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宏观经济在2004年上半年出现了投资和货币规划“超常增长”等虚热征象,下半年政府宏观调控的局部收紧开始发生作用,并得到好评。本文就我国宏观调控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以期解释宏观调控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防止实体经济下滑,近期,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华大地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我国建设史上因"投资热"而产生的教训很多也很深刻,必须防止新"投资热"旧病复发.全国上下要"快、重、准、实"地拉动内需,要使4万亿元投资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政府调控房价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政府如何调控房价才合理的争论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2003年我国实行房地产宏观调控后,就有观点认为,是政府"收紧银根、收紧地根"抑制了住房供给,是土地"招拍挂"改革导致了地价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4.
《科学咨询》2004,(13):7-10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重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资本、资源匮乏难以支撑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支点的快速增长,经济运行随时可能出现"过热危机".对此,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警惕.从2003年9月央行调整存款金准备率,到本届中央政府将GDP的调控目标"保守"地定为7%;从席卷全国土地整顿风暴,到最后被媒体称为"强硬一刀"的中央对"铁本事件"的严肃查处,无不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央新一轮宏观调控已经全面启动.接下来更为关键的是,在新的宏观调控面前,各地方政府该如何把握、该如何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立平 《管理世界》2013,(10):184-185
本文依据房地产经济学理论,采用我国30个省际区域2000~2009年统计数据,运用极值边界分析方法,实证检验房地产价格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是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推手,因此政府有能力通过宏观调控控制房地产价格,人口与居民收入增长所形成的刚性需求依然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稳健性"因素,通货膨胀对房地产价格也存在抗干扰的"稳健性"显著影响,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一刀切"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不佳的现状,在总结国内外房地产市场聚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房地产经济学原理,从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2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分类指标,并进行了聚类分析,把我国30个省市分为6个区域,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分类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国光 《科学咨询》2004,(21):22-24
一、宏观调控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某些部门投资过度扩张,引发经济局部过热现象.为应对这一局面,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政府实施了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近几月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过程中,人们有种种反应,其中不乏对宏观调控的误解,把宏观调控的概念弄得面目全非,需要加以清理.仅从报刊上举一些例子,如:  相似文献   

8.
中国失业问题与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各国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报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失业与宏观调控及财政政策的关系,揭示当前我国政府及财政促进就业政策的成效和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近期我国缓解失业压力、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宏观对策思路和财政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非均衡分析法,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非均衡状态进行定量判断和定性描述,并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背景寻找非均衡的原因,给出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以使非均衡程度减到最小,实现非均衡条件下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洪彪 《决策与信息》2010,(3):185-185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其性质.调控手段的分析,着眼众多西方国家‘牡会公共组织"性质中央银行的现状,推导出宏观调控法视野中政府的应然地位和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的发展,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的措施和手段上也正逐步与国际接轨。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新动向。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指引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08,(42):12-12
当前,整个世界经济都在下滑,我国经济走势也受到影响,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预算的改革颇受关注。在10月13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财政部财政科研所、焦作市政府主办的"公共预算与政府绩效管理论坛"上,专家普遍认为,我国一些地区正在积极探索的绩效预算改革将引领公共预算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税收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具有独特作用。本文就"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与主要环节"、"我国收入分配税率调控体系尚不健全"、"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建议"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柴华 《决策探索》2003,(3):51-52
1980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以"包干"为主要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为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包干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即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确定各级政府财权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可以增加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本文从探讨我国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和原则出发,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孟虎 《决策探索》2001,(11):17-17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中共郑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如何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既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又避免因调控不力而形成的泡沫经济,这是各级领导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更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郑州市房管局和郑州市统计局共同需要解决的紧迫课题.随着今年9月12日~14日由统计局和房管局联合召开的"郑州市房地产业增加值统计核算工作部署培训会议"的圆满结束和郑州市新的房地产业增加值核算制度正式运行,政府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又增加了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宏观调控政策“救市”,我国政府也实施了一揽子刺激计划,使经济得到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随着美国金融次贷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阴霾瞬间笼罩西方.我国虽然与之远隔重洋,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经济实体的对外依赖度逐年加深,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企业开始面临巨大冲击,并有向全国蔓延之势,前三个季度约十万家中小企业停产倒闭.中小企业如何度过"经济寒冬"?除政府宏观调控、外部融资环境改善等外因作用外,企业还需要从自身入手提升竞争力,要向管理挖潜,这其中,企业愿景的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国对市场地位定位的第二次重大转折。从"基础"到"决定"的转变,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有利于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创造动力。而要真正实现从"基础"到"决定"的转变,就必须通过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和发挥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作用。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实现真正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对于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从学术界到制定政策的政府也逐渐清晰。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框架下,如何加强政府管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