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消费信贷又称消费贷款,是针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贷款,是与消费者购买商品,特别是住房和大件耐用消费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前,从我国消费信贷的现实状况来看,无论是从消费信贷的规模、实施消费信贷的产品,还是消费信贷总额在居民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都尚处于试验和摸索的初始阶段,远未达到全面普及的程度。显然,在我国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的空间还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正> 美国的消费信贷 在美国,较为正规的消费信贷市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1910年建立的摩利斯计划银行可以被称为最早提供消费信贷的银行。美国政府把消费信贷定义为:主要用于个人、家庭或农业、而非用作企业或商业的借入资金,它包括消费分期贷款、一次性消费贷款、信用卡、房屋净值信  相似文献   

3.
影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影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因素 近年来,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下,银行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为推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做了大量工作,汽车消费贷款的投放进度也逐步加快,并在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融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不如人意,以贷款方式进行汽车消费的比例不足汽车销售总量的20%.还存在诸多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促进和规范个人消费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今年3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发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力促消费信贷。消费信贷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然而,消费信贷能否吊起消费者的胃口?今后消费信贷能否“火遍神州”呢?消费信贷缘何难受青睐 所谓消费信贷,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借钱消费或赊账消费。据资料介绍,美国消费信贷占到70%,法国的26%、日本的50%的汽车销售都是通过信贷实  相似文献   

5.
“买涨不买跌”是广为流传的购房经验原则,但这过于强调住宅的投资性。在当前房价分化和出现下行可能的波动环境中,真正的自住购房消费者应该认清住宅的耐用消费品属性,以消费的心态进行购房决策,在具有居住需求和具备支付能力时即可适时购房,不仅不用担心、反而应该坦然接受购房之后出现的房价正常下跌。合理促销、保障交房、降低交易成本等措施还可增强个人购房信心,促进住宅消费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度性别差异对消费信贷盈利贡献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103455个账户及其过去一年的交易记录,构建了性别差异对消费信贷盈利贡献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在综合效应方面,女性对消费信贷的盈利贡献显著高于男性。在中介效应和直接效应方面,性别差异通过影响交易频率对消费信贷盈利贡献有显著影响,贷款规模和风险水平对盈利贡献有负向完全中介效应,交易金额、忠诚度、最后一次交易距离目前的时间对盈利贡献无显著影响。说明消费金融机构应改变规模驱动的粗放发展路径,转向提升交易频率的客户经营策略。我国应大力发展女性经济及消费生态,提升整体贡献水平。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鼓励消费的政策。汽车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商业银行汽车贷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认真落实《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从制度上防范汽车贷款风险;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汽车贷款的信用风险;加强消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贷款结构。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加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不断发展,消费信贷也走进大学校园,以其“先消费后支付”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而大学生也必将成为消费信贷的主力军。本文将围绕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大学生消费信贷风险,并对大学生消费信贷风险控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日益增加,住房消费呈现出某种不平衡趋势,合理地引导居民购房非常关键,居民的购买观念与其购买行为密切相关。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来理解居民的购房行为,并提出加强政府政策调控,引导形成合理预期;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社会文化引导,形成正确价值导向等对策建议,促进居民更加合理地制定购房政策。  相似文献   

10.
蔡禾  李侠 《经营与管理》2023,(2):180-185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金融素养为中介变量,从产品消费质量水平和消费质量两方面,探究互联网消费信贷对小微经营者消费水平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互联网消费信贷对小微经营者产品消费质量水平和消费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素养在互联网消费信贷对产品消费质量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积极推出适应小微经营者的互联网信贷产品,满足其需求,同时强化风险监管;加强互联网消费信贷有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培养小微经营者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11.
<正> 当前,国家相继出台了各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启动经济。此时,消费信贷作为一项相较而言见效快、成本低的措施,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和迅速的推广。不少经济学者认为消费信贷一方面在提高消费者购买力的同时扩大了内需;另一方面,又为银行提供了一项全新的业务,实现了国家、银行、消费者“三赢”的局面。观察实际中消费信贷的运行机制,结合经济学理论,令人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消费信贷是否正引起一种幻觉? 消费信贷对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被夸大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信贷,简言之,就是消费者向银行贷款,用以消费。凡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国外,“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信贷已十分普遍。目前我国消费结构正转型:相当多的老百姓已不再为吃穿用发愁,他们已把目光转向以“住”和“行”为重心的以消费结构升级为主的大额消费上,此类大额消费需要消费信贷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9,(5):19-19
牛年伊始,《第一财经日报》2月3日一篇“重庆‘购房退税’被国务院紧急叫停”的报道引起了各界关注。该报道称,2008年12月18日重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采取适应性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第七条为“刺激房产消费”,规定“从2008年12月1日起,市内购买住房的个人按揭贷款本息,可抵扣产权人个人所得税的地方提留部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各类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直接刺激了我国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消费信贷运行模式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合理的消费信贷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消费信贷迅速发展,其与传统消费信贷之间存在互补还是替代关系引发关注.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基于包含获客成本、申请成本与违约风险识别效率在内的信贷市场均衡模型,从理论层面阐释了互联网消费信贷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之间存在互补性,并从中国某头部金融科技公司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连续31个月50万名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用户的海量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消费信贷与传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相关性由收入效应和竞争效应共同决定,且在全样本中收入效应显著大于竞争效应,整体上呈现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本文在引入下沉市场程度后发现,随着消费市场逐步下沉,收入效应与竞争效应此消彼长,在下沉市场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且随着下沉程度加深,这种互补性表现得更为显著.这表明互联网消费信贷服务能够触达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无法触及到的“增量”下沉市场,促进消费升级和普惠金融发展.此外,本文还发现金融科技平台的大数据风控授信与商业银行的授信效果在下沉群体中无显著差异,并未随着消费群体下沉而发生系统性偏离.为正确认识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之间关系,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与消费升级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消费信贷博弈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广和  高晶 《管理科学》2002,15(3):24-28
消费信贷作为消费信用形式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信贷手段促进消费品购销的重要方式.但在我国,消费信贷事业尚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信用程度不高,致使银行和消费者在消费信贷时面临较大的风险.借贷任一方的行为决策都要考虑对方未来行为的各种可能性及后果而作出选择,而这种决策又依赖于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为此,利用博弈理论,根据信息是否对称,分析完全且完美信息和完全但不完美信息两种情况的信贷行为.  相似文献   

17.
家庭借贷是缓解居民支大于收、平缓消费的重要手段,而贷款价值比的约束迫使家庭的债务规模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与此同时,持续上涨的房价不断逼近贷款价值比约束,最终表现为消费的大幅度波动。基于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本文细致考察了房价上涨、家庭债务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家庭债务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杠杆显著,即使将样本细分为有房家庭与无房家庭,杠杆效应依然显著;(2)持续上涨的房价将显著促进有房家庭的消费,且这正向作用将被贷款价值比放大;而上涨的房价将抑制无房家庭的消费。(3)无论是有房家庭还是无房家庭,贷款价值比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即只有当贷款价值比增大到一定水平时,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将由促进转为抑制。(4)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在不同群体间差异明显,受教育程度高的城镇家庭,或者持有二套房以上的家庭,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8.
一、消费信贷停滞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中央银行按照国家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既定方针,借鉴国外经验,于1999年3月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各家商业银行随即也相继推出了消费信贷。但到目前为止却不尽人意,全国消费信贷不足信贷总量的1%。原因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12日,银监会颁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设立主要办理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的消费金融公司,首批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该政策的出台,使人们对消费金融公司在促进国内消费方面充满了期待,希望此类公司能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在我国现行的经济、金融体制和国民消费习惯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未必能起到人们预期的作用,相反,其前景尚不明朗。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问题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潜力巨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消费者诚信问题、消费观念、用车环境问题、贷款的限制问题等正制约着这一市场的蓬勃兴起。笔者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予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