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社是我国“五四”时期高举浪漫主义旗帜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他们主张文学的“自然流露”、“自我表现”、“赞美自然”、“返归自然”。但正如郭沫若所说,他的前期“思想相当混乱,各种各样的见解都沾染了一些,但缺乏有机的统一”,创造社前期的文艺思想,我认为也呈现这种状态。除了以浪漫主义文艺思想为主导外,还受到唯美主义、现代主义和日本文学的影响。而现代主义文艺思想在他们的文艺观和作品中所留  相似文献   

2.
李标晶 《江淮论坛》2000,1(1):96-102
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也就是它走向世界文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很快得到中国作家的认同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主流。与此同时 ,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五四”时期也受到中国新文学的特殊重视 ,出现了现代主义的第一次浪潮。应该指出的是 ,在“五四”时期并没有现代主义这一称谓 ,因为即使在西方 ,也是在 2 0年代以后才用现代主义一词来指称从 19世纪末开始兴起、 2 0世纪走向繁华、并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相抗衡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当时的中国作家大多采用了从日本文艺理论家那里…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一但闭锁的封建文学堡垒被炸开,异域的文艺思潮,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输入,而涌进这个从僵死中刚刚甦醒的中国文坛后,一时,欧美的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其它现代派的各种文艺思潮纷至沓来。现代文学产生及其初期,新文学者们对西欧各种文艺理论思潮,不管是理解其真义与否,理解得深刻与否,都根据自身特有的文化文学思想、心理、素质、环境和机遇加以吸收、改造和运用。批判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以它强烈的魅力,使众多的革命文学家归属于它的麾下,成为输入中国“五四”文坛的主要潮流。除它们之外,在东进的各支流文学思潮中则以唯美主义在“五四”文坛上影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剧坛,现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奔腾汹涌,而浪漫主义早已是“明日黄花”悄然枯萎,然而在远东的中国,尤其是在20年代那“葱茏”、“青春”期,浪漫主义戏剧思潮正强劲地冲击着千百万青年男女的心灵,并成为本时期中国戏剧创作的主要实绩。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戏剧对世界浪漫主义戏剧发展的独特贡献。 开放自由的五四新风,又使20年代中国浪漫主义戏剧思潮独具特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的同步译介与相互渗透,它较少西方传统浪漫派那种单纯的浪漫美,无论是思想内涵抑或艺术审美都具有新世纪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五四时期的中国诗坛,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接受了西方艺术的馈赠,孕育出与现实主义诗歌、浪漫主义诗歌并存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以二十年代象征派诗歌的诞生为起点,经过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的探索,至四十年代九叶诗派的全方位开拓,形成了一个包括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在内的相对完备的系统。然而,直到今天,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视为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并进而进行整体的系统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尤其是注重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和西方诗歌的联系、影响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反思赵红梅一、思潮流变概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孕育于“五四”时期这个文化大开放的时代,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终结于40年代末。在短短的30年内,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基调和主潮。纵观三大主潮之流变,...  相似文献   

7.
<正>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从其基本内涵上看是现实主义的,这一点几乎是国内外研究者的共识,但是,必须指出,马恩的文艺观并非一开始就以现实主义的形态而存在,也不是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化与发展过程。概而言之,19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前是马恩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萌芽与初创时期,四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是其形成与发展时期,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则是其进一步丰富、完善与总结时期。在第一个时期,马恩完成了他们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回应。新古典主义是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肯定性回应,启蒙主义是对现代性的肯定性回应,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否定性回应。中国“五四”文学思潮和新时期文学思潮属于启蒙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包括“两结合”)本质上是新古典主义,而在“五四”以后和新时期也产生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从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所体现的总体艺术精神看:在诗人主体情思的狂放直抒形式上,是浪漫主义的;在诗人的诗歌观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密切联系上,以及诗作所表现的诸多意象和非理性激情上,则是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融─—为“五四”时代精神所浸润的新生活创造精神,可称之为“五四先锋派”。这种艺术精神,是诗人立足于中国诗学优秀传统,接纳西方现代诗潮精髓,融于“五四”反叛与创造的时代精神,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方法。郭沫若这种“先锋”精神泽被后世,永远值得珍惜、光大。  相似文献   

10.
关于现实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艺思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推崇并重视现实主义传统,马、恩之推崇“莎士比亚化”而批评“席勒化”,马、恩之推崇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列宁之推崇托尔斯泰,毛泽东之推崇曹雪芹、鲁迅……再再都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谈论浪漫主义,但其分量显然不如现实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论述中,对现代主义谈论得最少,即令谈论到了,也都是持批判的、否定的立场来谈论的。这在他们那个时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面对着的主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11.
塑造典型,毫无疑问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主要目的。但是典型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专利品。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乃至于现代主义文学都有其典型,只是典型化的手法各异罢了。这里仅就现实主义典型演进到现代主义异化典型问题,略抒管见。高尔基十分强调典型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还要经过作家的概括、集中与想象。这是现实主义典型的两个显著特征,不同于古典主义典型那样过于强调理性,也不同于浪漫主义过于突出想象,更不同于现代主义典型的异化。作为典型,就是既具有独特的个性又反映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草原小说”的浪漫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应是反思20世纪文学历程的重要内容。从80年代初现实主义精神复归,经历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之后,现实主义成为主潮,似乎还听不到浪漫主义的脚步声。此后,现代主义以及新写实主义等等文学实验,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浪漫主义依然没有进入人们的...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和贺敬之同为 2 0世纪中国文坛的著名诗人 ,他们的诗代表了“五四”时期和建国初期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在他们的代表诗作中都有一个“大我”形象 ,但二者内涵不同。郭沫若的“大我”体现了“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想和完美的人格特性 ,贺敬之的“大我”显示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改天换地之豪情。两个“大我”形象折射了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对于列·托尔斯泰的文艺思想,人们更多地关注其文艺理论与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而忽视了其文艺思想与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因素.事实上,列·托尔斯泰的文艺思想与创作既包含着现实主义精神,亦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因素,比如他把艺术的本质界定为主情,推崇宗教理想,崇尚民间文学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列·托尔斯泰自然观的内容,从其对自然的摧崇来窥见其文艺观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吴井泉 《北方论丛》2007,1(3):36-41
1940年代中国现代新诗体建设呈现出两种走向:即七月诗派、九叶诗派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继续沿着五四新文学所开辟的自由体诗体之路做着优美的飞翔,即以现代化为主体不断地向民族化本土化渗透;二是以延安诗派等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按照毛泽东所推行的工农大众的民族诗体方向前进,即以民族化为主体不断地趋向现代化。这两种诗体建设都是以开放的视角,不断地进行民族化与现代化互渗,并由此促进了40年代民族诗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容易使人迷失的世界,又是一个能够清醒地认识和诠释的世界。从中国远古时期原始型二言诗,希腊古代的神话与史诗,到后来的创作方法上林立的流派,诸如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包括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包括积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革命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及其作品,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充满神奇魅力的文学世界。使人望之惊叹不已,遨游其间则流连忘返。站在这个文学世界面前,人们不能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学到底是什么?即,文学的本质或本体是什么? 古今中外,答案何止千百!但从哲学意义上来考察,这些不胜枚举的答案,可以归纳为唯物论的文学观和唯心论的文学观两大派别。而只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文学观,才对文学的本质或本体作出了正确而科学的阐释。辩证唯物论关于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  相似文献   

17.
三十年代浪漫主义失落的多维考察杜运通(河南大学中文系)五四时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双峰并峙,交相辉映。“异军突起”的创造社高擎浪漫主义的大横空出世,气吞八方。郭沫若的《女神》和郁达夫的《沉沦》,借助狂飚突进的时代羽翼把浪漫主义张扬到了极致,在中国浪漫...  相似文献   

18.
赵炎秋  杨旭 《江淮论坛》2022,(1):163-171+187
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早期在文学上是浪漫主义者,1843年左右逐渐转到现实主义上来。马克思、恩格斯转向现实主义的原因,一是因为其早期思想的进步和浪漫主义的“不彻底性”,二是由于其所生活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问题的充分暴露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盛行,三是其哲学思想的唯物性和实践性,四是其无产阶级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支持现实主义长达50年之久,其现实主义文学观高于当时欧洲现实主义作家和批评家的现实主义思想,具体体现在表现现实的彻底性、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独立性的肯定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并未过时,它对我们理解当代哲学社会思潮,理解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本身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诗歌中有没有现实主义在北京作协不久前召开的一次诗歌座谈会上,有一种带倾向性的意见,认为当前诗歌的出路在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我认为问题不仅在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是否可行,是否可作为一个方向来提倡;问题还在于:诗歌中到底有没有现实主义这个东西——无论是作为诗潮流派,还是创作方法。本文准备就这个问题作些讨论。从欧洲文学的情况看,大致上说,十九世纪头三十年是浪漫主义时代,拜伦、雪莱、济慈都活跃在这个时代。拜伦的早期代表作《哈罗德游记》包含着迫切的政治社会内容,后来在瑞士写成的游记的第三章、第四章,主要内容仍然是时代的重要事件。他在意大利时期的作品更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雪莱的第一首长诗《麦布女王》表达了他的政治、哲学观点,触怒了统治阶级《伊斯兰的起义》以革命为主题,诗中的主要情节暗示法国革命。一八一九年  相似文献   

20.
赵炎秋  杨旭 《江淮论坛》2022,(1):163-171+187
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早期在文学上是浪漫主义者,1843年左右逐渐转到现实主义上来。马克思、恩格斯转向现实主义的原因,一是因为其早期思想的进步和浪漫主义的“不彻底性”,二是由于其所生活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问题的充分暴露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盛行,三是其哲学思想的唯物性和实践性,四是其无产阶级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支持现实主义长达50年之久,其现实主义文学观高于当时欧洲现实主义作家和批评家的现实主义思想,具体体现在表现现实的彻底性、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独立性的肯定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并未过时,它对我们理解当代哲学社会思潮,理解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本身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