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网络时代拓展了大学生的活动场域,并为其带来了与网下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但网络的虚拟、开放、自由等特性,也导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陷入三重困境,即网络的虚拟性模糊大学生的认知认同、自由性离散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开放性解构大学生的行为认同。为此,可通过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引领力、凝聚力来深化大学生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2.
关于网络技术与人的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的视角表明:网络自我认同危机问题的出现,建立在独特的网络行为的基础之上,并具体表现为网络依赖、网络综合症、网络空间角色混乱、交往中的信任危机、自我价值的否定,等。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基本特征为:多极主体性、非常规人际互动性、非信任性。鉴于自我认同危机在前现代社会隐匿而在现代社会凸现的发生发展特点,网络自我认同危机根源的实质在于,在网络社会情境中,人的自我恒常性(稳定性)与适应性(变化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交往已成为人们的基本交往方式。但是,过分沉溺在这种虚拟的交往中,沉溺于自己所塑造的虚拟自我,就会形成一种不同于现实人格的"网络双重人格",这种网络人格一旦进入现实人格中,就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交往,甚至发生交往危机。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的崛起,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认同。通过对布依族网的考察,可以发现在网络中做田野与传统民族志方法有进入社区的方式、调查时间的限制、获取材料的途径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对网名的文化诠释,文章认为虚拟认同是指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存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这种认同既以虚拟网络为载体,具有新的文化呈现,又建立在现实世界的文化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直接表达对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网络如今已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大学生虚拟群体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既为大学生虚拟群体平等、自由、个性化等价值观念的自发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场所,又激发了大学生自主行动能力,促进了大学生虚拟群体的自我发展。同时,由于网络信息来源的复杂性和对平等、自由、个人主义等价值观的过分强调,致使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思想教育者权威被瓦解、虚拟群体非规范性行为不断滋生和蔓延。因此在网络时代如何做好大学生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网际互动构筑、展现了流动的现代性景观。它为网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生活机遇,但也为之设置了认同的风险和危机。虚拟认同是网络时代交往实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促使网际信任机制的建立;在虚拟认同与现实认同之间建构一种整合机制,以促进虚拟社区的认同与诚信建设,促进虚-实和谐共生、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人格危机,对青年大学生正常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网络人格危机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自我情绪控制、情感体验、意志力、个人言行约束等方面.我们要采取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反省教育;建立多级网络人格危机防控体系,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利用绿色网络文化培养和塑造当代青年大学生等措施,帮助青年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网络人格.  相似文献   

8.
我们已经身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人本身,由此产生一系列由信息引发的问题。人本质上的信息向度被扩大,人同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的关系发生变化,网络时代的人形成一种网络理性。这一切造成了网络时代“自我”的严重分裂。这是人类的新危机,也是我们在网络时代“创造自己”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期发展的任务是确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在于自我同一性确立的错位。从主观方面看,错位主要涉及大学生对现实我和理想我认同与整合的分裂以及确立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出现的危机;从客观方面看,错位主要涉及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学校教育的偏失和不良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主要从建构健康和谐的自我同一性入手。  相似文献   

10.
价值多元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出现了许多认同危机,特别是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然而,核心价值认同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和潜在力量,因此,考察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分析产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的原因,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塑大学生价值认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和益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直接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问题.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探索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通过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将道德教育与思政工作网络化有机结合起来,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在校园和网络虚拟空间同时唱响主旋律,优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2.
认清文化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联,分析文化认同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探讨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而进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归属具有重要意义。走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危机和困境,一是建构师生主体间的身份认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突出学生主体性;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三是抓好网络文化认同建设,形成虚拟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化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嵌入,各种各样的网络趣缘群体正在兴起,并为参与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自我认同的途径。本文选取同人女网络趣缘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人类学中的虚拟田野调查法,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对同人女群体的特征、互动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同人女群体中的认同,归纳同人女群体借助网络资源以何种途径、何种方式进行自我认同,并提出正确引导"同人女群体"的在虚拟生活实践的认知与行为,对建构"以人为本"的网络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网络社区兴起的同人女文化,是一种具有后现代性的性别亚文化。它的出现表明了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充满了情感风险和多样化选择的时代,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日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冲击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创新网络时代思政教育方式,以网络媒介为载体,建设强有力的网络思政队伍,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开放包容互动的学生信息交流平台,提升网络文化建设品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开拓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的认同困境主要表现在:话语空间边缘化、道德框架碎片化、人生方向朦胧化、生活方式游戏化等方面,实现价值冲突和价值认同的统一、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统一、理想认同和现实认同的统一,有助于克服和消解贫困大学生的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现实虚拟功能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而彻底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改变着人类社会在漫长时间中形成的传统意识和价值观念。网络信息技术从而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难点和盲点,人格教育作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独特性并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重构着当今社会的传播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基于对政治、文化、经济的认识、理解和赞同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同样面临解构与重构的挑战。在网络传播自由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质影响下,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知模糊、文化自信弱化、实践行为无序等问题日益突显,并直指大学生国家认同建构。面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日益突出的多元化、矛盾化和盲目化趋向,高校应分析和把握网络传播和大学生国家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搭建网络实践平台等方面来促进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购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购物的新兴消费形式,正以其独特的力量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白领阶层后备军的大学生是网络购物中的最主要群体,其参与网络购物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本研究发现,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消费形式,是对传统消费形式的继承和创新,消费社会学中的自我认同理论适用于网络购物。在大学生网络购物中,网络购物满足大学生符号性、体验性和功能性需求;自我认同是社会面向和个人面向的整合;自我认同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大学生网络庸俗文化狂欢中呈现出的自我、功利化、叛逆、游戏、迷惘等心态,折射出其存在以价值虚无、人格异化、潜规则迷信、行为断裂示范为内容,以普遍性、多样性、冲突性、传染性、解构与建构并存、危害性为特征的价值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网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与传统社会不同的特点:认同环体由现实世界转向现实与虚拟相结合,认同受体由国家控制新闻转向网络信息多元,认同介体由外界灌输转向自我选择,认同载体由唯一性转向多样性。根据青少年网民的认同规律,应优化其认同环境,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传播力,并发挥其认同载体的凝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