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兼具医学科学与人文社科的多重特殊属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载体。我国应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的有利契机,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努力构建中医药诊疗服务、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中医药文化贸易三位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大格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应当借助"一带一路"搭建的平台顺势而为。理清中国电影在对外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电影借力"一带一路"的理念和策略,有助于深化理解中国电影参与构建"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胡艳玲 《国际公关》2023,(11):113-115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国内各个行业的发展实现了极大的飞跃。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河南地区的企业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必须将自身的生产经营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紧紧把握住国家相关激励政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勇于迎接挑战,根据自身的具体生产经营情况,选择有效行之的优化策略,从而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为国家与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稳定持续地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走出去”企业对外话语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5G时代,信息交换从字节线性传播过渡到泛在式云量数据交互,大宽带、高速率技术优势托底衍生出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全息高清投影等全新终端,带来"万物互联"的沉浸体验。"一带一路"倡议应积极搭载5G东风,发挥多模态感官系统整合优势,打造视觉引领、听觉伴随、触觉仿像、味觉延伸、嗅觉强化的全觉修辞体悟方式,更好地诠释"一带一路"倡议内涵,优化其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戴华东 《国际公关》2023,(11):19-21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当前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中国的开放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与实施,我们已经在世界各地赢得了许多的合作伙伴,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充分利用中华文化的优势,拓宽我们的海外传播途径,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从而使中华文化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认可。本文就如何走好中华文化的海外推广之路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序推进,为湖湘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湖湘文化“走出去”,就要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拓展传播主体,研究传播对象,创新传播媒介,改进传播方法,提高传播能力,借力“一带一路”之船,讲好湖南故事,传播湖南声音,不断增强湖湘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元素是指中华文化中具有高度凝练性、典型性、代表性,富有中国风格,蕴含中国精神,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精髓的"象征符号"。这一概念更适应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现状与规律,是一种全新的认识与提炼。中华文化元素传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地位体现在几个方面:它是文化先行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互联互通的"润滑剂"与"催化剂"。其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文化与文明的差异、地缘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文化对外交流机制的欠缺。这在中非关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按照"亲""诚""惠""容"等策略推动中华文化元素对外传播,能够筑牢沿线国家的民意基础、社会基础,实现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河南省作为"一带一路"的中心节点,"一带一路"倡议为河南竹编文化产业构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背景下,河南竹编文化产业发展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河南竹编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一带一路”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征程。“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的交融,实现共同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播交流在新时代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一带一路”建设已有十年,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值得我们思考。本文结合现有的资料文献和“一带一路”的发展要求,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背景、意义和目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促进各国之间沟通交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意义与方法,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与新闻传播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数量比较少,研究主题集中在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即媒体在“一带一路”的作用、媒体报道中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效果。已有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描述总结多,实证研究少。今后可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一是学理层面的研究,提升研究层次;二是深入到更微观的层面,如媒体如何针对不同区域、国家、受众进行传播,并总结规律;三是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如结合国际政治等知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中,石油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我国石油企业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其对外石油投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我国石油企业的对外投资中,就驱动因素而言,既有企业的内在需要,又有国家的政治需要,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存在一致性;在区位选择时,资源国石油储量的丰裕程度和品位优劣是首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当地的政治社会环境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布局过程中,我国石油企业要接受政府的引导,且其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的形成也离不开政策支持。我国石油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石油投资合作,在实现企业利益的过程中促进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耦合。  相似文献   

12.
13.
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是中国促进对外投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会议精神为指导,研究阐释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的理论内涵,比较分析中国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区别,深入剖析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现存的难点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和问卷调查法构建2013—2022年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的研究数据库,基于政策一致性模型(PMC)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分别构建及评价促进对外投资政策与服务指标体系。实证分析发现,2013—2022年中国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力度逐年上升,且2018年之前政策调整变化较大,2018年以后政策调整趋于平稳。中国促进对外投资服务体系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指数分值总体不高。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别评价中国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的运行效果,发现中国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积极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但是对于对外劳务合作...  相似文献   

14.
对外承包工程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加强沿线国家承包工程的国别环境研究有利于降低风险和提高成功率。文章基于现有研究,新增营商环境因素,指标设计上考虑基础设施承包工程的特点,构建了包含6个环境因素、33个指标的工程承包国别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一带一路"64个国家的工程承包国别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对熵权法结果进行了Spearman检验和对国别环境综合值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环境和经济环境是"一带一路"沿线工程承包重要的国别选择因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工程承包环境差异显著,分布很不平衡,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环境较好,中东欧和西亚北非区域次之,东亚、中亚和独联体地区较差;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承包环境评综合价值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好、较好、较差和差。研究结论不仅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开展工程承包提供了国别选择的经验证据,同时为积极落实我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建设带动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引发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投融资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对民营企业海外传播的重要作用、遭遇的瓶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民营企业在海外传播时存在对海外市场的政策法规、消费习惯与合作渠道等信息匮乏,抵抗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欠缺,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塑造能力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主动发挥导向作用,为民营企业提供海外传播的政策支持,并着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海外投资相关的数据库;各种智库应发挥信息服务职能,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具有指引性、专业化的行业信息;整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资源,对接国内供需产业链,促进企业间合作运营;政府、企业、媒体与智库应发挥联动效应,走市场化路径,帮助民营企业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和资源整合的机制,推进民营企业“走出去”,带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之下,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迅速发展。由于对外工程承包的法律关系复杂、法律依据多样,因此承包商面临复杂的法律风险。在项目取得、合同签订和合同实施阶段,承包商面临着主体资质不达标的风险、对招标文件理解偏颇导致的风险、现场数据不准确的风险、不可预见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融资风险、税务风险和环保风险等。承包商应当重视风险的识别和预估,做好风险的规避、转移和自留,并有效利用索赔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提高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下,做好民族文化传播工作,不仅有助于挖掘民族文化财富,还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但从实际来看,民族文化传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传播积极性不足、采用方式较为落后单一、文化传播平台较为欠缺等,对民族文化传播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新时期下要注重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采用极具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改进,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同时,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也能得到有效传播与弘扬。鉴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文化的传播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梳理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历史,探析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在人才短缺、传播失真和政策壁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指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在于讲好新时代的中医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医药文化,并提出制定标准、培养人才、设置议程、精准传播和创新形式等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任务从根本上规定着学科的建设方向,是学科建设成功与否的主要判定标准,指导和约束着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必须首先明确其研究任务。认为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的发展规律。分工合作在经济行为中的基础性地位、新型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以及全球价值链的亟待重塑,都要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这一研究任务的确立将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创立,进而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回望古代丝绸之路,中医药既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政策支持、文化交流、利益共享的优势,并通过推动中医药国际贸易转型升级、增进中医药文化国际认同、建立中医药服务国际标准体系、强化中医药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等措施,进一步拓宽中医药对外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