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宋代文学研究近年逐渐升温,但其研究格局依然有失衡之处,有待调整。宋诗研究近年来有较大进步,但散文研究相对薄弱。运用新的理论与利用欧美、日本等汉学成果将会促进宋代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本次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会集了众多知名学者,并收到大批优秀的学术论文,预示着宋代文学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2008年度的宋代文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一定的拓展,尤其是诗词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出现不少颇具创见的研究成果,但散文和俗文学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宋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仍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3.
关于宋代地域文学或宋代文学的地域性问题,自宋代就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迄今为止,这一研究尚未十分成熟。宋代文学的地域性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宋代至上个世纪初、上个世纪初至70年代、上个世纪80年代迄今。通过对不同时期研究状况的学术梳理,希望能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给当前宋代文学的地域性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女性文学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代的才女多为宫廷女子、贵族和歌妓,主要分布于东南地区.诗词是宋代女性文学中最主要也是成就最高的体裁,内容多为抒发内心情感和家国情思.宋代女性文学有其自身特点与独立价值.还原女性文学的自身价值,可以更好更深入地研究女性文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从地域文化角度切入进行文学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而巴蜀文学研究,可谓是这一热点中的焦点.谭兴国主编的<蜀中文章冠天下巴蜀文学史稿>[1]和杨世明的<巴蜀文学史>[2]均是对古代巴蜀文学所做的通代性研究,但作为古代巴蜀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宋代巴蜀文学,虽才人辈出,成就卓然,对其所做的研究却十分薄弱.祝尚书先生撰写的<宋代巴蜀文学通论>[3](以下简称<通论>)系统地梳理了宋代巴蜀文学发生、发展、衰微的历史进程,为宋代巴蜀文学研究填补了空白,可称为巴蜀文学断代研究的拓荒之作.其拓荒之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宋代文学的审美特征非常鲜明:1.以俗为美成为一种时代审美取向,雅俗并峙成为文坛的基本格局;2.思虑深沉的阴柔之美取代了唐代文学所创造的才气发扬的宏壮之美。宋代文学审美特征的形成只能从其生长环境——宋代社会去寻求解释。宋代所实施的某些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为文化平民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俗为美是文化平民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超过唐代,但其国势却是日渐衰微、积贫积弱的。积贫积弱的国势正是宋代文学尚阴柔之美的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唐代贬谪文学研究的成熟度,宋代贬谪文学的研究还有待于更加的深入。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宋代贬谪文学形态进行总的描述和研究;二是从个体作家的角度进行研究;三是作家群体研究,主要着眼于一个历史阶段或一个地区内以及有师友亲戚关系的贬谪诗人群体的研究;四是以贬谪地域为中心的研究。宋代作为贬谪文学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取得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具备相当大的研究潜力和空间,需要研究者转化视角,运用复合型的研究方式来作出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各个朝代中, 宋代的文学家庭可说是最多的。宋代文学家庭繁荣的原因之一,就是宋代的家训很发达,宋人非常重视对子女后代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宋代经济与宋代文学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中,宋代的文学家庭可以说是最多的。宋代文学家庭繁荣的原因之一就是宋代的经济繁荣。奢华的物质享受,煽动了文人学士的文学创作欲望;繁荣的商业经济,为文学家庭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宽广的题材,也为文学家庭成员文学作品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宋代出版与宋代文学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出版业渐趋繁盛,为宋代文学家庭的繁荣提供了条件。而文学家庭的繁荣又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为宋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最为重大,宋代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尤大。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靖康之变”的民族战争,主战与主和的政治斗争都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这就为宋代文学家庭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与明代宋濂文学接受经历先扬后抑再扬的波状起伏不同,有清一代,宋濂文学赢得普遍赞扬,但出现扬文抑诗现象,从初期的“明代第一文人”到清末的“文章冠冕”,人们对宋濂散文成就一致称赞,推扬极高,但由于《萝山集》失传,清人对宋濂诗歌评价不高。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发展史应该包括宗教文学发展史。宋代道教文学史一体自足,有一代宗教文学的特殊风貌。宋代道教文学文献体量庞大,不仅《道藏》等教内文献蕴藏丰富,《全宋诗》、《全宋文》等大型总集亦有大量存藏。宋代道教文学的创作主体为道士。从教派归属与空间分布上看,南方内丹修炼者的道教文学创作数量较多,且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4.
南宋干谒之风盛行的原因主要有:高压政治、名流印可、享乐之风。干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交情世态的常见行为,梳理和阐述干谒与文学之间深层复杂的内在联系,揭示南宋时期的文化原生状态,是全面、准确把握这一时期的文学如何表现人的价值、人的行为、人的心理、人的形象、人生意义、人际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进士为科举时代功名的最高层级,进士情况可以明确反映地方教育和文化发展的水平。进士的文学创作更可以作为地方文学史和地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宋东阳进士的基本情况包括文学创作情况,足以揭示宋代东阳文化特别是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更可以说明东阳在宋室南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的巨大发展。总体来说,两宋时期,东阳进士数量为历代之最,文学成果虽少,但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甚巨,其文学创作除对地方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对东阳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