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人才的支撑与保障,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2月19日,节后上班第二天,四川省委、省政府高规格举行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在春意盎然的日子,擂响了催征的金鼓,奏响了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的强音。作为“新春第一会”,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既是亮成果、亮进度,也是亮目标、亮决心。不负好春光。19日一早,现场考察团分两组奔赴位于德阳、眉山、成都的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触摸新质生产力的强劲脉动,窥见新型工业化的四川路径。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年初,合肥市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为合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 相似文献
9.
合肥经济圈的关键在合肥,合肥经济圈能不能‘画得圆’,主要看合肥的带动力。这是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对合肥的期盼和重托。合肥以实实在在的发展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作为安徽的省会和中心城市,近年来,合肥市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美国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三大城市群GDP占美国经济总量超过60%。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GDP也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3以上。形成了城市群,就会形成产业链,区域经济就会形成“滚雪球”式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国内各省的情况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省外城市对本省的“经济入侵”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此举固然会侵蚀省会城市的“供养区”,有损于省会的中心城市地位,但对全省经济总量的提升未必是一件坏事,因此不必过于强调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的主导地位,只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全省大局有利、暂时由谁来辐射和带动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对生产力标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生产力标准提出的回顾,即从最初毛泽东在七大论及生产力标准问题,到邓小平制订了生产力标准和气三个有利于"标准,再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来浅议如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理念对生产力标准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978年,合肥小井庄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30多年后的今天,依托快速增强的经济实力,合肥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多关系日益密切,城乡分离状况不断改善,一个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6.
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