文学价值,因而对于以小说作品为对象的译者来说,恰当地处理小说作品中的文体特征关系到翻译之成败.而文学丈体学方法可以帮助译者更加敏锐地抓住小说语言形式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体现在译文中,从而更完整地保留原作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傲慢与偏见>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说明,能进一步说明文学文体学方法在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文学文体的语言特征及其运作黄爱华文学文体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有关文学文体诸问题的。它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文学文体的一般阐述,文学文体具体的语言因素构成情况,文学文体的分殊(模式和体裁),文学文体与语言发展的关系,文学文体学的理论发展,以及文学文体批...  相似文献   

5.
文本功能对应用翻译的策略主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翻译是一种实用性强而又注重"以内容为中心"的翻译文体,其体裁大多可归属于纽马克(Newmark)界定的"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它具有该类型文本的所有功能特性.翻译实践表明,应用翻译中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诺德(Nord)与组马克(Newmark)的翻译研究对应用翻译有着"纲举目张"的指导作用.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与各自的文本功能有直接关系,这一点与文学翻译不尽一致,因而应用翻译中以文本功能来确定翻译策略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对小说中叙述人称的功能分析有助于揭示和解读小说文本的深层意义。汲取叙事学和文体学对叙述人称的研究成果,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内考察小说中叙述人称的功能,认为小说中的叙述人称不仅具有系统功能语法提出的三大语言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还具有区分叙述视角、体现小说文体特征的文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文体是翻译研究极为重要的一个维度,文体学的壮大推动了基于文体学视角的文学翻译研究的蓬勃发展.文体学与翻译研究的真正结合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兴起,在此过程中,基于文体学的文学翻译研究呈现了以下三大特点:基于具体文体学视角的研究越来越多;聚焦于翻译过程中具体文体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多;计算文体学与文学翻译研究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但同时,基于文体学视角的文学翻译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缺乏文体视角层面上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英汉文体对比研究不足.这是今后文学翻译的文体研究需要继续深入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小说翻译实践中,译者往往认为小说的形式是自由的,从而忽略了文体价值,在翻译中只获得了"假象等值"。为了更科学地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文学文体学被引入到翻译研究当中来,申丹教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受其启发,本文旨在通过对《名利场》的两个中译本的对比,证明在小说风格的翻译中,只有应用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译者增强文体意识,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交叉学科的文体学研究采纳了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语法是文体分析的工具之一.无论文学文本还是非文学文本的文体特征都不可一概而论,语法偏离是对文学文本进行分析时值得研究的文体特征,各体非文学文本亦有各自的语法特色.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文体学知识及其在交际和不同文体文章翻译中的应用作了一番探究。从广义上讨论了一些常见的文体问题并指出在交际和翻译过程中应该采取恰当的文体,分析了译者的语言能力、知识结构和文体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不同风格、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英语文体学与翻译密切相关,文体是翻译时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体学在翻译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文体学的角度论述了英汉翻译的适应性:原文和译文在语言和体裁的风格方面必须保持一致,应用文、广告、新闻、科技、文学五大门类的文体有其各自的语言特点和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任一批评派别必有其特色和局限性。小说文体学是文学文体学的一个分支,它以语言学为工具,通过研究语言特征与思想内容的关联来阐释小说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六十年代以来,它在西方小说教学和批评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八十年代初被引入国内,正处于兴盛时期。西方不少文体学家对这一派别的局限性认识不足,影响了它的发展。劳治和米勒的重复模式与小说文体研究模式有本质上的相似也有本质上的差异。通过它们之间的比较也许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认清西方小说文体学的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功能文体学已发展成为现代文体学流派中颇具影响力的一支,是进行小说文本分析的有利工具。文章通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属于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对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老安德伍特》进行细致解读,旨在揭示小说老安德伍特作为边缘人的存在状态以及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进而探索小说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用文体学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通过实地调研、游客访谈、样例分析等方法,对重庆旅游景区英语文本在语言书写、词汇、语法、修辞及文化因素等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增强语言能力、培养文体意识,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熟悉旅游景点的相关文化知识,希望这些策略能为旅游文本中的英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学者对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文体学的介绍为基点,针对我国学者对于文体研究的"主题意义"探究不够的现状,从功能文体学的文体分析目的、分析过程、"前景化"和"情景语境"等主要概念、"文体意义"与"主题意义"等方面联系起来具体分析,认为文体分析的最终目标除探寻文本的文体特征外,还包括挖掘和阐释文本的"主题意义",对文本"前景化"的判断标准是以文章的"主题意义"和"情景语境"为参考的.因此,在运用功能文体学进行文体分析的时候,需要和一定的情景语境和主题意义相联系,才能体会到文本的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说的节奏并不亚于诗歌,小说文体学与叙述学为分析小说节奏提供了两个视角,前者侧重从微观层次分析文体特征,后者则强调不同叙述速度所形成的节奏。本文以《名利场》译文为例揭示这两种节奏观为小说翻译的节奏再现问题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韩礼德功能文体学中的前景化理论为视角分析欧·亨利的小说,能更深刻地展现小说的幽默风格。以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为例,运用前景化理论,对文本中的非常规语义搭配、非典型肖像描写、故事情节的多次重复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安排等不同语言层面上的非常规语言现象进行解读,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该小说的幽默风格。提出了前景化理论作为文学欣赏的一种全新视角,在文学文本分析中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小说文体学理论,从主题、结构、语言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斯坦培克中篇小说《珍珠》的两个汉译本。通过对两个译本在语言表现层次方面的细致分析,剖析了两个译本的利弊,并由此提出,翻译时对原文风格的再现就是对原文主题、结构和语言等风格的再现。文学翻译不仅要忠实原作,更要传达原作的风格。对译本进行文体学层次的细致分析有助于把握原文风格,提高翻译层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文体应“用”而生,文体功能是制约文体发展、流变的重要因素.汉唐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文学,因叙述方式所需,从书牍文中吸取“营养”,使之在叙事流中承担一定的功能和作用,成为小说叙述结构和文体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汉唐小说的书牍文,不仅篇幅、数量、表现方式有较大差异,而且使小说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书牍文与汉唐小说之间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小说文体的演进.  相似文献   

20.
"比较文体学"就是用比较文学方法进行的文体学研究,就是站在世界文学、国际文学关系的高度,对世界各民族文学的不同文体的产生、形成、演变、存亡及其内在关联加以横向和纵向的研究,并对世界文学史上各种文体的特征、功能及其民族历史文化、民族审美心理等各方面的成因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文体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各民族文学中的文体划分及其依据与标准的比较研究;第二,文体的国际移植与传播的研究;第三,当代文体的世界性与国际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