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近代均势外交是在欧洲民族国家争夺欧洲大陆和海上霸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从16至18世纪,即从中世纪后期和进入近代初期,随着海洋交通的开辟,世界贸易的扩大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加强,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了。相应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也建立起来。封建主的纷争为民族国家之间的霸权争夺所代替,为了扩张领土,夺取市场,近代均势外交应运而生。在欧洲最先采用均势外交的是英国。到了19世纪,英、德、奥三国是推行均势外交的高潮时期,曾先后出现了均势外交的三个代表人物,梅特涅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阐述了英国割占香港这一对华政策及其特点,首先,从中国割占一块领土(香港)本身是英国长时期对华外交的既定政策和目标。其次,英国处心积虑三次割占香港是其在华占领一地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再次,英国割占香港的外交手段随着各个时期的具体条件和环境变化发生着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最后,在割占香港的过程中,为与其他国家争夺在华权益,英国传统的“均势外交”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15世纪至工业革命三百年间,英国乡村工业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而同一时期英国城市的发展却比较曲折。在英国近代早期,这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非彼此孤立的现象。乡村工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有对城市较大依附性,城市工业向乡村转移是它摆脱封建束缚的表现。乡村工业发展的同时,城市内部经济结构也在发生质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完成后,城市仍在社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乡村工业发展的结果,使许多村镇也日益城市化,这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15世纪至工业革命三百年间,英国乡村工业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而同一时期英国城市的发展却比较曲折。在英国近代早期,这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非彼此孤立的现象。乡村工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有对城市较大依附性,城市工业向乡村转移是它摆脱封建束缚的表现。乡村工业发展的同时,城市内部经济结构也在发生质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完成后,城市仍在社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乡村工业发展的结果,使许多村镇也日益城市化,这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澳门新闻纸》的翻译与林则徐走向“近代”的开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新闻纸》的翻译,为林则徐打开一个看世界的窗口,使他了解英国朝野对鸦片贸易的态度、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的情况及西方几个国家关系的一些情况,学到了一些有关世界地理及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这对林则徐坚持禁烟抗英斗争、进一步倡导开眼看世界以及迈出开展近代外交与建设近代国防的步伐,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东问题是近代国际关系中主要问题之一。自美国独立后,英国摆脱了外部困境,开始加入了对近东地区的角逐。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英国通过购买苏伊士运河股票,加强对巴尔干地区争夺以及宣布维多利亚女王为印度女皇,使其在近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都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本文拟就英国19世纪70年代近东政策的内外影响作简要评析。在英国19世纪70年代的对外对策中,近东问题是英国外交活动中最得意最成功的方面。经过近10年的艰苦争夺,英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成为左右近东局势的帝国主义大国。即使有的学者认为:“柏林会议的实际结…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与中国交往最密切的西方国家,也是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概述近代以来中英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就新中国建立后中英的外交风云和外交关系发展进行分析,指出了英国外交上的现实主义态度和务实性、灵活性和稳健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是盟国,现在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在现代它们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在近代两国关系则长期不睦,不时出现严重对立的局面。这不仅因为英国习惯用殖民主义的眼光卑视美国,因为英国在1812年美英战争和后来的美国内战中妄图卷土重来重建殖民统治,更主要是因为许多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阻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其中主要有边界问题、贸易问题和渔业问题,还有19世纪八、九十年代争夺拉丁美洲的问题。近代美英关系的转变,就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它从美国独立之后直到19世纪末,历时一个世纪以上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她统治英国长达四十馀年。这期间既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外交诸方面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英国向近代化道路迈进的时期。她的外交政策不仅对英国社会而且对欧洲政治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十六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前,她利用西法矛盾.建立英西联盟关系,把西班牙作为英国主要的国际支柱,对抗法国,提高英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此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扩大海外贸易,寻找新的市场,长期拥有海上霸权的西班牙又成为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障碍,为此,伊丽莎白女王改变外交政策,转而同法国结盟对抗西班牙.开辟了英国外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英国近代农业革命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8世纪开始的英国近代农业革命是英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促进了英国近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而且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近代农业革命具有自己独特的道路 :封建贵族是农业革命的主力军 ,他们自觉地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引入农业 ,封建贵族自觉地演变成为农业资本家。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与西方的先锋文学运动是同时产生于二十世纪早期的激进文学运动,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激进的政治批判态度、颠覆传统文化的决绝立场、语言的求新求变的探索以及对唯美主义文艺观的批判。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先锋性因素,是为了更好地把握20世纪文学在古今演变的过程中如何“变”的两种形态一种是依循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自然演变的文学主流;一种是以超前的社会理想和激进的断裂态度实行激变的先锋运动,两者的关系构成了中国20世纪文学古今演变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的欧洲声乐艺术从内质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合唱艺术 ,特别是无伴奏合唱围绕着复调音乐这个轴心 ,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教声乐通过改革与世俗声乐共同发展 ,交相辉映 ;学校声乐教育体系也初步形成。歌唱技法得到进一步重视并趋于科学化。声乐技法的发展 ,促进了作曲家、歌唱家的创作欲望与热情。在 16世纪末产生的新型歌唱样式———歌剧 ,便成为作曲家、歌唱家文化内涵及歌唱技巧展示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前期好莱坞影片的汉译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前半期美国在华平均每年发行影片超过三百部,这个数字占中国电影放映市场每年总量的百分之八十。面对这样庞大的一个外片市场,如何消化是一个严峻问题。在这几十年间,中国的外片经理商和美国的电影制片商先后尝试过用口译、中文字幕、译意风和风语配音等方法以便让好莱坞影片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越南和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关系。在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的传教士陆续来到越南。他们不仅在越南传教,而且还要把这里变成殖民地。在此背景下,越南朝廷实行禁止传教的政策,驱逐西方传教士。法国殖民主义者以此为借口,于1858年发动侵越战争,逐渐把越南变成法国的殖民地,从此开启了越法两国关系的黑暗时期。  相似文献   

15.
16至18世纪国家对蓄婢行为的控制削弱,蓄婢现象突出。其主要表现为:婢女数量增多,分布广泛,蓄婢成风。立足于社会史和女性史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考察可发现,除了灾荒、官府的横征暴敛、高利贷盘剥和清初奴隶制残余向内地扩展以外,扭曲的男尊女卑观念、奢侈的社会风气以及从事婢女交易的专业团伙和中介人的存在也是形成婢女现象的根源。对婢女现象的再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下层女性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人文主义哲学家尼采鼓吹“超人”哲学、“强力意志”,打碎旧传统,“重估一切价值”,其矛盾的思想对中国20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初期,鼓励了中国青年“救亡图存”、“立国”、“立民”;二是40年代“战国策”派歪曲利用尼采思想,宣扬法西斯主义,鼓吹战争,反人民反和平;三是80年代初期帮助中国青年奋发图强、发扬独创精神,投入到改革洪流之中。正确辩证地解读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构建今天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西北欧经济曾一度被汉撒同盟、意大利商人银行家交替控制,然而在15-17世纪社会转型期间,西北欧民族国家不仅成功地摆脱意大利、汉撒同盟等外来民族的经济控制,实现了经济自主化,而且在反控制的过程中,其经济由先前的内敛型逐渐走向了向外扩张的道路。15-17世纪西北欧民族经济经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转型,这次转型为其资本主义经济的真正“起飞”——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西方启蒙运动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已有许多学者撰文探讨。但对二者的比较研究还比较薄弱。文章就二者的主导性倾向进行总体比较,以揭示其间的联系和各自的特征,进而探讨两次启蒙运动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使这一段有关启蒙思想的发展脉络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祸论",实际上是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及瓜分中国而推行的一种"合纵联横"式的外交策略.列强鼓吹这一谬论的目的,或想缓解彼此关系,或想挑拨敌对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恶化敌对国国际环境.为此,列强在"妖魔化"中国为"黄祸"的同时,甚至也相互攻击对方为"黄祸".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是英帝国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段。英国在欧洲以外地区从事殖民扩张虽然始于16世纪后半叶,但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殖民开拓和商业扩张则始于17世纪。17世纪中期是英国发生急剧变动的时代,其殖民扩张和对外战略方面也表现出重大调整和转换。17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北美的移民可以分为被动移民和主动移民,两者都有其深刻的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