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他生活在封建末期的晚清社会,其时程朱理学弥漫思想界,腐朽的封建制度已千疮百孔不可救药。龚自珍作为一个从科举道路上走过来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却能力求经世致用的学问,即所谓“东西南北之学”,谙熟历史、地理、哲学、诗文甚至金石学,对于蒙古语也有研究。他无情地批判传统思想,大胆抨击封建社会弊害,成为历史转折时期承前启后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龚自珍发表大量惊世骇俗的议论和慷慨激昂的诗文,深为权贵者所忌,一辈子未受重用,只做了二十年地位不高的小京官,1839年,他辞官南下,两年后,暴死在丹阳书院,年仅五十岁。其著作有《龚自珍全集》。  相似文献   

2.
唐代经学衰微,经学对文章之学的影响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唐代经学自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唐代每一次文章变革思潮都是经学思想高涨的产物.<五经正义>等经学著作中有许多研究文体、探讨文势的内容,是唐代文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其画     
正董其昌的宗师之谓,大半来自他的"南北宗论",如果没有这个总结前世画坛千年、影响后世画坛百年的理论,他应该只是若干独善其身的大艺术家中的一员。是"南北宗论"将他推上了一代宗师的地位。中国山水画传承千年,虽然每个地域都有些特色,但此前从没有人将画者的风格特点以南北归类,且断其优劣、定其价值。《画禅室随笔》是董其昌最著名的绘画理论著作,也是中国美术史影响巨大的一部著作。其中,董其昌提出了影响后世至今的"南北宗论":"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伯骕以至马、  相似文献   

4.
简讯     
据法国《思想》杂志1984年第5—6月号报道,最近,莫斯科和东柏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会正在为如何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注释部分向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学者们征求援助和意见。早在1972年,研究会就为出版这部新的《全集》做准备工作了。这部《全集》将包括100多卷,估计在2000年势难完成。这次出版的《全集》,将重新整理和发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他著作中所做的注释。按原计划,新《全集》的第四部分应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所读过的著作中所做过注释的章节和注释本  相似文献   

5.
正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篆刻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而完善的市场。相较于中国书画而言,篆刻市场的狭小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尚未认清篆刻艺术的价值,参与投资与收藏的人士更是寥寥无几。其反过来作用于创作领域,导致现在很多优秀的篆刻家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评价。明清、民国以及近现代的老一辈的篆刻家们往往以其他方面的成就名世,或是在今天还没有受到重视。而当代的优秀篆刻家们甚至只能"投刀从笔",不得不非主观意愿地暂时将篆刻的修炼与创作放到次一级的地位,转向书画等其他方面的创作。如  相似文献   

6.
由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的41卷本<王阳明全集>,在旧本<王文成公全书>(又称<阳明全书>,通行的有隆庆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本、民国十三年华潜标点本等)38卷的基础上扩充了3卷,即卷32"补录·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辑"、卷40"增补祭文、传记十二篇"、卷41"增补序跋三十七篇".前者计三万余字,后者有八万多字.原书出版后,被重印多次,成为学术界使用频率最高的本子.海内外学术界在对其中的补录部分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和缺憾,并鼓励我们把搜集王阳明散佚文字的工作继续进行下去.原书出版18年来,经过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又新搜集到三十多万字的散佚文字以及近三十万字的附录材料.对这些新发现的散佚文字和附录材料进行编校整理、汇集出版,是学术界多年的期盼.最近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出版发行的<王阳明全集>(新编本),就是这项工程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首次发表了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份重要材料,《手稿》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新马克思主义”者们,竟然把这样一份仍然是片断状态的、没有最后完成的手稿,说成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主要关节点”,“马克思的中心著作”,“给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全部理论的起源和本来的真正含义,提供了完全新的基础”。根据他们对《手稿》的研究,发现青年马克思是最  相似文献   

8.
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85年第2期发表了几篇孙中山的电报和书信,并赋题为"孙逸仙——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家、苏联人民的朋友".其中有3篇致加拉罕的电文或信件是《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等文献著作中均未全文收录的.《远东问题》杂志全文发表的孙中山致加拉罕的电文如下:1923年9月16日阁下对余在新俄国牢固友谊之高度评价,余深  相似文献   

9.
古往今来,人人有生有死。丧葬,作为人生旅途的终点,它和当时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人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丧葬行为不断膻变、发展,留下了漫长而曲折的足迹。当前人们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十分重视,对社会k占有重要地位的丧葬产生很大的兴趣,想对它了解、认识、研究、总结,是十分自然的事。然而对中国丧葬的认识和研究,远没有相类的社会文化现象(如婚姻家庭)那样红火。近些年来,出版了几部有关中国丧葬的著作,令人欣喜,然而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国丧葬史的著作仍是寥…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民职业地位评价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从理论厂来说,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每个人的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事实上,由于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的差别,包括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他们从事的职业是不同的。由于每个人的职业差别或劳动分工不同,不同职业引起的权力大小、收入高低,职业声望好坏也是不一样的,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差别。因此.在社会主义何级阶段卫,仍然存在着非实肝的十平等,不同的职业仍有高低之计。职业地位就是指具体职业中}‘所含有的权力、收入、声望的治训而表现出来的社会地位差利。199;t年底,我们在…  相似文献   

11.
宏博精审 求新务实——评《李渔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李渔逝世三百余年之后,浙江古籍出版社隆重推出《李渔全集》。作为一个文化巨人的“全集”,问世迟了三百年,李渔是不幸的;但经过编辑的艰辛劳动,《李渔全集》把各种遗憾压缩到最小的限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这又是李渔的大幸。明末清初,活跃在江苏、浙江一带的李渔不仅是杰出的戏曲、小说作家,而且兼擅诗、词、文创作,同时又是卓绝的戏曲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此外,他还有史论、诗韵、词韵、对韵等杂著多种。他确实称得上著作等身。早在清朝乾隆时期他的作品就流播海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李渔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他的著作虽有印行,但大多零碎分散,其实百不及一,难窥全豹;有的作品则鲜为人知,给阅读和研究带来了  相似文献   

12.
现代资产阶级学者不仅注意研究帝俄时代的资产阶级历史,而且还注意研究俄国资产阶级早期的历史。如S.巴伦的文章分析了十七——十八世纪上半期俄国商人的形成过程;J.富尔曼的专著考察了十六——十七世纪在俄国的外国企业;D.格里菲思等人的著作分析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商人的地位;V.比尔等人研究了十九世纪俄国资产阶级的形成问题;W.布莱克韦尔等人在研究十八——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专著中用相当的篇幅来论述资产阶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北京古籍出版社不恤亏歉,历时数载,毅然将绝版已百余年、部帙达三百五十万字之北京地方史志名著《光绪顺天府志》一百三十卷,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点校重印行世。非特嘉惠学林,便利读者,为新编北京志及北京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抑且是对发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又一贡献,堪称壮举。其用心与成绩,首应充分肯定。然而,金无足赤,事难尽善,就古籍整理出版角度观之,亦不难发现该书之校点重印工作多有疏失。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把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做得更好,愿就其标点误谬之外再提出五点,并酌为举例说明,以供改进之参考。  相似文献   

14.
1898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讲授心理学和政治伦理学。尽管无人知晓是否存在原始手稿,但当时确实是作了速记,并打印、复制了下来。目前这部集子所首次公诸于世的资料与当初演讲的内容大同小异,正如编者(C.考克)所指出的,凡是熟悉杜威的著述的人都会对这些速记稿的准确性深信不疑。考克还撰写了一个十分出色的导论,探讨了杜威的伦理和社会政治思想的某些一般特征,概括了这些演讲的内容,并使之在杜威全集中占有一席地位。考克说,杜威的著述广泛地涉及了伦理学、元伦理学、人性学说和社会政治哲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研究”有着漫长的历史 ,并在许多国家都获得了它自己的学术地位。因此 ,要求汉学家们证明它的合法性简直就是十恶不赦。面对呈指数增加的大量的关于中国的著作 ,人们很难再批判地看待这些出版物的作者的行动。我对大名鼎鼎的莱顿汉学研究所进行了考察 ,而我所看到的情况十分令人震惊 :皇帝竟没有穿衣服。在我看来 ,汉学家 ,即那些学习过 (现代 -标准的以及古文的 )中文并且阅读了各种有关中国的资料的人 ,其实是伪科学家。所谓“汉学”或“中国研究”的定义就错了 :它是用被关注的对象 ,而不是用对这一对象的观察来定义的。汉学家们研…  相似文献   

16.
近日偶见孙中山先生一九一六年在宁波发表的一篇讲演记录稿。现把这篇散佚在孙中山著作演讲集之外的讲词介绍出来,供研究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思想时参考。《讲词》的内容如下: “今兄弟之最希望于宁波者,在于实行地方自治。盖政治与社会有相互之关系,而政治之良否?必导源于社会。欲社会之进步而实行地方自治,犹如造屋之必先奠基础,地方自治,即为社会之基础。宁波风气之开,在各省之先,将来整顿有方,自可为各省之模范,以地位人材,均具有此项资格也。然欲求自治之有效,第一,在振兴实业:宁波地  相似文献   

17.
一、人生科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探讨人生,这是个千古常新的永恒课题.自人类产生之时代起,就有了人生问题.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圣贤先哲、政要显贵、平民百姓、无不在各自的人生际遇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索着实现美好人生的途径和手段,发出过难以计数的关于人生、命运等问题的感叹和呐喊,撰写或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关于人生的著作和学说.古今中外好多学科的著作是可以统计的,我看唯独关于人生方面的著作,其时间之久远,数量之浩大,程度之深刻,人数之众多,恐怕是难以统计的.科学和学科的产生,是某一领域的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被人们认识、反映和系统化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人类对其自身的生存、发展等问题的探讨和认识越来越深刻和系统,于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便出现了研究和解决人的不同领域,人的活动不同领域问题的有关学科,如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人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用一些古人的观点去论证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论笔墨格法气韵之病》一文中所提观点的科学性。把韩拙的观点作为论点,又用其他人如郭熙、张彦远等人的观点作论据,最终透彻解释笔墨气韵之病,并针对其病提出克服方法,以引导书画爱好者走上正确的学习之路。  相似文献   

19.
书讯     
R.C.所罗门等编:《理解尼采》,牛津大学出版杜,纽约,1988年,共251页本书收集了对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著作的评论文章,这里特别重视怎样去理解尼采和读懂其著作。虽然,他的著作加在一起就是一部不朽杰作,但没有一个主题能将他的各部著作联系在一起——因为尼采充满了新思想和新风格。这本书围绕尼采各部分著作来组织,每篇评论针对其一部著作。书中首先列出了有价值的参考书,这样就使得读者对该哲学家建立起一种印象。文章的作者有许多是当今美国研究尼采的杰出学者,如:F.伯格曼、A.丹托、B.马格努斯、C.米德尔顿等。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以前没有发表过的。  相似文献   

20.
敦煌文献所见变文与变相之关系[俄]孟列夫文杨富学译众所周知,所谓的变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与后来的文学,如戏曲、小说、口头文学等都有着很密切的直接地或间接联系。这些变文的写本初次发现于1900年,随后有不少的研究著作相继发表,逐步证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