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古骆越文明孕育了广西的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在这片青山秀水之间,各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团结友爱编织了一幅幅绚丽夺目的多彩锦绣."广西文化舟"正是广西多民族生活的精彩呈现.6月9日,一场定位为"来自刘三姐家乡的文化报告"的文化盛宴在北京隆重开幕,为期11天的活动集中展示了广西文化建设新成果和广西人民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2.
张凯 《今日南国》2006,(16):13-13
由美国威达投资管理公司与广西凤凰绿都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蓝夜·西雅图”预计年内将试业迎宾。“蓝夜·西雅图”是一个集民族歌舞经典、民族文化体验、民族风情餐饮及民族艺术培训于一体的标志性的大型民族文化娱乐中心。“蓝夜·西雅图”将建成首府民族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是广西乃至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旗舰。据了解,美国威达投资管理公司进军广西民族文化产业,是“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项目带来的丰硕成果,为建设文化广西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3.
广西第四届民族美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交流近年来民族美学研究成果,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迎接民族美学现代化挑战的“广西第四届民族美学研讨会”于1997年10月24日~26日在风景秀丽的文化古城广西宜州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广西、西藏、陕西、贵州等省市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共一百一十六人参加了这次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河池地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州市一中、广西美学学会等十家单位联合承办的学术盛会。研讨会的主题是深入研讨民族审美意识、传统习惯和民俗风情,探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民族”和“民族主义”是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基石.20世纪初以来,中国学者对“民族”和“民族主义”一直存在歧义.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是政治概念,一种认为是文化概念.笔者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既要从政治上界定,又要从文化上界定.只有这样,才会全面理解“民族”和“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都为最大限度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广西科技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成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典范。本文从这三个场馆入手探析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旋律存在于文化内部,以不同的形态外显.少数民族旋律以一种特定的“符号”存在于族群的历史记忆中,成为历史文化中最稳定的因子;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场景中,是民族惯习和生产实践的“原样复制”.旋律既可以通过仪式记录文化,成为宗教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也可以通过民俗积淀审美意识,被民族文化所传承.理解旋律与文化的关系必须把旋律置于与文化“交汇”的“源点”,才能深刻感知文化之旋律,旋律之文化.  相似文献   

7.
广西田阳县拥有深厚的壮民族文化底蕴和浓郁的风土民情,壮民族传统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民间歌圩古老、神秘、壮观,素有“歌海”和“舞狮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田阳县加紧对县内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抢救、保护,吸取壮民族民间精神食粮,打造布洛陀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略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促进民族间交往融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明清两代广西民族地区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各地水陆道路开通,桥梁、渡口兴修.这一时期广西民族地区交通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征.交通的改善和发展促进了广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及民族交融.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对文化自觉的提倡很容易理解为一种对文化民族主义的崇尚.在厘清“文化民族主义”与“民族文化自觉”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从文化立场、表现形态、思想旨趣三个方面辨识两者的异同,旨在探讨如何引导当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走向民族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寻找金花》为广西卫视倾力打造“女性频道”的主打栏目。节目不落俗套,走进质朴山野,轻松引导观众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欣赏美,蕴涵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鲜明的民族性格,融旅游、人物、娱乐三合一的特质,满足观众“求美”、“求知”和“求乐”三种诉求。愿《寻找金花》终能成长为成熟娇艳的民族文化奇葩,持久绽放出鲜活美丽!  相似文献   

11.
微笑是人类独特和微妙的一种面部表情,是人类的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和语言一样烙有民族文化的印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在交际中“微笑” 的规则也不相同.本文从交际的角度探讨了“微笑”在俄汉民族文化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历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开、闭幕式和张艺谋等人导演的“印象系列”都大量使用各地民族元素进行艺术创作.文章将二者视作“文化生产”的呈现方式,指出文化生产使民族资源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新生,但又存在着被误读、利用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民族消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现在远未发展到那样的阶段,因此,民族问题会长期存在.文中以苏联为例,当年苏联过早强调“民族融合”而忽视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正是这种急于求成的“民族融合”思想,成了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民族政策虽有瑕疵,但整体上应该肯定,但有些自己不从事民族理论研究的学者,却极力倡导民族问题“去政治化”“非政治化”,提出要制定“第二代民族政策”,要“从制度上引导族际通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促进各民族“交融一体”.本文认为,那种试图对我国现行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行颠覆性评价,甚至不惜要将其推倒重来的思路,无疑极具破坏性.  相似文献   

14.
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与挪威政府合作,开始了在中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尝试;与此同时,云南的一批学者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也开始进行名为"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应用人类学项目.经过10余年的探索,无论是贵州、广西的生态博物馆还是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介绍了国际生态博物馆的产生及其发展,分析评论了贵州、广西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状况,并与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进行比较,肯定了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积极意义及其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同时指出了在现实条件下他们共同面临的难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民族“文化血型”的研究正是为探讨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同时也有助于超前探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民族问题。作者第一次提出“文化血型”这个理论概念,同时提出民族未来学概念。认为随着现代化的进行,“民族未来学”将深入探讨“民族结构”和民族“文化血型”等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6.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6):103
2012年10月24日上午,由百色学院、平果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百色学院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中心成立暨“壮族嘹歌英译学术研讨会”在广西百色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民语委、广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西社科院、广西民族艺术研究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二十余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等3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17.
双语制体现了民族平等,有利于民族和谐,有利于广西经济发展,对和谐文化、和谐广西的构建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和政治方面介绍加拿大境内“在彼此容忍、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形成的“彼此不相融的一个民族”和加拿大政府面对“民族马赛克”这一客观事实“奉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做法。在最初,多元化的文化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但近年来,“多元文化政策”显得不太灵了。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在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加拿大到底如何发展变化,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寻求相关的理论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深远意义。针对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我们应围绕经济建设的重心,理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优势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五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也如同整个中国电影的大命脉那样,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其中有相当多的篇幅和细节描绘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民俗风情,组成一幅幅生动活现的少数民族民间风情画.文章主要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当中的民俗化倾向做某些系统归纳和整理,并且进行相应的美学分析,希望能从电影化的文艺民俗学角度,剖析少数民族电影当中丰沛富饶的文化内涵、别致多样的电影镜语表现形态,从而得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