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赫哲族文化生态是由赫哲族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所构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特征。如何定位赫哲族的文化生态特征,并根据其特征对赫哲族文化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经过深入的调查,认为赫哲族经济与社会在"九五"期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收入和生活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经过产业调整,完成了由渔猎民族向农业民族的历史性过渡;促进了赫哲族的发展,使赫哲族经济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赫哲族鱼皮服饰及其制作工艺的传承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巨变,赫哲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处于弱势地位的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濒危态势日益加剧,鱼皮服饰及其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也备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在"十五"期间深入赫哲族聚居区,对赫哲族人民在"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赫哲族在"十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5.
赫哲族有着浓厚的好酒风气和内容丰富的酒文化。本文试从旧时赫哲族社会中酒的来源、酒的功用、酒的种类及酒风俗对赫哲族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来诠释赫哲族酒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黑龙江省赫哲族经济社会显著发展,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社会事业发展迅速,赫哲族农民家庭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制约赫哲族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同样存在,针对赫哲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科技含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赫哲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自清朝开始,外来移民给赫哲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赫哲族商业经济的发展。移民为赫哲族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支持,使商业经济的产生获得基础。移民又充当商品流通的载体,向赫哲族输送充裕的可交换的商品并把当地民族土特产品输出外地。最后,移民在赫哲族地区开设私营店铺,为商业贸易提供良好的交易地点。在移民积极影响下,赫哲族的渔猎产品化程度加深,商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赫哲族“伊玛堪”作为古老的说唱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用它生动的语言和演唱形式征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赫哲人,成为赫哲族人民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之一;“伊玛堪”包容了赫哲族的历史、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所有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堪称赫哲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既是研究赫哲族历史、文化、经济、习俗的宝贵材料,又是该民族在记忆里牢固保留的尽可能多的思想文化记录.  相似文献   

9.
葛依克勒氏赫哲族是赫哲族中比较单一的古老氏族,居住在乌苏里江口的德新,为黑龙江下游的土著居民.清初,清廷通过采取军事征讨、招抚内迁、编户贡貂赏乌绫、编旗设佐、三姓建置等各项措施,对葛氏赫哲族进行了有效的社会控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事实证明:上述措施的实行是成功的.它不仅有效地维护了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地区地方管理、发展了葛氏赫哲族社会生产,而且加强了民族团结与融合,最终也起到了巩固东北部边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的萨满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哲族的萨满歌孟慧英萨满歌又称神歌。同我国境内的通古斯各民族相比,赫哲族的神歌资料显然十分缺少。在《赫哲族社会历史凋查》、《赫哲族文学》及《赫哲歌的萨满、萨满教和萨满崇信》①等著作和论文中,共同引述了一段萨满请神词,此外,《赫哲族文学》在萨滴歌一节中...  相似文献   

11.
浅谈满族文化及其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的历史悠久。满族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最早称"肃慎",汉代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女真"。16世纪后期,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家族———满族。(杨烈,2010,P105)本文以东北地区满族人民的语言、服饰、饮食、民居、宗教等五个方面为重点,介绍了满族的传统民俗,及满族民俗文化对后世尤其是东北地区民俗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论少数民族对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代开始 ,北京逐渐成为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也成为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汇之地。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 ,特别是服饰、饮食、居住、竞技娱乐、岁时节日等民俗文化 ,都曾深受少数民族 ,尤其是蒙、回、满等民族文化的影响 ,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与代表。  相似文献   

13.
民族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是党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我党从建党初期开始提出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政策 ,并在后来的 70多年时间不断发展和完善了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相似文献   

14.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是我党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论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论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多种多样 ,适合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人员的运动 ,可运用到不同层次的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之中。它以独特、有趣、简单易学、竞争激烈、运动量较大、锻炼价值高而深受学生的喜爱。这是满族智慧的结晶 ,是满族传统文化在体育方面的体现 ,我们理应继承和发扬 ,将其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是我党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本文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民族文化政策、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着重论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探析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法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探析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以促进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回顾了 2 0世纪中国民族史学的成就 ,特别是从族别史研究 ,经民族关系史到中华民族形成史的学术发展历程 ,分析了中国民族史学发展三大阶段的基本特征、核心目的与任务 ,从时空变化的基本视角检讨了理论认识与民族史学发展的密切关系。本文认为 ,从族别史研究发展到民族关系史在中国民族史学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80年代后期兴起的“族群关系理论”对民族史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奠定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整体史观 ,促进了民族史学研究的全面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了赫哲族民族文化现状后指出,经过整合与重构的赫哲族文化具有多元性、现代性、亲合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一种充满现代气息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党的一项重要民族政策.本文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时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