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郑隆斤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17-20
以数学方法论产生的历史事实,它形成的体系以及它与数学教育的紧密联系,论述教学方法论是哲学方法论与数学交叉的数学教育分支。 相似文献
2.
当前形势下,由于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以各种方式凸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反腐倡廉建设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更主要的是一种变革世界的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理论指导。在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腐倡廉全面升级的关键时期,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荣英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9
以实践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为主导的西方哲学方法论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但这种区别并不意味着后者对前者就无足轻重或原本就是相互抵触的。西方哲学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诸多方面不仅增添了适合于目前时代特征的新方法、新范式、新思维,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论开辟了所不曾有的、未充分展开的新的自我生成之域,在方法论上创造性地构建了总体适应后现代社会发展之时代精神要求的新理念、新原则。因而,完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论上的革命性变革与西方哲学方法论的近现代转型,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同步性与共通性,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同向建构大大高于它们的异质背反,这无疑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田玉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
采用史学分析方法全面探讨了数学猜想的界定、特点、教育意义及解决方法,揭示了数学猜想的方法论意义,其体现在不仅是推动数学理论发展的强大动力、创造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科学方法论研究的丰富源泉。 相似文献
5.
语境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郭贵春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3(3):1-6
语境分析作为语境论的最核心的研究方法,是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的集合.随着物理测量的日益系统化和科学理论越来越远离经验的发展,它作为理论解释的特定分析方法便在科学说明中具有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该文从语境分析与研究方法、语境分析与测量以及语境分析与理论诠释三个方面对语境分析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具体论述,指出语境分析是求解科学理论难题的一个可选择的视角、基底、方式和结构.这对于透视不同层面的科学操作之间的一致性,合理地理解科学运动和理论演变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田耕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老子的“道”不是实体,而是创生万物的功能过程;老子设“道”,是为了展示“道”创生宇宙万物的方法。“无为而不为”是自然主义的方法,是“道”发挥创生功能的唯一方式。作为过程的“道”,实质上只是个无目的的而合规律、合规律而合目的的逻辑程式,它昭示的方法论思想是:必须以合规律求合目的;必须以无目的求合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有为”与“无为”的性质都是二重的,二者是既相对待而又互补的方法。老子对人生智慧的最大启示,就在于提出了“顺其自然”的自然主义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何辉斌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4-29
胡适一生自觉地推行西化的方法论,特别是进化论和实验主义,引起了中国学术的现代化转型,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但这样的方法在世界舞台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容易破坏中国文化内部的生态平衡,往往让西方文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得出他强我弱的结论,不容易深度发掘中国文化现代价值。他的这种做法,用严复的观点来说,就是把马蹄装在牛身上,既不能日行千里,又失去了耕田的能力。当然胡适也试过折衷主义和中国文化本位,但这不是他的方法论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具有普世性,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容置疑。当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一项重大决策,它所蕴含的方法论对推进我国的反腐倡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池瑜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3):41-44
滕固是我国现代重要的美术史家和艺术理论家 ,他在美术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特别重视美术史的研究方法问题 ,将西方影响较大的“风格演变”或“风格发展”概念介绍到中国美术史学界 相似文献
10.
刘周全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6):47-51
近代科学方法论使传统哲学变成科学,只有科学方法论才能诠释近代哲学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同时它 也是解决近代哲学认识论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上述三方面现代意义的说明,使我们懂得近代以认识论为主的哲学转 变到现代以科学方法论为主的哲学的渊源,从而揭示科学方法论在解决哲学问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为未来哲学的 发展指明了方向。哲学研究必须依重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出自于人们对理论的需要,而形成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体系的内在根据是电磁场的客观规律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2.
王能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5):542-545
邓小平哲学既是实践哲学,又是凝聚着邓小平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的科学的方法论,是认识社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邓小平社会认识方法论所蕴涵的具体性、系统性、客观性、辩证性和自觉性等社会认识论理论品格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认识、实现社会发展合理性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王能东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4,17(5):542-545
邓小平哲学既是实践哲学,又是凝聚着邓小平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的科学的方法论,是认识社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邓小平社会认识方法论所蕴涵的具体性、系统性、客观性、辩证性和自觉性等社会认识论理论品格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认识、实现社会发展合理性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王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21-2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关于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伟大构想,这是一个富有天才的创造."一国两制"构想是立足国际国内现实情况提出来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原理,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重温"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科学内涵和形成历程,深入理解和把握其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于我们回顾历史尤其是展望未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以各种方式凸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本质与规律的揭示,马克思研究理论是为了指导人类变革现实,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的本质与规律是为指导无产阶级认清自身的历史地位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合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更主要的是一种变革世界的方法。在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反腐倡廉全面升级的关键时期,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具有一定的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16.
裴萱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7):166-173
空间美学的生成源自主体对空间的感性经验和诗性思维的融合,其话语内涵则凸显于主体从"身体"到"距离"的空间审美经验之中,成为从空间元素、空间理论、空间现象以及空间存在等方面来进行美学理论延展的知识话语。空间美学具有两个维度的知识谱系:第一,是以"向内转"的视角审视主体精神维度的空间审美经验、美感体验,以及空间的想象性与审美性特征;第二,是以"向外转"的视角将空间美学纳入空间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场域之中,以学科互涉的方式探究空间美学的文化意义。这也正是走出了一条从"美学自律"、"美学伦理"到"美学批判"、"美学意识形态"的理论谱系。空间美学作为空间"人化"的美学话语,直接依附于主体的空间意识,并且延展到相关的文学、艺术审美活动领域中,"形而下"实践色彩更加浓厚。这对传统本质论和认识论美学的研究方法产生冲击,从而建构起全新的"体验——同情——反思"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王立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5):507-513
西方后现代法学在对现代法学解构的基础上倡导法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后现代法学要求人们在解释法律时从多元化视角出发,考查规范的语义,关注规范及个案的语境,追求新的实用主义分析。这给海商法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参考,但在海商法研究中,应当注意这些方法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李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26-28
言与意是对立统一的。言与意的统一是指言可以表达意,言与意具有一致性和关联性;言与意的对立是指言与意具有不一致性和矛盾性。但是言与意的统一与对立两方面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密不可分的,是一种客观必然,利用言与意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经学发展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其一,通过“言”理解“意”,是经学家注释经典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手段,任... 相似文献
19.
魏屹东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
适应性是主体适应其环境的特性,是物理演化系统和生物演化系统的本质属性,反映在认知上就是适应性表征。适应性表征也因此成为知识显现的方式和创造的核心,具有协调性、匹配性、互补性、模拟性和类比性,其表现方式有直接具象表征、间接具象表征、直接抽象表征和间接抽象表征,分别对应于经验主义、建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实在论。适应性表征的实现是通过科学理论核心概念的变化、定律的凝练、理论的更替、模型推理和世界观的改变展开的,具有经验上的适当性。这种经验适当性不仅是感知层次的体验,更是一种认知模式。在认知意义上,经验也是基于心理模型的,心理建模的路径有思想语言、心理表象、心理命题、思想实验和心理模拟推理。这种基于心理建模的适应性表征为科学认知和科学发现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人的问题是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人性是法学研究的永恒对象。法律存在于人类社会,法律是为规制人的社会生活而诞生的,法律的精神和法律的实践也全方位地映射人性的内涵。人具有自然性,也具有社会性,法律关注和表达人性的这两个基本层面。不同的法律学科侧重于人性内涵的某个方面,以此作为本学科的基本人性假设。人性假设不仅仅是理论的前提预设、根系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同样也影响法律实践、对法律制度进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