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牛黄解毒丸与牛黄清胃丸两药均为清热解毒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虽为祛火药但主治不同.  相似文献   

2.
丁勇 《家庭科技》2009,(6):17-17
妇女在怀孕期间,用药有很多的禁忌.现为大家介绍十类孕妇不宜的中成药.一、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等功 效.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如牛黄解毒丸、片仔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相似文献   

3.
何春燕 《家庭科技》2011,(10):17-17
小王不久前患了感冒,感觉头痛、流浓鼻涕、咽喉肿痛,医生给他开了牛黄上清丸,说是要降降火。小王遵医嘱服药两天后,病就好了。后来小王去吃火锅,患了口腔溃疡,牙龈也肿痛得厉害,大便干燥。小王怀疑自己又上火了,就自行吃了牛黄上清丸,可吃了两天药,症状并没有缓解。小王有些纳闷,上次吃了牛黄上清丸,症状很快缓解了,可这次为什么效果不好呢?  相似文献   

4.
金黄膏是一种具有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外伤、疖肿、感染及各种注射后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笔者采用金黄膏外敷治疗58例局部炎症,疗效显著。治疗方法。黄柏40克,大黄40克,天花粉80克,白芷40克,姜黄40克,川厚朴15克,苍术  相似文献   

5.
金钱草性微寒,味甘、咸。有清热利湿、通淋、消肿功能。用于主治热淋、砂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6.
严蔓 《家庭科技》2008,(3):31-31
有的人在服中药汤剂时,尤其是含有清热药物黄连、黄芩、竹茹等的汤药,每每闻到其气味,或者药入口中因其味苦涩,就会引起呕吐,尤以脾胃虚弱的小儿和老人较为常见。由于药物尚未进入胃中就已吐出,根本无法发挥药物的治疗功效,这就成了用药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当人们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火可分实火和虚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症见高热,头痛,目赤,口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疗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方法。常用降实火药物有龙胆草、黄芩、大黄、生石膏等。虚火是指阴  相似文献   

8.
正春节过后,天气逐渐转暖,人体机能、新陈代谢日益活跃。如果将全年的养生保健比作盖房子,那么春季养生就相当于打地基。一旦地基打不好,身体这座"大厦"的牢固性就没有保障。本刊教你如何避开养生禁忌,打牢春季养生基础。一忌上火就用解毒丸"刚入春,我的口腔溃疡就没消停过,吃了牛黄解毒丸也不顶事儿!"黄小姐郁闷地抱怨道。其实在专家眼中,一上火就用降火药,是最大的"灭火"禁忌。支招春主生发,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中医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要根  相似文献   

9.
中药学的主要理论如四性、五味、归经以及升降、沉浮等等,都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其中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就是突出的一例。中药学重视药物的个性作用。它把上千种药物分成寒、热、温、凉四性,使之与病性相对应,发挥不同的作用。性温、热的,如附子、肉桂、干姜、蜀椒,有温中散寒、专驱寒邪的作用;性寒、凉的,如大黄、石膏、栀子有清热、泻火、解毒的特殊功能。故《神农本草经》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就是利用中药中四性的个性去治疗不同的病症。中药又分成辛、甘、酸、苦、咸五味。味不同,功能亦各不相同。味辛的如麻黄、荊芥、木香、川芎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的个性很强;味甘的如山药、党参、黄芪则专有滋补的功效,是  相似文献   

10.
六神丸是由牛黄、麝香、冰片、蟾酥、珍珠、雄黄六味药组成的中成药。传统医学认为,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消肿散结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痔疮成因复杂,饮食不节、胃肠湿热、饮酒过度、久坐少动、习惯性便秘等都是诱发因素。中药治疗多以清利湿热、凉血止痛等为主。椿白皮,又名椿皮、椿根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樗树)的根皮或干枝。椿皮性寒,味苦、涩,入胃、大肠经,主要有清热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主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  相似文献   

12.
冬瓜,又名白冬瓜、白瓜、枕瓜,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果实,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子、皮、肉、瓤均可入药,为夏日餐桌上的佳肴。中医认为,冬瓜性味苦、微凉,入肺、大肠、小肠、膀胱经,有利湿消肿、清热解毒、下气化痰功效,《神农本草经》言其"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本草纲目》言其"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日华子本草》言其"除烦,治胸膈热,清热毒痈肿"。用冬瓜煮粥服食,是民间治疗水肿的常用方,《粥谱》言其可"散热,宜胃,益脾"。  相似文献   

13.
医药信息     
治疗恶性肿瘤新药天箭丸 中国抗衰老研究中心(北京)于夫教授对50余味抗肿瘤中药进行科学筛选,并加入具有改善微循环显著疗效的纯天然物质,研制成抗癌新药“天箭丸”,由。天丸”和“箭丸”组成。目前,已治疗4万多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临床观察和随访信息表明,绝大  相似文献   

14.
出土于黑水城的药方《敕赐紫苑丸》有夏、汉两种文本。与汉文本主要记录药方的配伍组成不同,西夏文药方还囊括了主治病症、多则医案以及各种病症的不同服药方法等内容,这是目前所见同系统“紫苑丸方”中时代最早、记载病症最为详尽的一个文本。经详细考证,药方中的东宫司直非西夏职官,应是唐代职官,此方汉文原本至迟在唐代已经出现。本文首次对西夏文《敕赐紫苑丸》进行了全文的介绍并作翻译、校注。  相似文献   

15.
钟和 《家庭科技》2014,(9):28-28
对于现代人来说,生病多会选择服用药效快的西药,常常忽略中药的滋补功效。其实在中药家族中,有很多常见且有神奇功效的药材,它们都是家庭必备的滋补药材。灵芝:固本祛邪按《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灵芝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  相似文献   

16.
正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感染。在手指,多由于刺伤、撕剥倒刺或修剪指甲过深等引起;在足趾,多因嵌甲或鞋子过紧引起,大多发生在拇趾。甲沟炎常在指(趾)甲的一侧出现疼痛和红肿,之后可加重化脓,甚至形成甲下脓肿,使伤口长期不愈。新癀片的主要成分为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猪胆粉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  相似文献   

17.
一、应对症用药,忌“望名吃药”。中成药由多种中草药加工制成,每一种中成药都有其特殊的治疗作用选用时,应了解该药的功能和主治,看是否与自己的病情相符,做到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否则有害无益。如鹿茸片补血助阳,使用不当就会热甚伤津,出现烦躁、发烧、口鼻出血、心神不定等症状。中成药一般都有商品名,但其商品名不等于治疗作用。如消食健胃的的肥儿散,许多家长误认为是营养药,孩子一吃就长胖,因而盲目滥用。  相似文献   

18.
正人体像一部完整的机器,由大大小小功能不同的各种零部件组成。其中无论哪个零部件出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到整部机器的功能;尤其是某个重要部件(如脑、心、肺、肾、肝、胃等)严重受损,常常可致这部机器不能正常运转,甚至完全停止工作(死亡)。值得强调的是,人体的每一个"零部件"(特别是那些重要"部件"),都难以用金钱买到,即使个别有捐献的也是少之又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正常寿命不应该  相似文献   

19.
正王先生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常常失眠,且特别容易疲劳、健忘。最近听朋友说服用人参归脾丸可以改善这些症状,于是他到药店购买。但去了几个药店都说"没有货",王先生看见柜台上有另一种中成药和该药名字差不多——人参健脾丸,想买来试试,可药师告诉他这是两种药,不可以替用。人参归脾丸是由归脾汤衍化而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12,(6):26
临近高考和中考,为孩子购买感冒药、胃肠用药、安神助眠类药物的家长比较多.专家提醒,考生用药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会影响孩子正常水平的发挥. 感冒:别选含抗过敏成分的药物 考生感冒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1日3次,每次l袋;或者藿香正气水,每次5~10毫升,1日2次.发热时可适当服用含单一成分的感冒药,如阿司匹林,每次l片;也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并严格按说明书服用.复方阿司匹林含有兴奋成分,白天可服用,晚上不可服用,以免影响休息.严禁服用含有抗过敏成分(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的复方感冒药物.这些药物可引起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