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全面统计黎靖德编《朱子语类》所引魏晋南北朝至南宋的诗句,分别与通行的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和宋诗相比较,论证"意改"和"误改"是《朱子语类》引诗的两大特点,南宋理学和语录体文献的影响和制约是其成因。指出"意改"和"误改"是理学"主观性"和语录"客观性"的时代体现,也是征引者"意愿性"和"非意愿性"在《朱子语类》引诗中独具个性的诠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从《朱子语类》中挑选了20个口语词汇加以考察,旨在为《汉语大词典》和诸种近代汉语词典的编纂修订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朱子语类》一书中"好看"用得很多,意义也很丰富,对其义项的归纳有助于补苴《汉语大词典》的缺漏;同时将其在《朱子语类》中的使用情况和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作一对比,既可以看出《朱子语类》在近代汉语研究中的语料价值,又有助于对汉语史分期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朱子语类》是南宋朱熹讲学的记录,语料非常丰富。《汉语大词典》漏收其中诸多词语,高频词如"横图、华伪、荒纵、栲棰、考算、考援、共由、快慊、张官置吏、招补、招填、折送、正赃、旨归、阻节"等,修订时可将这些词补录。  相似文献   

5.
《朱子语类》是南宋朱熹讲学的记录,语料非常丰富。《汉语大词典》漏收其中诸多词语,高频词如“横图、华伪、荒纵、栲棰、考算、考援、共由、快慊、张官置吏、招补、招填、折送、正赃、旨归、阻节”等,修订时可将这些词补录。  相似文献   

6.
全面描述了《朱子语类》副词“大段”的语义与用法 ,探讨了“大段”产生与消亡的过程 ,说明“大段”的使用是宋代特别是《朱子语类》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7.
《朱子语类》虽为讲学语录汇编,但其文本内容广泛涉及南宋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义。本文对其中的"草簿"、"剂石"、"扑钱"、"射糖盘子"、"书盝"、"香山子"、"衙晡"、"鱼花园"等词进行义释,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变迁,见证南宋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和《王西厢》),是两部闻名中外的名作,历来研究者和研究文章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关于作者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艺术成就等方面,对于遣字、用词、造句方面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就《王西厢》和《董西厢》里大量迭词的运用,从重迭方式的多样化、迭词集中的高潮、表情达意的丰富多彩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弥补这一遗憾。  相似文献   

9.
《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文学的双璧。金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因此两种诸宫调中有多少外来语成分值得关注。经考察,两种诸宫调受外来语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这和金朝的主流话语及诸宫调的文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一些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而编撰的教科书,由于其编者力求用地道的汉语口语来写,而且是用当时通行的、而不是已经过时的口语来写,因此这些教科书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独特而不可取代的语料价值。成书于19世纪初的朝鲜汉语教科书《骑着一匹》,就颇具浓烈的口语色彩,基本反映了当时的实际口语,同时,这部文献还具有明显的东北方言色彩,不仅对于现代汉语直接来源的研究,而且对于汉语方言史的研究,都具有独特的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尚书》中本无复仇话题,苏轼《书传》率先批评周穆王、平王无复仇、中兴之志。靖康之难后,这一新说受到士大夫的普遍关注。南宋高宗朝主张对金复仇的士大夫,如张九成、陈鹏飞等,均袭用苏轼新说,借批评穆王、平王指责高宗推动和议、放弃复仇;而赞成和议或经历过高宗朝末期对金宣战以及孝宗朝初期符离之败、隆兴和议的士人,如范浚、林之奇等,他们以维护《尚书》的“轨范”特质为由批评苏轼新说。相较其它经典,直接指向君主,且与中兴话题密切相关,是南宋初年《尚书》学中复仇论的特点。而士人对《书传》的继承或批评,也反映出苏轼之学在南宋前期受到极大的关注,并未沉寂。  相似文献   

12.
《朱子语类》是宋儒语录中的重要文本,汇集了众多独具语料特色的理学词汇,"体"类词群便是其一。论文以语义场理论为依据,分析《朱子语类》"体"类词群的词义所指,探求"体"类词群的文化旨归,进一步考察"体"类词群所呈现的经典阅读观,为今人经典阅读活动提供文化参照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诸宫调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说唱艺术,《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的一部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本文着重对《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主题、主要人物以及艺术成就进行分析评论,进一步阐明了《西厢记诸宫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韵会定正》为明初孙吾与所作的韵书,此书久已亡佚,但在现存《永乐大典》和《洪武正韵笺》中保存了其一部分反切。这些反切反映出《韵会定正》韵类的12条特点,有些特点反映出通语韵母在明初的进一步变化,还有一些则透露出作者的方音。总体看来,该韵书的韵类系统与《古今韵会举要》相比已有很大发展,而与《洪武正韵》(八十韵本)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
《朱子语类辑略》含介词标记差比句甸式丰富.有介词标记“于”“如”“似”“比”.各句式使用范围和频率的不同,反映了《朱子语类辑略》差比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诸宫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说唱艺术。诸宫调的音乐结构是诸宫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西厢记诸宫调》所使用的宫调、曲调、套数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必要的归纳 ,分析《西厢记诸宫调》的音乐结构 ,可以为深入研究诸宫调的音乐结构提供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朱子语类》记载的方俗口语词反映了当时语言的使用状况和古今汉语文白演变的概貌,其中因口语化表达或方言用语习惯等而产生有大量同一词义而词素、词序或结构不同的同义近义词群,如“交衮、夹界、两隔界头、两夹界处、半间半界、监界、鏖糟”、“浑沦、混沦、囫囵、儱侗、笼统”、“胡乱、胡 A胡 B、胡 A 乱 A、胡 A 乱 B”和“鹘突、胡涂、胡鹘突、含糊、含含糊糊”等,既体现了朱熹门人弟子的地域文化差异,又有当时口语和通语表达上的不同,反映了“言语意义←→语言意义”雅俗相融的价值取向和文白此消彼长动态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疏补清华简《厚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厚父》简文中的用词及书写风格。清华简《厚父》记述的应当是西周早中期的思想内容,但它带有浓厚的西周中晚期以来的用词与书写风格,说明《厚父》的内容是渊源有自的,其文本写定时代至迟可以上溯到西周中晚期。这些用词与书写的留存,反映出清华简《厚父》可能是一个不完全的转抄本,而不是一个完全依据战国文字写成的新写本。《孟子·梁惠王下》所引《书》当是直接所引,它与清华简《厚父》之间应当都是各自独立的版本。此外,出土文献的用词与书写也为我们衡量清华简以及其他出土材料,甚至是典籍文献的时代与成书问题提供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从形式类型来说,只有AA式,不见AABB式、ABAB式、ABB式,这是与其他词类不一致的.并且,在AA式内部,A为副词的占多数.从副词的意义类型来看,在<朱子语类>中除否定副词外其他类别的副词都有重叠现象,这反映了汉语重叠式副词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对赋体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时,尽管《汉志.诗赋略》"杂赋"与《文选.赋》二者所面对的作品有多寡之别,但在分类做法与编次原则上有较多的相同点。分类方面,二者在以作品题材为标准的同时,还以作品所表现的情感色彩为依据,为特殊赋类命名的做法也相似;编次方面,二者均从儒家的价值体系出发,以政教功用为原则。《文选.赋》的分类与编次当受到《汉志.诗赋略》"杂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