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
墨家的"兼爱"思想,既追求社会的正义,也关注个体的权益."兼以易别",以"非儒"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平等思想,衍生出所有权保护意识及权利秩序观念.首先,墨子将天下乱阶之原因归结为"不相爱",深刻地揭示了侵权与犯罪的根源,并强调客观结果与主观动机的统一.其次,墨家所讲的"兼相爱,交相利",迥异于"耻言利"的儒家思想,强调"爱利一体",提倡"交利"的平等权意识,包含了尊重人的财产权和生存权之意,又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发展生产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愿望.最后,作为"兼爱"的消极言说方式,"非攻"以从个人基本权利到国家主权的论证方式,反对侵犯个人权利和国家主权,并揭示两者的同质性,进而勾勒出"自然法"统摄下的从个人权利到国家主权的权利秩序理论. 相似文献
2.
王承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1-17
墨家学说体系的构成 ,主要有治国的“十论”和科学、逻辑三部分。“十论”是学说的精华。由于墨家相信天 (上帝 )和鬼神的真确存在 ,所以将其学说体系自觉地建立在了天意的基础之上。“十论”当中 ,以兼爱为核心 ,其他各论则是兼爱的引申和展开。同时 ,墨家认为天意就是兼爱 ,就是利人 ,就是义 ,就是仁 ,最终用“天下之利” ,填充了政论、科学、逻辑循环的中间区域 ,将三者连为一体。墨家把学说的目的归结为利人 ,而且是利天下大多数的人 ,使得其学说体系在人文理性上的落后和迷信的一面显得相对淡薄 ,而在整体上更多地表现为人民性、合理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启蒙时期,墨家主张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以“非攻”为核心的和平发展思想,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基本利益诉求;在当今时代,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对于构建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社会民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由我国提出的倡导国际间的和平共处、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构想也具有极强的思想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李晓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9-15
对先秦墨家学说及其与儒家礼治学说的学术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系统解析,认为墨家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儒家礼治学说的畸形变种,是对儒家礼治学说的一种理论反动,其学术进步性并没有现代某些学者所认定的那么夸张。 相似文献
5.
刘清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3):59-65
墨家兼爱观在强调“不可坑人害人,应该爱人助人”的正当原则,主张“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平等观念,提倡“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民主意识等方面,具有儒家仁爱观难以比拟的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克服当代西方权利、平等观念的某些缺陷。因此,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展开中国现代文化理念的创造性研究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从作为“民间小宗教”的墨家那里汲取可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李光辉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4,33(1):64-67
战国初期,墨家从社会下层民众的角度出发,描绘了一幅以“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为核心的和谐社会蓝图。围绕“兼爱”这一精神内核,墨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来阐述其和谐思想。重新发掘墨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光辉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战国初期,墨家从社会下层民众的角度出发,描绘了一幅以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为核心的和谐社会蓝图。围绕兼爱这一精神内核,墨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来阐述其和谐思想。重新发掘墨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墨家的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它曾经和儒学一起,一同并为达贵显学,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墨学的繁衍传承没有像其他诸子学说那样的款款绵延,但是,其"墨子精神"依然在不同的时代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无论何时墨学总有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究,也总能发掘出许多新的理论点,其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思想就是一个墨学新探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李光辉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67
战国初期,墨家从社会下层民众的角度出发,描绘了一幅以"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为核心的和谐社会蓝图。围绕"兼爱"这一精神内核,墨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来阐述其和谐思想。重新发掘墨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传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5):27
墨学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其学说是包含经济、政治、伦理、教育、哲学、逻辑学、军事、科学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从战国到秦汉年间,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思想主要贯穿于《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十篇论述中,其中蕴涵着墨子改革社会政治、建立由"贤良之士"主政的"爱利百姓"之和谐社会理想。儒家和墨家一样,也是致力于"经世济民",但其治世的依据原则和践行 相似文献
1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清代乾嘉以来,墨学逐渐走上复兴之路。民国时期,墨子及其学说,尤其是兼爱一义成为学者热衷议论的话题。在这一时期,对于兼爱的各种讨论基本上以回应孟子的批评为出发点:学者或突出墨家对孝的重视,力证兼爱与无父这一标签没有关联;或将兼爱视为批判专制和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或继承孟子的立场,对兼爱予以猛烈抨击。此外,个别学者在赞同孟子批评的基础上将批判的矛头着重指向了墨家后学。通过这些梳理和论述,我们可以把握民国学者对儒家、儒学及对儒墨关系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2.
13.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新近面世的清华简(捌)《治邦之道》,整理与研究者均认为合于墨家思想。细绎该篇简文,治邦之道这一题旨力斥治国在命的观念,既印证《墨子》一书《非命》篇的非命强国论,也符合《七患》等篇所述忧患意识及国家治理的切实问题。《治邦之道》主张兼利而爱,胪列节用之法,吻合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治道,与倍人、节葬、反质诸说同符合契。其倡导冲决血缘贵贱的使贤、用能之法,倚重才能经验为任贤标准,设计官员考核方法程式,亦匹配《尚贤》篇异于儒家举贤的贤能政治理念。《治邦之道》确为深富墨学特征的珍稀文献,亦不啻探寻儒墨辨异的崭新门径。 相似文献
14.
王思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3):31-33
墨家思想蕴涵着积极而深刻的社会与学术价值,其由衰而兴的历史演变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墨家思想的人民性是其价值的突出表现,它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去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体现了墨家的基本精神.另外,墨家关于爱和平、交相利、重科学、重逻辑等思想因素,也是我们今天所大力提倡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哲学体用不二的特征,使先秦诸子的生活实践彰显了各自的政治理念与哲学思想.墨家哲学分有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这一文化精髓,以义为核心并统摄起其整个哲学体系.对思想学说的“述而作”立场、学派独创的钜子组织制度以及贯彻了其文教精神的生活方式,既为墨家哲学的社会实践,亦是其思想实验.以此入手,探讨其生活哲学的以行践义和政治哲学的舍生取义,可以进而了解墨家哲学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墨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邦凡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21-26
墨家的尚贤治国论、崇尚节俭的政治道德观念、以兼爱为本的政治伦理与政治管理理念对当今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有借鉴意义;墨子社会管理思想对维系社会安定有特殊作用;墨家经济思想与方法可以发展成一门新兴经济学——新墨家经济学;墨家军事国防思想和兼爱思想具有国际性价值;墨家伦理思想对重建今日中国公民道德具有重要作用;墨家社会思想具有实现社会本位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沈绍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本文通过对墨子“兼相爱”与“交相利”思想的讨论 ,阐明墨子在社会大动荡时期 ,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言人 ,有对社会稳定的企盼 (兼爱 )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欲望 (贵利 )的双重要求。“相爱”不过是“相利”的手段 ,“兼相爱”的实质是“交相利” ,所以其兼爱的精神境界并非是很高尚的 相似文献
18.
李贽思想的组成是多元的,传统儒、墨、道、法等家思想都是其思想的来源,而墨家思想是其重要的来源之一.我们认为,李贽极力推崇墨子学说,其思想中部分吸收了墨家兼爱、尚贤、尚同、强力进取、节用等学说.进而提出了其人道之爱、男女平等、个性自由、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及重商等思想,所以墨家思想对李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孟庆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112-121
在近代墨学复兴的脉络中,鲁迅肯定了墨家的实干、牺牲精神,形容以“中国的脊梁”,已成定论。然而在《非攻》中,虚构与想象集矢于公输般等次要人物,作者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完成了理想三人组的情节模型。小说采取“寓抑于扬”的手法,将墨家思想的缺陷逐层予以显影。淋雨的墨翟,遂成为鲁迅为一切前驱者命运所造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浅论墨子思想的人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非乐”等主张 ,真正代表了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 ,反映了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墨子的这一思想是有利于社会民生的 ,是具有极大的人民性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