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洛地区地处"天下之中",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凭借其交通枢纽的位置、功能齐备的城市设施、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诸多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周边少数民族内迁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的到来,给河洛地区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大大促进了该地区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洛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起源于日常的生产劳动、军事活动以及宗教信仰,具有天人合一性、民间规约性、观赏性、地域独特性和文化团块性的特征。应该把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经济开发与保护、发展传统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与大众传媒和学校体育相结合,做好民俗体育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代辽宁庙市为周边民众提供了获取生活资料及商品的便利条件,起到了弥补集市不足,并且利用消费链条带动了地区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城镇的发展。同时也带来社会效应,成为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甚至促进传统生活方式的改良。受顽强的传统习俗,无序的市场运行机制,特殊的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辽宁庙市无法向大型集市贸易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河洛文化是黄河和她的支流洛水相交汇地区形成的一种具有典型性性质的区域性文化,也是中原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生态环境的变化较为显著地体现在河洛文化的兴衰之上,生态环境的好坏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河洛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洛文化是两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汉代社会文化的缩影。汉代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展时期,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丰富和拓展了河洛文化的内涵,河洛地区形成了以重孝、追求现世安乐和长寿、升仙为主的社会信仰。其中孝道对后世影响巨大,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相似文献   

6.
先秦至北朝河洛地区漕运和仓储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秦和西汉定都关中 ,河洛地区在漕运和仓储上起着中转性的作用 ,为了漕运粮食的便利 ,中央政府对包括河洛地区在内的黄河水运通道进行了一系列治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定都洛阳 ,政治中心的确立 ,使河洛地区也成为仓储和漕运的中心。仓储分布于各州郡和黄河、洛河沿岸。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河洛地区社会风情的描写体现在诸多方面,既有折射婚姻恋爱的婚恋诗,亦有反映奴隶反抗奴隶主压榨的控诉诗,更有展示社会各个阶层活动的世态风情诗。  相似文献   

8.
河洛地区生态史与河洛文化发育的自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本来就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两部分的内容。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文化的发生和发展 ,当然也不能离开人与自然的关系。记史论史 ,总结历史与文化 ,如果脱离对自然生态因素的考虑和分析 ,不能不使人感觉到一种缺憾。正是因为这一原因 ,近来史学研究对生态史和历史的自然环境的重视 ,成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倾向。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总体构成中在许多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河洛文化从其初生起 ,就具有极适合文明发育的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这里因此长期成为文化发展的先进地区。历史上一些重要王朝在洛阳定都 ,当然有政治军事战略方面的考…  相似文献   

9.
先秦至隋唐时期河洛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首善地区之一,其商品经济颇具特色。而这一切则 完全得益于商业领域最活跃的因素──商人,是商人在封建时代特殊的抑商环境下,发展了该地区的商 业,繁荣了市场。先秦是河洛地区商人阶层形成和壮大的历史阶段,商人群体不断增大,商业资本日渐活 跃,经营的地域和商品种类不断扩大。汉唐时期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商人开始插足政治领域,而官员则 从事经商买卖,形成官商合一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减少了国家税收,干扰了国家政策的顺利贯彻执 行,加速了封建政权的腐朽化,使封建的商业经济沿着畸形化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农土地私有制作为封建社会最不稳定的土地制度 ,在汉唐间河洛地区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每一个封建王朝初期 ,出于封建政权巩固的需要 ,政府贯彻了一系列旨在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小农土地私有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而到封建王朝的中后期 ,伴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恶性膨胀 ,小农土地私有制因之急剧萎缩 ,这也是封建社会的特有规律。  相似文献   

11.
传统庙会是举办方与参与者依某寺庙场地,怀着敬畏之心而共同建构起来的具有信仰性思想情感为基础的文化活动,内中蕴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庙会祭祀是一种和合的表现。人们祈望通过祭祀祈祷的方式,将矛盾冲突协调化解,实现人神天地新的融合。庙会为平民百姓提供了敬畏倾诉的平台,体现了民族传人循礼遵规的道德情怀。传统庙会为民众提供了多种愿景实现的文化场域,是一种地域生活的“和合”。  相似文献   

12.
佛教从东晋十六国时传入北京地区,不断向广大的下层民众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随着佛教与北京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一些佛教的节日或纪念日,逐渐越出了佛教寺庙的神圣围墙,悄然走进北京民众世俗生活,与本土的民俗及传统节日水乳交融,成为民间积久成习的岁时风俗.通过对一些广为北京地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和庙会的寻根溯源,可以透视出佛教对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佛教自身本土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14.
近代西北农村高利贷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利贷是影响近代西北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高利贷在近代西北农村广泛存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近代西北农村的高利贷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并对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和西北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过去对废除科举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是否有利于清季政治改革这一层面,较少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观察问题,尤其缺少从乡村社会演变的角度来考查科举废除的影响.基于社会史的方法和理论分析科举制的废除对乡村社会的消极影响,如乡村社会精荚--士绅阶层的消失及由此造成的社会整合能力的削弱,乡村社会治理与发展的受阻,乡村社会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乡村教育的衰败,城乡之间逐渐分离等,客观而深入地探讨和评价科举制度废除后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乡村庙会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特殊民事活动,深深地植根于基层乡村社会中,影响着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乡村庙会又以其特有的活动内容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社会功能。晋北北楼口村关帝庙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呈现出了独特的地域性,以此为个案研究,调查庙会对当地居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影响,揭示乡村庙会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庙会是乡村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认识乡村社会变迁的重要视点。从庙会的分布、内容、功能等方面对当代山西河津庙会进行考察,从祭祀神灵、参与主体、庙会内容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当代庙会对传统的延续与演变。当代庙会在具有庙会的传统功能以外,由于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有清一代,大量外省移民迁居四川。随着人均耕地的减少、洋货的冲击、土地恶性兼并及农村超经济的剥削,导致农村人口相对过剩,形成流民,给近代四川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代青岛城市发展与腹地农村社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开埠促使山东近代市场网络最终形成,并由此带来了山东近代经济地理的重大变化,并对山东农村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棉花、花生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推广和林业的发展使得山东农村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而随着青岛城市发展导致的对山东农村的拉力作用又造成"文明的城市"与"落后的乡村"之间的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20.
试论建立现代农村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 ,建立现代农村制度是中国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文中论述了现代农村制度的概念、核心、基础 ,以及建立现代农村制度的重大意义、紧迫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