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央视播报了一条新闻:某大学为一个叫丹丹的女孩行笄礼,也就是成人仪式。女孩和其父母及导师皆着汉服,所有礼仪程序皆按《朱子家礼》进行,参与者俱神态严肃。其间,女孩的导师还为其取字孟卿。  相似文献   

2.
周明 《老人世界》2008,(11):38-38
成丁古人举行冠礼,才算成年人。一般说来,男子到20岁时,要举行隆重的冠礼。冠,就是男子穿礼服时所戴的帽子,分布冠、皮冠、爵冠。贵族男子田猎、战伐时戴皮冠,祭祀祖宗时戴爵冠,平时戴布冠。举行冠礼时,剃去垂在眉际间的发,理为髻,换上成年人的衣裳和装饰品。冠礼后,取消“小名”,郑重起名冠字。加冠要选吉日,一般多在冬至或元旦。要选好加冠的贵宾,或是本人父亲、岳丈,要大摆筵席庆贺。地点多在家庙(祠堂)中举行。  相似文献   

3.
亲吻礼是新疆塔吉克人的日常礼仪。每天,塔吉克女郎挑着泉水担子行亲吻礼,亲吻时不丢水担子。塔吉克的礼仪文化,是跟帕米尔高原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数千年来,塔吉克人在帕米尔高原上生活,她们的亲吻礼已成为独特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李霞 《老年世界》2011,(9):44-44
古代的祭礼 祭祀鬼神的礼仪,又称吉礼。儒家信奉鬼神的存在,祭祀的对象很多,大致有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其名目繁多,国家专门设有礼官,掌管祭祀方面的礼仪。古人对鬼神之祭非常重视,除了军事就以祭神为头等大事了。在儒家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嘉礼、宾礼)中,吉礼排首位,从中亦可见其重要性。祭祀时,向鬼神奉献的祭品可以为牲畜也可能是人。到春秋之后,  相似文献   

5.
马上 《职业》2011,(29):66-67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古往今来,礼仪都是人际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尽管孔子提倡的周礼已经过时,但孔子重视礼的教育观念仍然具有现代的价值。良好的礼仪能体现个人修养、国家魅力、民族气质。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提高职校生的素质尤其是礼仪素质迫在眉睫。所以,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提高职校生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阿演 《公共关系》2001,(10):59-59
涉外公关人员在公众或社交场合常被当作组织的化身,因而涉外公关人员在礼仪方面的修养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形象,这就要求公关人员在进行涉外公关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涉外礼仪,使我们的言行与礼仪相协调,树立良好的形象。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在礼仪的表现形式上也不尽相同,所以涉外公关人员了解这方面的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饮茶礼仪的内容很多,这里仅 就以茶待客的礼仪、茶道礼 仪以及茶话会礼仪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以茶待客的礼仪 以茶待客的礼仪规范,体现在以茶待客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1、选茶的礼仪 按习惯一般可以分为五大类,即: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花茶。各类茶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而不同的人往往对茶又有着各不相同的爱好。以茶待客,当然应该投客入所好。所以沏茶之前,最好先征求宫人的意见,根据客人的爱好或要求来选茶。 2、装茶的礼仪 这里所谓装茶,指的是向客人的怀(碗)中放入茶叶。装茶礼仪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茶…  相似文献   

8.
迎送之礼是中国礼仪风俗中的重要礼节,它专指在人际交往当中的迎接与送别客人的礼仪。迎宾与送客相对应,是社交礼仪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环节。迎宾标志待客礼仪的开始,送客则表明礼宾待客进入最后一道程序,此次的社交活动即告一段落。礼宾待客既有约定俗成的迎送之礼,又有言简意赅,彬彬有礼,富有浓厚人情气息的欢迎词和告别语。 比如迎客,古人就有“拥彗”之礼。彗指扫帚。宾客至,家中仆人双手拿扫帚躬身门前迎接,表示家中已打扫干净,欢迎客人光临。相反,谢绝客人叫 “却好”,意思是不复扫径送客。古人对尊贵的客人,为表示敬…  相似文献   

9.
广府地方志中所载的丧葬礼,大多是遵循《朱子家礼》或者丘濬仪节。这两者与《仪礼》都有所不同,都是在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对《仪礼》进行简约、变通,使得平民百姓亦能以其为参考,据其而行丧葬礼。本文主要通过《朱子家礼》、《家礼仪节》和《仪礼》的比较,得出这三者的异同处。说明前两者比后者更加简便,而成为丧葬礼通用礼仪。广府丧葬礼遵循《朱子家礼》或《家礼仪节》,据这两者可以知道广府丧葬礼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拱手礼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拱手礼、叉手礼和鞠躬等礼仪规范,讨论拱手礼在礼仪体系中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礼者,敬人也;仪者,仪式也。礼,是对人的尊重,仪,是礼的表现形式。因此礼仪就是指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也就是按照礼的要求来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律己敬人的关系是则是通过律己,达到敬人的效果。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和求职,正确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材。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四季春为首,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的“春节”。春节对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围绕它的礼仪也就格外丰富,其中,除了俗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外,还有圣俗间人和神的礼仪。这些礼仪,是对过去一年种种关系的总结,也是对新的一年桩桩物事的铺垫。所以,中国人过春节,不止过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餐桌礼仪一直体现着我国独特的食礼文化,被人们所继承发扬光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优良传统在今天似乎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餐桌上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礼仪,礼节被淡化的现象,以及年轻人对食礼文化概念的模糊。为什么教育的普及,不但没有让传统文化更好的得到继承和发扬,反而被边缘化?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这种变化不仅来自于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教育理念变对它的忽视化,同时也来自于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对我国传统食礼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传统礼仪不断承袭和演变,今天的礼仪,以及今天我们对礼仪的理解,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都受到了"礼"和"仪"在"礼仪"结构中权重关系变化的很大影响。回顾中华礼仪走过的历程,总的来看,经历了"先礼后仪""仪礼交融""繁礼琐仪""删礼减仪""重仪轻礼"几个过程。如何看待今天越来越明显的形式化礼仪?我们有必要先从历史上"礼""仪"的相互关系开始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会 《当代青年》2021,(4):25-30,38
苏南农村调研发现,当地婚姻仪式中盛行"叫礼",而非彩礼.叫礼仪式下,代际财产转移由男女双方共同承担,从夫居住形式逐步消亡,妇女与男性在家庭权利和责任义务上是一种对等关系,妇女有命姓权和人情规则制定权.新的婚姻仪式的形成深嵌在当地村庄社会经济基础中,并家婚姻模式、较强的代际能力和妇女财产权的发展是叫礼形成的根本原因.叫礼预示着父权、男权的极大削弱,苏南地区形成的这种性别互惠关系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万花筒     
《老年人》1996,(11)
万花筒亲国礼仪问间合事躬首为礼。泰国惯用的礼仪是合掌躬首,这种礼仪是从佛教的“合十”移植过来的。地位较低或年龄较轻者应先向对方致合掌礼,双掌举得越高,表示越尊敬。而地位或年纪较高者还礼时,手则不高过前胸。此种礼仪可用作见面礼、告别礼、致敬礼以及表示感...  相似文献   

17.
《金色年华》2008,(1):55-55
一、柬埔寨习俗 柬埔寨的基本礼仪在柬埔寨,90%的居民信奉佛教,见面一般行合十礼,喜欢客人学习他们的施礼方式。在现代交往中,他们在会见时也行握手礼。在着装上他们忌讳白色,认为白色是死亡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 的美称。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是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也应知礼、讲礼、守礼,以体现大学生应有的素质。下面介绍择业中的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  相似文献   

19.
把现场搬到课堂上——谈模拟操作在礼仪教学中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源于习俗并通过惯用形式表现,学习礼仪就是学习习俗、学习惯用形式。而习俗、惯用形式是繁琐的。灌输式的教学、讲解式的教学只会使学生恹恹欲睡,最终也只是纸上谈兵。案例教学法可以采用,例如在学习礼仪原理时可引用名人礼仪佳话、现代商战中的例子来说明,以加深印象,但案例教学法只能使学生在知礼方面理解得更深刻,在行礼、达礼等方面收效甚微。我通过几年来对礼仪教学的探索,认为模拟操作教学法是学习礼仪的一种好方法,不仅使学生在知礼方面领悟深刻,而且在行礼和达礼方面取得显著效应。模拟操作是指教师按照礼仪训练的目的和要求,设计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07,(24)
礼仪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美好人生的基本条件。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知礼、讲礼、用礼是礼仪之邦的特色。在古今中外的人际交往中,礼仪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古代思想家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礼仪的重要性。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礼仪、用礼仪已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对于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学习礼仪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未来的旅游从业人员——现在的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掌握得体的礼仪,是一个有必要深入研究,用心探索的教学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