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首先揭示出《墨经》中有关科学的内容,包括力学、光学和数学;后着重探讨了墨家思想存在科学之维的原因,从社会历史背景、内在逻辑以及方法论三方面作了说明,从而对墨家思想的科学之维何以可能的问题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2.
《墨经》是后期墨家的集体著述。后期墨家继承了墨子学说的精华,抛弃了墨子关于天志、神、鬼的思想,注重实践经验,重视吸取和总结各方面的成果,成为战国时代的“显学”。墨家“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墨经》一书反映了后期墨家是如何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唯心主义成份,怎样以当时的科学成就来建立唯物主义宇宙观  相似文献   

3.
《墨经》收于《墨子》,是战国后期墨家学派的重要著述,它不仅在数学、光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在科学方法论和逻辑学方面也是我国古代的登峰之作,其中所洋溢的科学精神和闪烁的深刻见地,值得后人再三回味,更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本文仅就研读其中关于“法”的某些论述,谈几点感受;所述扩及《墨子》的其他篇章,但重点在《墨经》中有关“法”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墨语》诸篇大体上反映了墨家后学的观念。与《明鬼》等篇相较,《墨语》对于鬼神之有无及其明知与否的问题在观点与论证方式上作了较大的转变或演进:对于"鬼神之有",《墨语》主要是通过对儒者的驳斥来展现和维护的;对于"鬼神之明知",墨氏后学则充满了怀疑;《墨语》对"厚葬"的观念几乎未作批评,这与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行为是一致的;墨家后学之鬼神观在目的上更加突出生人之利,在内容上则着重以"健康"作为祭祀及为义活动的意义所在。墨氏后学从对于魂魄实体的关注转而对肉体的健康产生深度的忧虑,这很可能受到阴阳哲学的"生命"观的严重影响。墨术废而不传,当与墨家后学鬼神观有较大关联。  相似文献   

5.
《墨经》四篇的编制体例是近代治墨者探讨的重点。学者们通过考辨,对《墨经》旁行体的解释、对其原始本的面貌及其由连文直写到旁行、再到连文直行体的沿革诸问题,均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而且发现《经说》之牒字即为牒经标题。通过这些研究,不仅把以往不可解读的《墨经》整理得基本可读了,而且弄清了近代流行本中的多种舛误及造成舛误的原因。同时,牒字体例的发现,也是《墨经》校勘的一大突破。总之,《墨经》编制问题的解决,对近代治墨者完成校勘、校注任务,起了不小促进作用,对该文本的整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墨子》前七篇的作者,今人多倾向于它们是墨家后学所作。本文认为《墨子》前七篇基本为墨子自著,它就是学术史上向来没有落实的所谓"墨经"。这对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墨家学派的本来面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墨经》辩、名、辞、说、知等逻辑与认知范畴,解释墨家的逻辑学和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墨家"实"的含义,历来讨论不多。重新解读众说纷纭的《墨经》"实,荣也"句,证得墨家之"实"具有可经验的内涵。以"荣"字的词源学探究为中心新解《经上》文的含义为:"实"就在"荣"之中,从"荣"中自可求得"实",且只能从"荣"中求得"实",由此强调"荣实一致"。以儒墨之别为视角新释《经说上》文为:荣就像一个人志气(神情容貌和言行举止)呈现出来的样子,他人以此了解到的自己就如同真实的自己,不像一个人用金声玉服(隆重的排场和华丽的服饰)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名不副实,与真实的自己并不相同。总之,以"荣"解"实"是理解墨者"实"义的一个特别视角;"荣"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可经验的、具有标示意义的显著特征/根本特性;以"荣"解"实",就是要凸显和强调"实"的可经验性,由此贯彻墨家一贯奉行的经验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9.
《墨经》的“名”并不是传统所理解的“概念” ,而是一种用以标记、指称客观事物的语词符号。在《墨经》中 ,后期墨家深刻揭示了“名”的符号性质及其功能 ,提出了名的分类理论 ,具体讨论了名与实的关系以及名与名之间的关系 ,深入阐发了使用名称的原则和方法。因此 ,《墨经》的名学实质上是一种关于语词符号的符号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新近面世的清华简(捌)《治邦之道》,整理与研究者均认为合于墨家思想。细绎该篇简文,"治邦之道"这一题旨力斥治国"在命"的观念,既印证《墨子》一书《非命》篇的非命强国论,也符合《七患》等篇所述忧患意识及国家治理的切实问题。《治邦之道》主张"兼利而爱",胪列节用之法,吻合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治道,与倍人、节葬、反质诸说同符合契。其倡导冲决血缘贵贱的"使贤、用能"之法,倚重才能经验为任贤标准,设计官员考核方法程式,亦匹配《尚贤》篇异于儒家"举贤"的贤能政治理念。《治邦之道》确为深富墨学特征的珍稀文献,亦不啻探寻儒墨辨异的崭新门径。  相似文献   

11.
《墨经》(连同《大取》、《小取》)是后期墨家著作的汇集,约成书于战国末期。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不仅包含有许多自然科学知识,而且是一部战斗性较强的哲学著作。后期墨家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继承了墨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并在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朴素辩证法思想。后期墨家的朴素辩证法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和朴素唯物主义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并且涉  相似文献   

12.
故:所得而后成也。——经上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若见之成见。——经说上上面所引的两条,是《经》的第一条和《经说》的第一条。这两条是后期墨家宇宙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贯串《墨经》全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3.
林琴南发表武侠题材文言短篇系列小说《技击余闻》后,钱基博仿其体例,撰写《技击余闻补》,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钱基博仿写有"文人争名"之嫌,文章认为钱主观上是"逞强好胜",客观上"补其阙略",钱林之争反映了古代文人固执性格的趋同与对立。  相似文献   

14.
儒墨两家都言必称《诗》《书》,但《诗》《书》在墨家更多是可以证成自家学说的历史、故事,墨家在援引的同时有意进行改编、拼接。墨家尧舜禅让的故事就是对《尧典》的改编。儒墨两家都讲禅让,儒家侧重于"死而禅",而墨家强调"生而让"。顾颉刚对儒家"唐虞禅"叙述的质疑,是因为不明儒墨两家禅让故事的区别,其认为《尧典》是墨家禅让说影响下的产物,也是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5.
在桐城派研究中,有关姚椿的研究始终较为沉寂。作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姚椿不仅长于创作,还操持选政,综辑清文,积半生之力编成《国朝文录》。《国朝文录》以文体为次,承祧整合《湖海文传》与《古文辞类篹》之体例。选文以"明道"为先、"考古有得"为附;强调"纪事",要求文章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讲求"辞章之美"。此选对保存一代文献、传播桐城义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一统思想是司马迁撰写《史记》所着力宣扬的一种思想。《史记》的编撰从体例到断限都蕴含了大一统之义;《史记》通篇内容对自黄帝以来中国大一统政治进行了颂扬;司马迁夷夏一统和以夏统夷的民族观蕴含了大一统之义;司马迁还希望通过“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来完成学术思想的大统一。  相似文献   

17.
吴任臣为清初著名学者,治学广泛,著述等身,《山海经广注》是其早年撰写的一部关于训诂学、地理学方面的考据类著作。吴书的考证工作直接开启了清代乾嘉学者"《山海经》考据热"的学术传统,在明清时期《山海经》研究的学术谱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本文就该书之编撰体例、学术特点、流布情况及其影响进行探究,旨在揭露其在明清学术转型视野下所体现出的深层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成书于公元4世纪下半叶的后期墨家著作《墨经》,总结了中国古代科学思维和言词交际的方法、形式和规律,提出了颇为完整系统的逻辑学说。它不仅包含普通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理论,也包含丰富的辩证逻辑思想因素。《墨经》分析了“名”即概念范畴的性质、作用和种类,用定义、划分等方法,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概念范畴体系。《墨经》总结了“说”即推理论证的实质、原理和各种方法技巧,为古代科学思维和百家争鸣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具。《墨经》提出了“同异交得”即矛盾双方同时把握的辩证思维方法,引导古代思维产出重要科学成果。《墨经》的逻辑成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端、实、故、宇、久(宙)是《墨经》自然观的重要范畴,也是构成《墨经》自然观体系的基石。这些范畴涉及始基论、物质论、因果论、时空论诸问题。本文拟通过探讨这些范畴,揭示《墨经》自然观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化史视野中的《春秋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作为孔子一生事业之象征,《春秋经》产生于华夏古典文明第一次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从体例与形式、取材与内容、大义与微言等方面观照,这部以编年史形式出现的儒学经典,与现代学科系统中的文化史,有诸多相通之处。《春秋》一书于后世之历史影响,是这部经典之作精神文化价值的深切体现。文化史视野中的《春秋经》的现代诠释,对于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史的撰写,亦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