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汉民从事毛泽东诗词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作者为自己的研究工作确定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审美的角度”。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毛泽东诗词?这自然是一个新的重要理论课题。作者在《毛泽东诗词十美》(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一书中将毛泽东诗词概括为“十美”:“人格美”——研究诗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史诗美”——研究毛泽东诗词在反映现实、把握历史方面显出的审美刨作原则;“崇高美”——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主导的艺术风格;“神韵美”、“绘画美”、“含蓄美”、“典雅美”、“晓畅美”——具体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不同的美学特征,而“章法美”、“音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诗词的审美视角已有众多文艺评论家进行过论述,一般认为是一种伟大的崇高美。这种归纳与论定不无道理,但细细品味,尚有不足之处,毛泽东诗词的最显著的特点应该是壮美。简而言之,所谓壮美,就是一种富有力量和生机的美;是一种动态美,而不是一种静态美。这一概括与论定,比之崇高美更接近毛泽东诗词的本质特点。崇高美,其抽象性多一些,而壮美则更具形象性。毛泽东诗词不是产生  相似文献   

3.
人们都喜爱瞻仰古代的建筑遗迹,参观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性建筑,在对它们进行的审美活动中,常常伴随着精神的振奋,力量的焕发,这些都是建筑的崇高——伟大的艺术美对我们的激励。 崇高是美学中很重要的概念,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审美主体的精神境界。它是以力量的气势取胜的美;是与时代和社会密切联系着的美;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显性的崇高,往往是景物宏阔空间、巍峨体态的显现,自然性、具象性、直觉性是它的特征;隐性的崇高.即内在的崇高。毛泽东把崇高的外在形态引入内在主体,由自然性崇高导向社会性崇高,以展示主体的斗争性的崇高美,社会性、抽象性、意识性是它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杨洲 《社会科学论坛》2005,(2):41-43,34
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空前的独创品格。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形象记录,在写作背景与主题上,有忧患、有战争与行军的艰苦、有国际形势压力下的思索有对浩渺历史时空的感受.无论在何种背景与形势下,作者的诗词总是洋溢着积极进取与斗争超越的自信、自豪及革命乐观主义,这就使他的诗词在整体境界上形成崇高、壮丽、乐观、明快的美学风格,给人以巨大的震撼与感染。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空前的独创品格.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形象记录,在写作背景与主题上,有忧患、有战争与行军的艰苦、有国际形势压力下的思索、有对浩渺历史时空的感受,无论在何种背景与形势下,作者的诗词总是洋溢着积极进取与斗争超越的自信、自豪及革命乐观主义,这就使他的诗词在整体境界上形成崇高、壮丽、乐观、明快的美学风格,给人以巨大的震撼与感染.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的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发展。毛泽东关于文艺美学的论述,包括美论,是其美学思想的主体或核心部分,它最集中地体现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本文试就毛泽东美学思想的一个本体构成,即典型美、崇高美、理想美,作一专题性探讨。从艺术规律看典型美典型、典型化,是文艺审美创造的一个基本规律和美学原则。毛泽东非常重视艺术典型的典型化规律,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概括:“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而更带普遍性。”“例如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在中国独创性的运用和发展;是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艺术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我们中华民族先进的审美意识和群众的审美需要在理论形态上的集中表现。毛泽东美学思想,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学艺术发展,都起了有力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在他的许多关于文化宣传,文艺问题的论著、演说、通信、谈话、诗词里涉及到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各方面,对美的本质、美的形态、审美感受、审美意识和作为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银幕上出现了一批灿若星河的革命历史巨片,诸如《开天辟地》、《开国大典》、《大决战》、《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百色起义》等。这种巨片的创作趋势,方兴未艾,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空前盛典。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创作上的巨大突破,表现在对革命斗争中的领袖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上,编导者把思想和艺术的聚光点——崇高,做为影片的审美取向而孜孜以求。 崇高是美的基本范畴之一,是美的一种形态。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崇高是一种由人的审美感多种多样地反映出来的客观世界的审美属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吸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文艺为抗战的工农兵群众服务的革命文艺发展目的,从反映工农兵群众的情感体验、坚持积极的健康的审美趣味、源于生活美又超越生活美的视角对文艺审美情感、文艺审美趣味和文艺审美理想进行了阐释,构建起毛泽东文艺审美思想的体系。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文艺审美思想,对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崇高”是一种重要的美的范畴。与中国美学较少直接论述“崇高”美不同,从朗吉弩斯、艾迪生、荷迦兹、博克、温克尔曼、康德,到席勒、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尼采、利奥塔,西方美学论“崇高”形成了一个强大而丰富的传统。本文对此细加辨析与整合,并在与“壮美”差异的比较中,揭示“崇高”是现实生活中具有巨大的、积极的肯定性价值的,能体现无限、唤起无限想象的,与审美主体处于一种矛盾、对立、冲突状态的,适合引起包含着痛苦、恐惧、震撼、敬畏和仰慕的乐感对象,对人们重新准确认识“崇高”的美学内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毛泽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着他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颗奇异瑰宝,是中化民族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认真研究和探讨毛泽东诗词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毛泽东的博大胸襟和美好情操,加深扩大领会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涵,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发现和创造美的生活、美的自然和美的艺术,都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崇高,是一种庄严、伟岸的美,一种能壮人胸怀、催人奋发的至刚至阳之美。毛泽东的诗词,豪爽雄浑,大气磅礴,既有横贯古今的巨大思想蕴含,又有跨越时空的丰富表现形式,崇高之美撼人心魄,能时刻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伟大的目标而沸腾热血,昂首前行。毛泽东的诗词总在对祖国神奇山水的动人描画中慷慨激昂地抒发热切的报国情怀和改天换地的凌云壮志。从对“漫山红遍,层林层染”湘江秋色的醉人描绘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尽情礼赞,从“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大江东去、一泻千里的壮阔气势到“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建设宏图,从“分外…  相似文献   

14.
欣赏过毛泽东诗词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被山、梅、雪、杨柳等意象所含蕴的崇高美感染 ,但这种崇高美再深度咀嚼便会流淌出艰涩的悲壮意味。所以 ,毛泽东的诗词并非崇高美的单质 ,而是他丰富博大的情感世界中悲剧美和崇高美的艺术复合体。山的外形让人产生厚重感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温厚沉稳、包容谦善的人格期向一致 ,滋生了与周围空间突兀的沉闷、古板的气氛 ,在人的心理上造成忍辱负重的巨大沉重感。山从基底向上攀援渐向尖细的顶端延伸 ,产生出一种类似箭头前进的运动效果 :一方面搅乱了周围平衡的云气 ,一方面又是对苍穹威仪的挑战 ,在争雄的…  相似文献   

15.
国内毛泽东诗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思敏 《学术研究》2002,(5):126-131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哲学家、军事家 ,还是独树一帜的伟大诗人。他的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雄健的风格、崇高的美感而受到世人瞩目。到目前为止 ,据不完全统计 ,毛泽东诗词的国内版本已有300余种 ,包括汉文本、少数民族文本、外文本、对照文本以及手迹本、字帖本、谱曲本等 ,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毛主席诗词》37首、《毛泽东诗词选》正副编50首 ,以及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正副编67首影响最大。毛泽东诗词各种版本的出版 ,既使毛泽东诗词辉映于诗…  相似文献   

16.
从康德到黑格尔,"崇高"在美学乃至整个哲学沿革中的境遇牵系着人的境遇.无论是康德、席勒还是谢林,都是把"崇高"与"美"(优美)作为审美判断或美感直观的两个性态有别的维度提出的;黑格尔依然沿用了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但他只是把它置于"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唯一被认可的审美维度下,赋予它以阐释"艺术前的艺术"的使命.美学在康德、谢林、黑格尔那里都只是价值祈向隐然可辨的哲学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美"和"崇高"的价值在怎样的分际上被确认取决于不同哲学体系的价值重心.一如悲剧的衰微,"崇高"违别我们已经够久了."美"正渐次沦落为当年叔本华所鄙弃的那种"媚美",与"告别崇高"的轻佻呼叫相唱和的是熹音湛湎中的人们的泛艺术嬉戏.然而,文化危机的消息毕竟早就报告着某种可能的运会,它在警示人们作必要的人文自审时也提撕人的审美心灵再度唤起那富于悲情的"崇高"的一维.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艺创作的标准,毛泽东是主张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的,但他自己的诗词创作却更注重"诗意",即诗词的艺术性。毛泽东诗词大都善于处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能够做到情景交融,大小相通,古今映衬,构成富有魅力的诗歌境界,具有沁人心脾的审美效果。在审美倾向上,毛泽东诗词也有不如人意之处,这表现在一些作品在雄视千古的同时,止于"今胜昔"的陶醉,而较少对已有成就的审视和对不足之处的自省。就语言的角度说,毛泽东诗词所提供的主要是古典美,而不是现代美。  相似文献   

18.
“阳刚之美”和“崇高”的系统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阳刚之美"和西方美学中的"崇高"这两个范畴,朱光潜先生在他早年写的《文艺心理学》中就曾指出:"Sublme(按通常译为'崇高')是最上品的刚性美,它在中文中没有恰当的译名,'雄浑'、'劲健'、'伟大'、'崇高'、'庄严'诸词都只能得其片面的意义."这是说得很深刻的,就是说,"阳刚之美"和"崇高"并不是可以互易的美学范畴,但是两者又具有共同性.如何对这两者加以辨析呢?  相似文献   

19.
一百四十余万字的新闻摄影美学专著《崇高美的历史再现》(下简称《崇高美》)的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填补了中国解放区新闻摄影审美风格形态学研究的空白,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是中国新闻摄影美学理论界的一件值得庆贺的盛事.正如著者在书中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群众被最广泛地发动起来,组织起来的,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坚决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实行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人民战争.这种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所显现的无比雄伟壮观和无比丰富多姿的崇高美不仅表现于深刻的历史意蕴,而且凝注在丰富的审美形态之中.著者对于这种历史崇高美的把握体现在多视角多层面的理论概括和审美感悟之上的深层理性谛视.这种鲜明的理论特色,显示了填补中国解放区新闻摄影乃至中国新闻摄影美学理论空白的创造价值.《崇高美》著者将自己理论思维的触角,一端深深地扎进了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画学理论的故土泉眼里,另一端则远远地插进了西方当代审美心理学  相似文献   

20.
<正>毛泽东的诗词艺术,同他的整个辉煌业绩一样彪炳史册,光耀千秋。作为伟大的革命史诗,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放射出的奇光异彩是绝无仅有的,无与伦比的。其浪漫诗心、磅礴诗风和崇高诗美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和深邃的思想启迪。从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美来看,其美感形态主要表现为浑涵美、飞动美和冲激美,分别从幅度、韵度(动态)和力度三个方面展示出大的美、动的美和力的美。本文对此试作专题性探讨。 一、浑涵美 先看浑涵美。浑涵美即指恢宏深远、横放雄肆、包诸所有、涵摄无限的美,其浑茫感、深邃感、悠渺感极强。我国古典美学有以大为美的传统意识,庄子赞赏“挥斥八极”(《庄子·田子方》),追求“大美”(《庄子·知北游》,其为文纵横捭阖,汪洋恣肆。司马相如标举“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其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