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撤军伊拉克后伊朗和沙特的抗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后对伊拉克安全稳定的最大挑战是地区势力的角逐,尤其是伊朗和沙特在该地区的竞争将对伊拉克的安全和稳定带来重要影响。沙特担心伊朗将利用其在伊拉克的影响来使其在美国撤军后在地区称霸。本文讨论伊朗和沙特之间的竞争以及该竞争对伊拉克未来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在沙特和伊朗之间结构性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方面,美国发挥了重要的负面影响。在小布什时期,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为伊朗提升地区影响力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时期,沙伊关系总体维持良好状态,但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对沙伊关系的消极影响在其任内中后期日渐显现,激化了沙伊之间的矛盾,导致两国关系逐渐疏远。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在中东地区实施战略收缩以及缓和美伊关系的政策措施,再次为伊朗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由此成为沙美关系恶化的重要外部因素。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将修复与盟友关系、加大军售以及遏制伊朗作为中东政策的主要目标,并刻意利用和挑拨沙伊矛盾,进而导致沙伊关系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奉行亲美立场的伊拉克库尔德人在美国的中东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伊战后,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标志事件,2011年美军撤离伊拉克为重要节点,美国的伊拉克库尔德政策可以分撤军前和撤军后两个阶段。随着伊拉克国内安全局势的恶化、伊朗支持什叶派力量的力度加大、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沉浮和美国中东战略的收缩,美国不断调整对伊拉克库尔德政策。该政策是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从本质上讲是美国将其作为维护中东霸权战略的重要抓手和依托。近年来,随着伊拉克国内反美情绪的高涨、伊朗地区影响力的增强、叙利亚局势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美国根据中东局势变化和战略利益需要持续调整库尔德政策,伊拉克库尔德人仍将是美国中东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棋子。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沙特的军事部署经历了前沿行动基地、主要行动基地与合作安全基地三个阶段。决定其战略部署的主要因素包括美沙共同应对伊朗拥核崛起、伊拉克安全局势的恶化和海湾地区恐怖主义威胁的上升等。美国在沙特的军事基地加深了美国、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安全困境。同时,由于美沙双方在安全领域存在结构性互补关系,未来军事合作仍是美沙全方位合作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第一要务是处理自身当前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问题,中东问题处于美国对外战略中相对次要的位置。根据奥巴马的外交理念,新政府将更加强调使用外交手段解决中东问题,并吸引地区和世界各国与美国开展安全合作,建立稳定的中东安全新架构。奥巴马中东政策所要应对的主要任务是:尽早解决伊拉克问题,分阶段从伊拉克撤军,卸下包袱;继续视伊朗为潜在战略威胁,但将奉行具有弹性的接触政策;启动多边外交机制来实现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积极推动巴以和谈,消除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探索与哈马斯等伊斯兰组织的对话与交流渠道;积极争取中俄在中东对美国的支持,鼓励两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帮助美国减轻中东外交压力。  相似文献   

6.
奥巴马的中东政策初见端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第一要务是处理自身当前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问题,中东问题处于美国对外战略中相对次要的位置.根据奥巴马的外交理念,新政府将更加强调使用外交手段解决中东问题,并吸引地区和世界各国与美国开展安全合作,建立稳定的中东安全新架构.奥巴马中东政策所要应对的主要任务是:尽早解决伊拉克问题,分阶段从伊拉克撤军,卸下包袱;继续视伊朗为潜在战略威胁,但将奉行具有弹性的接触政策;启动多边外交机制来实现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积极推动巴以和谈,消除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探索与哈马斯等伊斯兰组织的对话与交流渠道;积极争取中俄在中东对美国的支持,鼓励两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帮助美国减轻中东外交压力.  相似文献   

7.
魏亮 《阿拉伯世界》2014,(1):99-109
“9·11”事件后中东地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伊朗力量对外扩张的同时面临更为严峻的安全威胁。借助萨达姆政权倒台之机,伊朗通过各种途径对伊拉克进行全面渗透,并一跃成为可以直接影响伊拉克国内局势的主要力量。本文旨在探讨当前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力,并分析其政策目标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核扩散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在中东地区,以色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沙特和伊朗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核计划,使中东地区建立"无核区"的目标面临挑战。中国积极参与了中东核扩散治理,尤其以伊朗核问题为抓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参与中东地区治理。本文从动因分析、路径选择和机制运用三个层面探讨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核扩散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以中国参与伊朗核问题治理为例,考察上述三个层面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中国以多边斡旋外交为路径参与中东核扩散治理,能源利益、构建大国形象、战略利益和捍卫主权至上外交原则是影响中国参与伊朗核问题治理的四个因素,其多边机制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伊核问题会谈机制,其双边机制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和中俄战略磋商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东权力格局转换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以色列维持了在中东政治和阿以和平进程中的强势地位,这种地位是冷战后美国在中东独霸地位的单极格局所决定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与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消耗了美国霸权赖以生存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转而在阿以之间寻求更加平衡的中东政策,以色列自"9·11"以来的战略优势期恐将终结。随着中东格局由美国单极独霸格局向美、欧、俄、中、印以及伊朗、以色列、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大国构成的多元权力格局的演化,政治优势开始向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倾斜。在此背景下,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需转换安全观念,争取在联合国决议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阿以和平进程,实现中东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巴以、黎以、伊拉克和伊朗核问题等中东四大热点问题交替升温,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等伊斯兰激进势力不断壮大,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此消彼长。本文旨在总结中东整体形势,并对未来的中东局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巴以、黎以,伊拉克和伊朗核问题等中东四大热点问题交替升温,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等伊斯兰激进势力不断壮大,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此消彼长。本文旨在总结中东整体形势,并对未来的中东局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以色列维持了在中东政治和阿以和平进程中的强势地位,这种地位是冷战后美国在中东独霸地位的单极格局所决定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与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消耗了美国霸权赖以生存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转而在阿以之间寻求更加平衡的中东政策,以色列自9·11以来的战略优势期恐将终结。随着中东格局由美国单极独霸格局向美、欧、俄、中、印以及伊朗、以色列、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大国构成的多元权力格局的演化,政治优势开始向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倾斜。在此背景下,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需转换安全观念,争取在联合国决议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阿以和平进程,实现中东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实情是,伊朗政府打着“维持一个稳定、亲伊朗的什叶派政府”的如意算盘,忍受着布什政府称它“从事破坏活动”的蛮横指控,耐心等待美军有朝一日无力维持而从伊拉克撤军。但布什政府不仅不领伊朗的情,反而通过增兵试图将占领无限期延续下去,并通过挑拨伊拉克内乱削弱伊拉克政府的力量,而且,套在伊朗本身头上的绳索也在越收越紧。  相似文献   

14.
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分歧逐渐扩大,加深了原已存在的对抗程度。伊朗核研发最初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开始实施,目前认为伊核问题将威胁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的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伊朗在恶劣的环境中却能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扩大在中东的影响,是中东举足轻重的地区大国。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降低,但伊朗仍有可能遭到来自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伊朗不可能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将长期化。  相似文献   

15.
伊朗核问题与中东地缘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分歧逐渐扩大,加深了原已存在的对抗程度.伊朗核研发最初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开始实施,目前认为伊核问题将威胁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的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伊朗在恶劣的环境中却能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扩大在中东的影响,是中东举足轻重的地区大国.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降低,但伊朗仍有可能遭到来自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伊朗不可能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将长期化.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战略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试图建立美国控制下的单极世界的第一场战争.美国在取得战争的胜利后,将在中东建立美国主导下的中东格局,并加紧实施其全球战略.中东政治力量在战后纷纷重组,尤以伊朗的海湾安全战略和以色列的中东超级大国地位确立最为典型。美国主导下的中东虽不会发生大的战争,但中东依旧是动荡之源,未来走势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伊拉克的战略重心开始向地区其他国家或域外转移,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伊拉克作为冷战后美国塑造单极霸权道路上的首个拦路者和挑战者,其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意义不应以时间的推移而被忽略。一方面,伊拉克是冷战后美国集中践行各类遏制与干涉手段的试验场,在美国持续塑造和护持其单极霸权地位的后期过程中,其构成了美国遏制与干涉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参考和经验来源。另一方面,伊拉克为突破美国封锁开展的外交博弈,与美国的霸权塑造形成不对称优势,深刻地影响了该进程的演变。1991~2003年期间的伊拉克构成了一面棱镜,它能从多个维度对冷战后美国塑造单极霸权的进程形成折射,对学界深化理解美国的霸权及后冷战世界格局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试图建立美国控制下的单极世界的第一场战争.美国在取得战争的胜利后,将在中东建立美国主导下的中东格局,并加紧实施其全球战略.中东政治力量在战后纷纷重组,尤以伊朗的海湾安全战略和以色列的中东超级大国地位确立最为典型.美国主导下的中东虽不会发生大的战争,但中东依旧是动荡之源,未来走势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中东变局的演化以及伊朗与域内外国家间关系的复杂变化,代理人战争成为伊朗地区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为应对不同对手,伊朗在海湾地区、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地中海东岸地区分别扶持不同的代理人,并形成了三个次级战略板块。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的动力主要包括通过代理人战争制衡与掣肘美国、以色列、沙特等全球及地区对手;巩固与扩大本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避免与对手直接开战,实现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化收益的战略目标。然而,受代理人能力与战略意愿的改变、国内政局以及民众支持度变化、对手反制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存在明显限度,代理人战争的效果不应被过度夸大。  相似文献   

20.
在小布什政府时期,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及伊朗核问题等构成了美国与伊朗关系的特殊背景。依据小布什政府在此背景下实施的一系列具体的对伊政策,可归纳出如下结论:小布什政府对伊朗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其根本目标是伊朗的政权更迭。在奥巴马政府执政初年,美伊关系的原有背景没有太大变化,但美对外政策受国内金融危机影响日增,因此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政策的目标和限制因素同小布什政府的基本相同,但在实现目标的手段上作了调整,突出表现在对伊朗实施了无条件接触政策。但因"接触政策"效果不佳,以及受后来的撤军伊拉克、中东剧变、战略重心加速东移等影响,奥巴马政府在其实现目标的手段上逐渐回归小布什政府的强制性外交老路,而且有过之无不及。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还加强了对伊朗的"秘密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