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产生。从历史演进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从现实发展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逻辑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的多维辩证统一,为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现代文明的中华民族模式和人类的新文明形态奠定了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型特征,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目标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褚亚男 《南方论刊》2022,(11):6-8+16
新发展理念为理解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以新发展理念为魂,积极寻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体现,以新发展理念为线,着重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地位,以新发展理念为脉,重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作用。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能够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而且能够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自觉,进而更好推动其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于磊 《学术探索》2023,(2):31-3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全面贯穿于中国伟大实践的产物,是始终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人民至上的崭新现代化道路,是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科学现代化道路,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进行了现代化道路的验证与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创造性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时期擘画了现代化蓝图,新时代以来开启了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人类、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主张包容性的和平发展,彰显了丰富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世界意义,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新方案,破解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顽瘴痼疾,拓宽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场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西方现代化理论以欧美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为实践样本,本质是普遍论视野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面对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探索,西方传统现代化理论的适应性遭到质疑,现代化理论需要在相对主义范式下进行研究。比较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可以发现,拉美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一直在依附与自主、威权与民主之间摇摆;而东亚国家和地区则走向了一条“强政府”策略下的压缩式现代化道路。各种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表明,基于不同的发展背景,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必然是多元的,而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国家主导的内生性发展是一种高效的发展模式,而中国正是依靠这一道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付文军 《兰州学刊》2023,(11):15-2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世界谋大同的科学道路,对于这一道路的理论省察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性、合理性,以确证中国式现代化虽带有“中国特色”却并不独立于世界历史之外,而是响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历史发展的科学现代化道路。唯物史观要求充分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我们必须按照这一思路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建设史上的各项工作重点和实践方案,以深刻剖析各个时期具体举措的科学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实事求是的“守正创新”之路,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在学理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系列命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对“跨越论题”的雄辩证明,又是关于“历史合力论”的科学验证,还是“历史科学”的现实展开和“两个必然”的生动诠释。在迈向“第二个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学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学者们有必要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从而为“中国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身份。2023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的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文章是在5位与会学者发言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4篇文章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现代国家构建问题进行的学术思考,1篇文章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希望这些讨论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构建既高度契合时代精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相结合的中国式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前提性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方向性规律,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是目标性规律。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条件来看,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是时空载体,领袖人物的高瞻远瞩与行动引领是方向动力,民族传统文化与共产主义理想是思想源泉。为更好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全面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保持反思总结与革命创新的精神动力,重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培、引、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学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学者们有必要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从而为“中国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身份。2023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的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文章是在5位与会学者发言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4篇文章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现代国家构建问题进行的学术思考,1篇文章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希望这些讨论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构建既高度契合时代精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学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学者们有必要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从而为“中国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身份。2023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的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文章是在5位与会学者发言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4篇文章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现代国家构建问题进行的学术思考,1篇文章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希望这些讨论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构建既高度契合时代精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学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学者们有必要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从而为“中国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身份。2023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的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文章是在5位与会学者发言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4篇文章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现代国家构建问题进行的学术思考,1篇文章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希望这些讨论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构建既高度契合时代精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1.
吕浩鹏  梁洁 《南方论刊》2023,(9):23-24+28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进程,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基于具体时期的具体国情,经历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历史沉淀出的动态过程与理论,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这一理论视阈,从理论指引、现实导向和世界意义三重维度,深度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发展性、先进性和全面性,阐发其对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立场的遵循和彰显,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以往现代化模式在价值旨归上的高维超越。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盛景,构建了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话语体系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展现出鲜明的多元特征,如强烈的政党引领、坚定的人民主体、明确的目标导向以及深远的世界意义。这一道路以话语体系的构建为表达形式,通过系统叙事讲述中国社会发展的事件和行为过程,旨在传达特定的文化与价值观,进而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叙事内核、中华文明为叙事底蕴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也是基于中国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实践经验而发展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该叙事从多个维度出发,系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多样特征,并显现出以下叙事特点:强调主动叙事,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现代化的自主性;注重生动叙事,呈显人民主体地位的现代化实践的鲜活性;强化历史叙事,标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渐进性;重视全球叙事,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参照性。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多样特征出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叙事特点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也能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民主政治是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标识与实践产物,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及效能转化,能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健全完善提供有效支撑及制度保障。协商民主作为兼具民主参与及公共治理的制度安排,其实践形态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土情境,发展路径遵循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普遍规律,效能发挥契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意蕴。党和国家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熟定型为价值归宿,依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权力运作、权利行使及利益分配方面的发展诉求确定实质内容,结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明确实践导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纵深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系统集成水平,切实提升协商民主的制度执行效力,并通过协商民主的自我完善更好推进制度优势的效能转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中国道路”总结为宝贵的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吸收了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优点,又总结了自身发展的历史经验,继承了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形成了新的结构和新的功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结构表现为党的领导-市场配置-人民主体的动力结构、国家-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平衡结构和驾驭资本-解放劳动-规范权力的治理结构。这三重结构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级现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既有现代化的共通性特征,又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立体化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逻辑内涵,关键点在于从发生逻辑入手,把准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的整体方向;从理论逻辑探析,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引领;从实践逻辑出发,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定位生成。以此建构起从发生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华文明的滋养孕育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新的时代视角深刻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意蕴、结构及世界意义,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内在要求。以实现14亿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独立自主,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为根本动力,以改革开放为基本方法,以“分步走”为基本步骤,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结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学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学者们有必要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从而为“中国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身份。2023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的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文章是在5位与会学者发言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4篇文章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现代国家构建问题进行的学术思考,1篇文章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希望这些讨论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构建既高度契合时代精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和超越性是其成功的关键,更是中国特色之所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破除霸权思维束缚,将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作为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关系、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扬弃与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真正摆脱资本逻辑控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将经济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为世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选择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拒绝干涉主义,坚持各国平等原则,在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为世界各国平等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的统一,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遵循,唤醒了中华文明的蓬勃生机,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产物。“第一个结合”推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化,“第二个结合”推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选择,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提供了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接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独特的理论优势和文化优势。“两个结合”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模式、发展经验和发展成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证伪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总结出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宝贵经验,推进实现中华文明的自新,创造了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之路。它的成功开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端于近代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下被动卷入现代化历程的教训启示,印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化发展之路的艰难探索以及不断汲取借鉴人类现代化发展优秀成果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展示之中。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生成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历程、中国人民的幸福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一致,是融合近现代中国历史、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理论智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逻辑合一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突破了西方“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的理论藩篱,致力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引领世界现代化发展走向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人类文明整体与民族国家深层融合的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