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作为一种基础理论性学科,首先是客观、真实地恢复各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本来面貌,其次是探索整个历史时期某一地理要素或某一区域综合地理要素变化和发展规律。但是,由于我们生活在与历史时期同一个地理环境之下,而今天的地理环境又是历史时期发展而来的,因此,对今天地理环境的认识、适应、保护和利用,就必须要了解其历史过程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地理学又是与当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应用性学科。无论从基础理论研究角度,还是为当代社会服务需要出发,历史地理学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
评《土地革命战争史新论》史一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由王荣光教授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土地革命战争史新论》,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  相似文献   

3.
城市发展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记忆.现代西安不仅是汉唐长安城的传承与延续,还留下了明清西安城发展的历史印记.在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明清时期西安城风貌是一个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城市遗址保护中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和善待历史的基本原则.史红帅所撰<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一书对明清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深入研究,不仅深化了西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薄弱时期的探讨,而且对当前古都西安城市遗址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5,(9):18-22
用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是将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将前者的成就与后者的错误进行比较认识的结果,也与对邓小平在相关问题上的看法未具体分析密切相关。辩证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充分肯定错误思想路线在正确思想路线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是认识和研究党史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跨世纪人才素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世纪人才素质论董国强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历史时期。这是实现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的重要历史时期,是20世纪加快现代化建设一冲刺”的历史时期,是奔向21世纪并为我国在21世纪的改革和发展以及...  相似文献   

6.
张羽 《社科纵横》2007,22(2):110
意大利歌剧经过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主义时期。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意大利歌剧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与发展方向。本文以历史时期划分,阐述了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刘爽 《学习与探索》2006,(3):151-155
对于历史过程的分期,主要是寻找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的转折点,从而揭示历史过程的本质,形成对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认识,并强调历史叙述的逻辑性.对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历史活动分期的划分,也应着眼于历史过程的大趋势和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可将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历史活动过程分为两个时期1896年前后是俄籍犹太人来到哈尔滨的起始时间,至1931年为犹太人在哈尔滨活动的发展时期;而1931年至1966年应为犹太人在哈尔滨活动的衰落时期.通过几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所断限的前后35年,揭示了犹太人在哈尔滨历史文化活动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8.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时期统一战线,是我党所领导的历史上的统一战线合乎逻辑的发展。它与过去的统一战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同之处,但是,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作用、范围、内部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从新时期统一战线所担负的历史任务看,它是与历史上的统一战线所担负的任务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我把中国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公元前221年以前,这是中国典型的封建制度时期。第二个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这是王朝兴衰、走向统一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840年到1949年。这是个混乱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热的形成及其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毛泽东热”。其实“毛泽东热”并非是近几年的事,而是直接产生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出现过五次“毛泽东热”,都是伴随着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高,以及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成熟而形成和分裂的。大体经历了五个时期或阶段: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 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这一历史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也是在中国大地第一次出现的“毛泽东热”。  相似文献   

11.
王晓勇 《唐都学刊》2007,23(3):77-80
春秋初年强盛一时的郑国,在春秋中期迅速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异姓卿大夫专权,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斗争激烈,国家长期处于动荡之中;经济改革措施相对滞后,国家发展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齐、楚、晋相继兴起,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不利于郑国的发展;地处中原腹地,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限制了郑国的对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彦辉 《学术交流》2006,(10):167-170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知识阶层对辞令的讲求成为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天子、诸侯、卿大夫乃至王孙、公子等拥有知识的贵族阶层,都开始重视辞令,在各种场合特别是庄重严肃场合的言谈中越来越讲究文饰言辞。在社会重视辞令、讲求辞令的背景下,春秋辞令逐步走向成熟。具体表现在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士大夫等辞令运用主体的成熟和理论的成熟两个方面,其中主体的成熟是春秋辞令成熟的基础,理论的成熟是春秋辞令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春秋会盟礼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杰令 《求是学刊》2004,31(2):107-113
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一种重要的礼仪 ,它对于解决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调整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关系 ,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频繁发生的会盟 ,也成为春秋时期邦交中特有的现象。文章试图通过对春秋时期邦交领域中会盟礼的由来、会盟的目的和类型 ,以及其发展的趋势 ,做一粗浅的探索 ,以图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朝觐礼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杰令 《求是学刊》2002,29(3):116-120
朝觐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邦交礼仪 ,它对于巩固周代初年的统治和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进入春秋以后 ,虽然“礼崩乐坏” ,但朝觐礼仪却为春秋诸侯所继承 ,并成为霸主控制与盟诸侯的手段之一。它一方面提高了霸主的地位和权威 ;另一方面则将众多的诸侯控制在霸主之下 ,对邦交秩序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关于朝觐的礼仪 ,历来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排比爬梳 ,钩沉发微 ,试图勾勒出西周及春秋时期的朝觐礼仪。  相似文献   

15.
从《诗经》看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的“诚信”道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贤秋 《唐都学刊》2004,20(3):115-117
<诗经>用大量的篇幅揭露了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道德沦丧和诚信缺失的状况.其主要表现在"五伦"关系的失序、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诸侯国之间的背信弃义等方面.同时,<诗经>还揭露了造成这些状况的某些原因,对于我们从事这方面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春秋邦交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杰令 《求是学刊》2003,30(1):106-110
春秋邦交思想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对现实社会邦交实践认识的升华和提高的结晶 ,时刻指导、约束着人们在邦交活动中的决策和行动。作为春秋邦交思想最高准则的德 ,包涵了礼、信、仁、义等各种观念。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德所透凸出来的含义和特点的考察 ,勾勒出春秋邦交思想发展和流变的历程 ,由此 ,可以更进一步地认识春秋邦交的现实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曹刚  唐凯麟 《唐都学刊》2000,16(4):15-19
儒学之所以为人学除了春秋社会的特定历史原因,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动因。文章因此追溯到人类文明的门槛,从中西社会不同的文化进程中发现,与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思考对象的西方文化不同,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中国文化的思考对象和起点,其典型表现是西周的礼乐文化,而礼乐文化作为孔于思想的源头和反思对象,决定了由孔子创立的儒学的人学性质。文章还从比较的视角揭示了儒学中“人”的存在特性。  相似文献   

18.
孔孟荀的诚信思想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贤秋 《唐都学刊》2005,21(2):38-43
孔孟荀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三个重要代表人物。作为儒家的代表,他们的诚信思想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的共同特征。但孔孟荀又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同阶段的代表,不同历史阶段下的具体历史特点又决定了孔孟荀的诚信思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孔孟荀的诚信思想无论是从思想内容上,还是从积极入世的社会责任感上,都留给当代人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9.
幽燕古国——孤竹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之幽燕 ,泛指今天的京、津、冀北地区 ,自元明清以来为京畿要地。孤竹国兴于殷商 ,亡于春秋 ,跨越历史千余年。其地发生的“夷齐让国”、“老马识途”、“蚁穴掘水”等典故流传至今。本文的前两个部分以史料为主 ,介绍孤竹国建立与衰亡的过程及其疆域变迁、孤竹故城地理考证。后两个部分以《东周列国志》以及迁安、滦县、卢龙等县志为依据 ,讲述孤竹国发生的历史故事 ,并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20.
董芬芬 《阅江学刊》2009,(3):131-135
《周礼》太祝“六祝”中的策祝多为远罪疾的祈祷,因事出突然、情况特殊,必须举行特别的祈祷祭祀,祝文也应书于简策。《左传》所载荀偃《祷河》和蒯聩《战祷》皆是春秋策祝的代表之作。策祝针对性极强,一事一祝,没有形成常规祝词的陈词滥调,大多采用散文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