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走出去"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国出版国际化研究正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前,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在"内涵和意义、建设内容、实施策略、制约因素"等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诸如研究主题单一、范式雷同,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从出版"走出去"到"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有研究背景的变化也有研究范式的转换.因此,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要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般性出发,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般性和出版传播、出版行业的特殊性相结合,真正从出版传播、出版行业的特殊性出发建构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理论、深化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内涵、加强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联互促.  相似文献   

2.
郭晓勇 《国际公关》2022,(9):189-19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国际传播能力,简言之,就是国际传播中的舆论宣传能力,  相似文献   

3.
今年两会之后,关于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关系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国家安全,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特殊意义在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利益的世界性大国,但与中国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相比,中国国际传播能力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多元社会思潮兴起和传播是客观必然的。为应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我们必须坚持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亲和力和渗透力;培养国际意识拓展全球视野;建构学习实践、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三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诚信建设应当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坚持诚信教育与建立诚信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为:抓教育,树立诚信意识;立规范,建立诚信机制;攻重点,整治突出问题;推典型,营造诚信氛围。重点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以党政机关的诚信服务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加强商务诚信建设,努力健全完善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秩序;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着力形成讲诚信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基本对策为以诚信教育为基础,以建立诚信机制为关键,以营造社会诚信氛围为要务,以健全诚信建设措施为根本。  相似文献   

6.
生态政治化:解决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长远的目标就是要推进生态政治化,为此,必须树立生态政治价值观,完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加强生态政治民主建设,激励社会公众环境政治参与;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加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政治合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发起的"舆论围攻"下,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面临进一步恶化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疫情控制、经济复苏走在世界前列,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时与势都为我们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机遇与空间.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研究国家形象生成机制,强化跨文化传播意识,因国施策,兼顾"硬传播"与"软传播",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报工作者要实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文化的目标,就必须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融会贯通,坚信不疑;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必须了解学校和师生情况,有针对性地传播创新信息;必须树立先进典型,引导正确舆论;必须汇集前沿知识,传播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若干具有重要性和典型性的国际社交媒体中采集、过滤、选取具有高传播热度的帖子进行内容挖掘和定量分析,考察国际社交媒体热点传播内容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呈现特征和差异。中国文化的国际社交媒体传播在文化形象构成、文化内容视野、国际文化关系等方面具有“传统化形象”“日常化元素”“交互性语境”等丰富的呈现特质,不同的社交媒体热点内容也有其不同的侧重。我国需从日常挖掘、地方塑造、立体建构等多层面,加强和改进新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且愈演愈烈,尤其是中国频遭贸易保护主义侵扰,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是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战略调整的当务之急。我们应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的作用应对贸易摩擦;推进自主创新,鼓励企业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积极扩大内需且转出口为内销;进一步调整地方补贴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面对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时代课题,作为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通讯社驻地方分社,2022"新春走基层"期间,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青年采编团队在总社的统筹指导下,传承发展"中新风格",秉承"国际视野+中国立场"的报道原则,用乡土美味、共富味、外籍海味、两岸一家亲味、运动味、公益味、坚守味"七味真火",走出了...  相似文献   

12.
国际传播有助于一国软实力的提升,它们在目标、传播过程及主、客体方面趋于一致.目前由于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不足,在国际舆论中缺少话语权,继而影响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提高国际传播能力需要从加强我国国际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入手,以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3.
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紧迫任务,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的历史机遇."洋主播看'浙'里"栏目是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主动抢抓机遇、突破传统思维、创新探索出的一种新时代国际传播方式,从应势萌发、积极实践找准"传播者"来华留学生与"国际受众"的交汇点,到策划"融"媒体丰富产品输出、打造多元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拓宽水文化研究的国际视野,合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教训。从中外水文化比较角度看,当前我国水文化建设需要继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加大水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水法律法规,培养全社会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和习惯,加强水文化研究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国际传播效能命题的提出对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要求。学界围绕着国际传播效能的概念内涵、我国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现实状况与实践进路展开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既肯定了我国在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方面所取得的多样化成果,也指出了当前我国国际传播效能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归因,并从宏观整体性的思路探讨和微观具体性的可操作策略两个不同层面对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实践进路进行了多角度的阐发。尽管国内学界对新形势下国际传播理念的认知持续深化,对国际传播智能化建设的讨论度不断攀升,对加强理论研究布局的关注度日渐凸显,但也存在着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全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视野亟待拓展等问题。在未来研究中,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优化研究方法、于实践中推进国际传播效能研究的纵深开展。  相似文献   

16.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针和重要内容。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执政理念,不断提高党在执政中的统筹兼顾能力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格局转型加剧以及中东局势突变,中阿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中国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国际传播在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广大民众中增信释疑,掌握舆论主动权。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对阿国际传播渠道,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与不足,如渠道完整但有效性较差、话语内容缺少对共同价值观的培育、"舆论领袖"建设滞后等,只有解决好传播渠道、话语内容、话语人的问题,中国对阿国际传播才能够真正"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过程工业工程教育必须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通过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识、能力、品质”三位一体的工程人才.为有效地推动过程工业工程教育综合改革,本文提出了包括更新教育观念、基于PBL的教学方法改革、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校企协同机制的建立、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试点学院或试点班建设等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影视剧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构成部分,也已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首要载体。我国的影视剧对外贸易存在严重的文化逆差,我国应加强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宏观上,国家应制定扶持影视业发展的政策,为影视剧的对外传播创造条件;中观层面,相关部门应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和竞争机制,影视企业要提高生产能力和人才队伍素质;微观层面,影视企业要准确了解和把握国际影视市场需求,提高影视剧制作水平和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时,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则;发展民主政治,在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树立新思维;建立与具体政治行为相结合的政绩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