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是现代经济中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中介层次.企业行为既是微观经济组织结构的产物,又是政府宏观经济调节的结果,企业的行为模式是整个经济体制模式的标志。基于这种认识,可以说1985—1986年我国经济学界关于企业行为的研究是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动阶段的总结.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后,企业行为必将从新的层次上体现出改革的成就与问题.深化企业行为的研究,可以测度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进展,把握这一转换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企业积累行为的扭曲是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后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改革思路与实际改革方案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两权分离”和各种承包制的建立,企业的利润动机与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逐趋增强,但企业积累行为的扭曲却始终未能解决,因而一再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忧虑。改革的实践说明,企业的积累行为问题,已成为目前深化改革的主要难点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首当其冲的问题,也是改革能否取得最后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已有80%以上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之所以能这样迅速铺开,一方面说明它比较适合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参数没有理顺、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客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承包企业在实践中成效卓著。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对“两权”分离的有益探素,给我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也应该看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例如:国家作为所有者的人格化问题、企业行为短期化问题、企业自有资金归属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和在实践中加以解决,以推动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增量改革仍应是我国近中期企业改革的重点高拴牢我国企业改革所采取的渐进式改革策略将使我国企业改革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问题的关键便是如何围绕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设计和规划好每个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5.
企业行为短期化,是改革以来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痼疾。多年来,它削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扰乱了正常的流通秩序和市场环境,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败坏了社会风气。虽然社会各个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要治愈这个顽症,但都没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有人甚至断言:解决不了短期化问题,中国经济只有退回到改革前的老路上去。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蒲光亚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深化企业改革,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制度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我国的企业改革,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相似文献   

7.
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财政收入和企业留利都有好处,这是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得以广泛推行,并为各级政府和大多数企业所接受的根本原因。但是,应当看到,这种财政收入的增长和企业留利的增加都仅仅是一种表现在当前的行为和结果。从改革的角度来看,立足于现实当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未来,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进行思考。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企业实行承包对我国整个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有无好处,怎样才能使承包更有利于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行为的合理比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企业行为的研究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行为可以分为企业行为目标和企业行为方式两个方面。企业行为目标是企业追求的主要目的,它是影响企业行为方式的根本原因。企业行为方式是企业为达到其目标所采取的各种实际步骤。在影响企业行为的各种因素中,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因此,对企业行为模式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下边,对世界上已有的几种主要企业行为模式进行一下比较研究,以便找到解决我国目前企业短期行为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成为新一轮我国国有资本、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混合所有制涉及的是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资本融合的问题,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经营模式能否取得成功则取决于深层次的企业文化融合问题。企业文化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整合模式,在企业文化整合过程中应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差异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整合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三个层次的内容,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节约型企业作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科研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努力.我国构建节约型企业激励机制,应根据我国资源环境特点以及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需要,从产权改革、金融政策、政府财政支持、税收以及政府采购政策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促进企业将技术创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率等行为转化为企业内生的自觉的行为,以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一致,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本质特征是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不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实际上就是现代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情况下,两者目标不兼容的一个表现。这一问题早在实行国有企业经营承包制之初就已经存在,并且被视为导致承包制在国有企业推广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重提这一问题,是因为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经营者行为短期化在当前已不仅仅表现为企业经营者侵蚀企业资产、盲目投资扩张、重分配而不重积累等问题,而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当企业改革有损于企业经营者的既得利益时,即使改革本身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需要标本兼治,根本出路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目前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启动企业的内在动力作为深入改革的重点;二是在增强企业内在动力的同时,保证企业行为规范化和合理化,即让企业能够做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年改革,特别是1984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大中企业的活力得到明显改善。并促进了市场繁荣。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改革的目标相比,企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企业行为上的自我约束能力障碍,深刻的利益根源则在于产权结构上的缺陷。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深入探讨企业行为与产权结构的原理,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企业领导体制,指的是企业行政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制度。目前我国国营企业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或经理)负责制。城镇的“大集体”工业也实行类似的领导体制。随着整个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企业的这种领导体制也需要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整个经济改革扩大和确立企业自主权以后,企业的自主权由谁来行使和如何行使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的社会公益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昭示着中国的企业将更为国际化、常态化。本文对中国企业及其社会角色、企业捐赠的三种机制的交互作用以及产权对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认为企业捐赠社会事业是一种社会资本投入 ,产权的改革对企业的社会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 ,就此可以从企业捐赠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为差异更好地分析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产权制度改革走向  相似文献   

16.
专业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两项改革的成败事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局。在具体改革实践中,仅靠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任何一项改革单项突进,势必事倍功半。因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金融体制改革需要配套进行。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谈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党建工作黄云钱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它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一重大改革举措,为...  相似文献   

18.
实践选择研究热点,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移向城市。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措施相继出台,虽有不少起色,但企业搞活问题特别是大中企业搞活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践向理论呼唤,改革向“新思想”寻求。于是从国外、国内两个方向上提出的“企业文化”研究,必然地在我国企业改革的大潮中交汇。“企业文化”成了管理理论研究、文化理论研究同社会实际改革运动相结合的“接合部”。我国企业长期存在着经济管理和精神管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盈利与亏损、对公众的贡献与损害,均是企业行为的结果.企业的素质、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决定于企业行为质量.因此,研究企业行为过程、行为质量较之评判企业经营效果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行为结构和主要行为的探讨来展示一下企业的行为功能和过程,并据此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前一阶段的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许多人,尤其是企业改制执行者头脑中存在着国家在企业改制方面的法律不健全、改制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意识,由此产生了一些以政代法,以权涉法,以及一些不规范甚至不合法的改制行为,并带来许多问题。法律制度与规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但企业制度改革是否有法可依,应如何依法规范、依法实现是一个需要明确的认识问题,更是规范改制行为的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转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涉法问题及法律基础  企业转制本身虽属于经济学范畴,但它在实现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涉及法律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