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宏篇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开篇申明“劳动生产力最大的推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出的更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分工出效率”原理。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使得劳动者越来越将其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操作上,能够较快的提高其生产的熟练程度;分工使劳动者节约或减少因经常变换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分工促使大量有利于节省劳动的机器问世,从而使一个人能干许多人的活。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亚当·斯密价值学说的再认识──谈斯密劳动价值论的一贯性侯洛生大家都认为,在亚当·斯密的价值学说中有三种价值决定的表达,即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由用该商品所能买到或支配到的劳动决定;由工资、利润、地租这三种收人决定。所以,我们说他没...  相似文献   

3.
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被称为"经济学之父"。他的经济学理论对西方经济学乃至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亚当·斯密两部经典著作分析其对经济学的影响。首先简述亚当·斯密的两部经典著作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其次论述如何正确认识两部经典著作的作用和影响;最后总结亚当·斯密学说对今后经济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亚当·斯密是工场手工业时期集大成的政治经济学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作了系统研究,从而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出发点,这是为人共知的.但是,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对斯密的评价仅仅局限于他曾提出的已经“过时”的绝对成本学说和自由贸易学说,忽视亚当·斯密对古典国际贸易学说作出的系统贡献.本文拟通过对亚当·斯密国际贸易理论的系统考察,探讨斯密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所作出的理论贡献,以及他在国际贸易理论史上应有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5.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思想孔丹凤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是经济学说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它标志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对以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对《国富论...  相似文献   

6.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马克思说他是“新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是“工场手工业时期集大成的政治经济学家”。遗憾的是,他的许多著作,在他逝世前付之一炬,而只留下其代表性著作《国富论》(1776年出版)。但是,他的这一大部头著作,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而其《国富论》中最本质的东西,则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生产的”。本文将着重研究他的消费思想及其对19世纪30年代参加大论战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影响,如李加图、马尔萨斯、萨伊、西斯蒙第等。但是,亚当·斯密本人的思想又是受到重农学派魁奈的影响,马克思曾指出过:“魁奈医生的重农主义学说是从重商主义到亚·斯密的过渡”。本文试图沿着这一历史线索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竭力赞扬萨伊,把萨伊称为亚当·斯密学说在欧洲大陆的继承和普及者,而萨伊本人也以此自诩.实际上,萨伊只是庸俗化了亚当·斯密的学说,他摒弃了亚当·斯密学说体系中的科学成份,扩展了其中的庸俗因素."三位一体"分配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而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论,又几乎被后来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接受.因此,为了认清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实质,必须分析萨伊分配理论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的价值——价格论似乎早已有定论。这个定论是指:人们通常以为亚当·斯密的价值论是多元的、不一贯的、充满着相互抵触观点的理论。这种看法由来已久且相当流行①。围绕着价值源泉问题,人们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初版,以下简称《国富论》)中阐述其价值论时,混同了价值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提出了互不一致的各种论点,诸如耗费劳动论,支配和购买劳动论,生产三要素成本论即三收入论以及供求论等。还有人认为,亚当·斯密从《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1762—1763,以下简称《演讲》)到《国富论》(1776),在价值论方面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即从效用论转到了劳动论,于是,如何理解和看待这两部著作在价值论上的对照也成了一个问题。对于流行已久的这些观念,近些年来在国外的一些文献中已经受到怀疑和挑战②,我国著名学者陈岱孙在其《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一书中已提出了他的极富启发性的不同见解③。本文试图重评斯密的价值——价格论。  相似文献   

9.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为了宣扬国际自由贸易的好处,在亚当·斯密关于国际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说。他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即使甲国所有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乙国,但是,如果双方都生产并出口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以换取其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品,双方仍然可以得到比自己生产时更多的商品,享受到使用价值上的利益。对于这一理论,国内有的同志持全盘否定态度。我认为,比较成本说虽有严重缺陷,但也有“合理的内核”,不应一笔抹煞。  相似文献   

10.
亚当·斯密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设计师。斯密的道德观和国家观表明:现代市场经济自身包含了两个制度前提——道德与国家,前者是无形的柔性的制度,后者是有形的刚性的制度。斯密的理论中道德、国家、经济三者是相联的,而不是孤立的。今天我们重新解读斯密时,则有必要注意斯密经济理论所暗含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亚当·斯密调节经济活动过程不只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还有一只财政之手。对斯密用财政之手调节经济活动过程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体制下的反倾销问题金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称总协定)体制是以自由贸易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自由贸易,又称国际贸易自由化,其理论根据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相对优势论”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区域分工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各...  相似文献   

13.
亚当·斯密作为十八世纪重要的伦理学家和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需要出发,在消费伦理上力倡节俭、反对奢侈,其伦理观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斯密的这一消费伦理观在现当代对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认为人类基于自爱和同情心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既具有“经济人”属性又具有“社会人”属性,马克斯·韦伯则从社会学角度论证了人的“道德人”属性。他们还研究了人的这两种属性的统一性和分离性。吸收和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和实施“以德治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性税收是西方经济学家倡导的税收原则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和把握税收中性选择问题,目前在我国财税理论界众说纷法。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税收中性选择作为国家的税收政策,是税收调控经济功讲能的运用,而决非弱化中性税收思想由来已久,早在亚当·斯密时代,亚当·斯密就倡导税收应站在中性立场上,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由地发挥作用。为此,他提出税收设计要简便,在税收选择上应贴近消费者,在税率设计上要单一化,并尽可能避免重复课税。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受到了严重挑战,中性…  相似文献   

16.
从亚当·斯密时起,契约理论就已经产生,时至今日,人们开始用委托—代理理论来研究契约问题。同时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有无可能利用和改造这一理论研究和解决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作者也做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化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的战略性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在六十年代初期就进行过讨论。近年来,随着我国四化事业的发展,讨论进一步展开,持各种观点的同志都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文章。当前讨论正在深入。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把它搞清楚,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著作中,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这一理论是在直接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优秀成果(主要是亚当·斯密的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曾经有两个定义,马克思对  相似文献   

18.
一、从相对优势学说到赫—欧模型1、李嘉图相对优势学说的含义亚当·斯密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但是“绝对优势”,而且需要每一个贸易国都至少有一项商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外国。李嘉图基于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了相对优势学说。他指出:即使一国的生产效率全面地低于外国,它也有可能进行国际贸易。现在我们按照李嘉图的方法,使用一个非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和俄林的“域际分工”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分工协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应在计划经济指导下,重点解决好原料产地和加工区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七章《论对外贸易》中,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国际地域分工论,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本”或称“比较优势”概念。斯密认为一国所输出的一定是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因而其所需的成本绝对地小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则断言每一个国家都应当专门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即用相对较少的成本就能生产出来的商品,即便其成本的绝对数值可能高于其他国家。后来陶西格把这个理论简略陈述为:“一国要出口的产品,是其在本国生产中具有最大优势和最小比较劣势的产品,而要进口的产品则是在其本国生产中具有最小优势或最大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成本理论”可用下面实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