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治与法治的争论是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话题 ,这本身就表明德治与法治之间无法替代的价值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被赋予了崭新的涵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 ,促进思想道德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普遍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现代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内在动力和可靠保证.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羁绊,因此,加强我国信用建设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应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德法并举,统一发挥他们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实施德治,培育人们自觉地恪守和践行诚信原则的观念意识;另一方面,厉行法治,完善法制建设,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 ,既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又是以德治国的要求。“依法治国” ,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避免了随意性、任意性 ,保证了国家社会生活有秩序进行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以德治国”依靠社会舆论 ,依靠人的价值判断 ,依靠人的良知和传统习惯来维系 ,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力量。“法治”是“德治”的升华 ,“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 ,二者相互联系 ,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我们要积极探索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具体途径。   一、运用立法、执法、法制宣传等手段 ,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   1.通过立法 ,直接…  相似文献   

4.
刘立 《江汉论坛》2003,(6):103-105
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和感化挽救工作流于浅表化、形式化,导致一些问题少年对法律认知的肤浅偏颇,毫无顾忌地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必须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的特殊性,寻找和确定对未成年犯法治和德治双重治理手段的契合点,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是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为使我们国家长治久安,必须积极探索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具体途径,主要是:提高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一治国基本方略的认识;坚持和促进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实践;从严治党,发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积极借鉴并及时总结中外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7.
吴浩洲 《理论界》2003,(6):26-26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德治衡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江淮论坛》2001,(6):47-51
“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 ,强调“依法治国 ,法律主治” ,“德治”强调“以德治国 ,道德主导”。整合二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理论上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于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治理中的法治与德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治理模式应当是德治的还是法治的,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从早期人类社会的思想遗产来看,德治和法治的思想都被提了出来,但是,在近代社会,人类选择了法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主要原因在于这一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必须依赖法律来建立社会秩序的阶段。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的过渡,也就是一个从法治走向德治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提出了法治的要求,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能够满足于法治,它需要在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建构中包含着法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论构建和谐社会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法治与德治的结合作用尤为突出。充分认识法治与德治的交互作用规律,总结人类历史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寻找法治与德治的完美结合之路,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东东 《河北学刊》2003,23(1):198-200
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不是对法治的限制,而是一条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法治文化的中国化是以德治国的主要目标之一,法德并举是当代中国实现法治社会宪法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德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法治、德治及二者之间关系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认为我们必须注意把握“德治”和“法治”的不同涵义和历史形态的区别。本文指出:从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的客观趋势;只有人民才是先进的法治和德治的真正主体;我们应该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的联系、作用和区别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国家必须 :1、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 ;2、要把建立德治系统工程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3、在良好的德治环境下 ,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普法等环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朱秀芬 《理论界》2001,(6):20-20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作为治国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新世纪把我们的国家治理得更加卓有成效,指明了方向。 法治强制人的外部行为,德治规范人的内心世界,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的稳定。如果德治不举,人心不稳,法制就会千疮百孔;而法制松驰,惩恶不力,德治也会破堤而溃。因而,在新时代社会稳定内在要求必须将两者并举。 随着人…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仅要有经济、政治方面的繁荣与稳定 ,还必须有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复兴 ,其中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开发中华民族 5 0 0 0年道德文明的智慧 ,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文化精华 ,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的实际 ,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 ,使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已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历史任务。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它要求我们 ,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建设 ,使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相辅…  相似文献   

16.
礼法之治是中国封建正统治国方略,强调礼与法结合治理国家,其中礼占主导地位,法作为必要的补充二者结合达到治理的目的.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一治国理念是新时期吸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特色提出的,在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略.深入挖掘礼法之治的内涵并把握其实质,可以使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战略内容更加完善与充实.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有中国特色的治国理念,既符合现代法治社会建设的需求又可获得人民大众的接受,既凝聚了历史的智慧又凸显了新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人类社会治理的历史过程, 作为社会治理手段的德治和法治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从“合”到“分”又到新的“合”的辩证运动过程。探讨这一历史必然性的内在动因和变化机制,有助于从理论上廓清“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真实内涵,更有利于实践中增强坚特“德法并举”治国方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王师 《理论界》2005,3(8):31-32,22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法律重在惩罚已经违法犯罪的人,而道德建设则是重在教育那些尚未违法犯罪的人,前者靠国家机器和威严来起作用,后者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起作用,二者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康运行,各自起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学习和领会“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把握其精神实质,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德法互斥”、“德主刑辅”、“法主德辅”和“德法并举”等层面历史地分析和考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德治与法治关系的互动形态 ,以求为现代德治与法治结合的合理性寻注到传统价值注脚和已存方式。  相似文献   

20.
“法治”和“德治”是人类历史上两种基本的治国手段 ,两者各有优特之处 ,也各有片面性 ,因此必须相互补充。事实上 ,两者完全可以互补 :“法治”的鞭长莫及之处 ,正是“德治”可以展现其社会功能之处 ;“德治”的缺失之处 ,又正是“法治”能够加以弥补之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法治”和“德治”都应当并举 ,而且可以并举。当前 ,我们必须同时大力强化公民的“法治”和“德治”意识 ,同时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