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问题与水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本,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和与水相关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近,江泽民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上强调指出,从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全党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水问题的认识。中国水问题的基本内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发展都构成别人发展的条件。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世界经济经历了长期的繁荣和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特别是亚洲经济奇迹,构成了这一繁荣的基础。近年来,世界财富的分配起于两极,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当大多数人的购买能力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对宁夏一个回族村的追踪调查,以确凿的事实描述了该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穷到富的深刻变化,阐述了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如何在家庭经营的条件下和市场条件的作用下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开发利用,并对家庭经营的各种类型及其内在的运行机制以及发展的动因、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以家庭为本位的经营体制,既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理性,也完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理性,是“有利于市场制度的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赵亮 《兰州学刊》2007,(8):183-185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西属菲律宾时期的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奉行"以华养菲"的华侨政策,一方面需要华侨华人为其服务,一方面又对其加以防范、限制,有时甚至实行对华侨华人进行赤裸裸地驱逐和屠杀的"反华排华"政策.这一时期,西班牙殖民者"以华养菲"政策和态度经历了一个先扬后抑的历史轨迹,对旅菲华侨、菲律宾社会以及对以后各西方和东南亚国家的华侨政策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泰国是东盟的成员国之一,在东南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与泰国相交由来以久。据查证,在素可泰王国建立之前,中国人早已往来于泰国,其中一部分人定居在泰国。这便是华侨在泰国立足的开始。经历了长期“朝贡贸易”之后,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进入了近现代时期,仅就此谈谈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泰国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有所不同,这与华侨在当地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泰国的主要民族———泰族是从中国本土南迁到泰国的种族,而泰国的华侨也主要是出身于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  相似文献   

5.
美国贝卡罗恩大学和中国预防医学院在中国连续十年搞了一个中国人口、经济和营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稳定地处于中间位置的人的数目持续降低的。到八九年、九一年的时候,持续处于中间位置的人,只占原来的80%。九一年、九三年,下降到原来的76%;另外24%的人,要么变富了,要么变穷了。八九到九三年的比重是83%,九三年到九八年,比重为78%,九八年到--零零一年,比重已经下降到76%。也就是说十年以内,稳定地处于中间阶层的人口比例下降了5%。这5%的人要么往上走,要么往下走;而往下走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6.
华侨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首先从海外华侨中组织发动起来的,广大华侨积极地参加和大力地支援了这次革命斗争。正如孙中山说:“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有功革命”。这就深刻地揭示了这次革命的特点,高度地评价了华侨对辛亥革命的伟大贡献。 (一)华侨参加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人数众多,遍及五洲,大部分都是劳动人民,在海外谋生有着悠久的历史。 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腐败无能的清王朝,从奉行“闭关锁国”到“宁赠友邦,毋予家奴”的卖国投降政策。对海外华侨悲惨的处  相似文献   

7.
“穷养儿,富养女”是一句颇有争议的老话。旧时的“穷养儿”,是指穷人家最好能生养儿子,因为男孩子皮实,能吃苦,能干活,能养家。富人家最好能生养女儿,因为女孩子娇贵,像柔弱的花草,需要精心侍弄和浇灌。这句话演变到今天,含义与当初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国家软实力的形成主要是一国主动的政治行为的结果,而华侨华人软实力的形成是基于华人的文化行为自然产生的。在东亚汉文化圈内,华人社会经历了从文化边缘走向文化中心,最终形成华侨华人文化并成为文化主体的过程;在东亚汉文化圈的内外交流过程中,华人社会文化经历了从古代影响主流文化的早夭到近代文化优势地位的初步形成,出现软实力的萌芽,再到当代华侨华人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文教育发展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华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兴而衰、由衰而盛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美国华侨华人历史的写照。最早的华文教育,是以侨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但随着美国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侨民教育逐渐过渡到华文教育,华文教育发展成为族裔传统的文化和语言教育。而今后华文教育唯争取认可,融入主流教育之中,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解放前我国认真研究南洋及华侨问题,并且卓有成绩的,刘士木先生要算是其中的第一个了。他不仅是我国南洋研究的首倡者,前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的创办人,同时也是发展华侨教育,推进华侨事业的活动家。1889年,他出生于广东兴宁的一个农民家庭。14岁那年,只身来到广州,就读于黄埔陆军小学;不久到了南洋,在苏门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上的转型期。近百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经历了一个由旧学到新学,由渐变到兴盛,又从兴盛到衰微,从衰微到重新振兴繁荣的曲折漫长的道路。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十分深刻的教训。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经过历史的磨难和考验,改革开放后,在思想和认识上更加自觉和成熟,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化,满怀信心地迎接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留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留学生李喜所孙中山一生,比较注重的社会力量有华侨、会党、新军和留学生。其中,有些华侨来自留学生,不少新军军官,也由留学生充任,总起来看,留学生在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从1894年成立兴中会算起,在孙中山30多年的...  相似文献   

13.
一所谓华侨经济,是指移居中国境外、但仍保留着中国国籍的侨民在海外和从海外转移到国内所经营的一切经济事业.其中侨居国所经营的经济事业,是华侨经济的最主要部份.如果从所有制关系来说,华侨经济也有多种多样的经济形式,如华侨个体经济、小业主经济、小商小贩、资本主义经济等等.如果从经营方式来看,华侨经济则包括华侨个体经营、独资经营、合伙经营、股份经营等等. 华侨经济是怎样产生的?华侨经济不是华侨从母国移植出去的,而是在侨居国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一点一滴地积累资金而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己卯兔年春节前后,中南财大赵德馨教授送来他的新作《黄奕住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这是作者前后花了十二年的心血,八易其稿而精心写成的力作。现提出以下五个方面,向爱好史学的广大读者推荐之。全书内容简介本书的传主黄奕住,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归国华侨资本家。1868年出生于闽南南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五六岁时进私塾读了几年书,后因家贫辍学,故只略识之无;十二岁又学会了理发手艺,满师后挑着理发担子,走村串巷,赚取低微工钱,帮助父母养活弟妹。1885年春天,他还只十七岁,便拜别父母,带着一副理发工…  相似文献   

15.
简论华侨参与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生产经营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军 《兰州学刊》2006,(6):57-59
晚清时期,华侨参与中国早期工业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侨居地工业化进程中,海外华侨自觉不自觉地投身其中,在矿冶、铁路建设、轮船运输、香烟制造、锯木、罐头等行业中大显身手,比国内大多数人更早、更深入地接触到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因而也掌握了一些新式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这是他们参与中国早期工业化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学术动态     
最近,由教育部批准我校成立华侨研究所,由著名史学家朱杰勤教授和老教育家胡一声、张泉林等担任领导。其宗旨主要研究华侨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问题。我校华侨研究所于十一月初编印了《华侨史论文集》第一、二集。该论文集内容包括华侨的历史与社会、华侨在侨居国的作用、地位和华侨对祖国的贡献等,共五十万字。其中第一集收有朱杰勤教授的《十九世纪中期在印度尼西亚的契约华工》、戴学稷副教授的《华侨爱国学者之翘楚——容闳》、杨嘉教授的《郁达夫之魂》和美国加州大  相似文献   

17.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不同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性质存在着差异,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态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农富城穷"型、"农穷城富"型和"农城均富"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属于"农富城穷"型;诸多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属于"农城均富"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属于"农穷城富"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的长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经历不同性质或者形态的转换,从最终的趋势来看,会经历由"农穷城富"型向"农城均富"型、再向"农富城穷"型转换的过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处于何种状态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与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各自性质的差异反映了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的长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性质演变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华侨华人文献信息的开发与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云 《学术研究》2003,(11):109-111
随着华侨华人社会发展而产生和积累起来的华侨华人文献信息,是世界文献信息资源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部分。其中蕴藏着极大的开发价值。随着国内外网络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以解决国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为目的的宏观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华侨华人文献信息的开发与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有组织有系统有规模地建立一个互为补充、互为利用、互为推动的华侨华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共享网络,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前夕,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有一千多万人。其中华侨青年约占三分之一。这数百万海外华侨青年,一部分是华侨子弟,一部分是迫于生计,漂泊海外,旅居异邦的。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华侨青年与其他华侨一样,不啻海外孤儿,寄人篱下,处于被歧视、被凌辱的“劣等侨民”的地位。广大华侨青年深感到:祖国的前途与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祖国的统一、强大与否对自己有直接的影响。因而,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压迫和剥削的广大华侨青年,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感、爱国心和革命热情,渴望有一个强盛的祖国。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的炮声震撼着祖国的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数百万华侨青年遥望故土,忧虑国家的命运,迫切希望全民族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把入侵之敌赶出国土,赢得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富强。  相似文献   

20.
由公及私:中国组织资源流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私问题是中国组织运行中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从社会学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是研究一种属于组织的各类资源在组织制度或结构上如何可能流向组织之外。本文指出不同类型的组织资源在中国组织中存在着被合理地非正式移动的倾向,其原因是中国社会组织在深层结构上由两种不相容的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叠。其行为方式是依赖于组织的个体成员可以以自我为中心尽可能地移动组织资源,出现所谓“穷庙富和尚现象”。这种现象使组织成员的有效行为同组织的有效行为发生了分离,它意味着依赖组织而生存的个体只为自己效力,而只有依赖于个体才能存在的组织却又难以靠他们来增强集体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