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美国转向欧洲,从"蛇吞象"转向"吃小鱼"自2002年开始,中国企业并购欧洲中小企业成为了一股潮流;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也逐渐转移到"拓展全球市场"当中来。2008年以前,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多为"规避市场进入壁垒"、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区域市场等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  相似文献   

2.
李智敏 《经营管理者》2009,(23):207-207
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前景黯淡,市场需求减少。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已开始设置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悄然而行。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企业面临生存挑战。海外并购作为绕开贸易壁垒的国际投资形式,被一些中国企业所采用。2008年,尽管全球并购市场交易清淡,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依然活跃从并购进程观察,近几年的海外并购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均占一定比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今后并购活动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情况,指出了并购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开展全球化经营的主要手段,也是获取其他企业技术、市场等资源的重要战略苛具。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强劲的国内需求,给并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环境,而全球金融危机则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机会。然而,企业仍需谨慎辨识机会背后的风险,以防陷入“并购陷阱”。  相似文献   

4.
书评     
《管理评论》2012,(4):177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部分欧美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以获取核心技术和创新团队为基本特征的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悄然兴起。为了给中国企业成功实施海外并购提供帮助,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09,(7):136-136
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据统计,200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额不到10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已飙升到了256亿美元。次贷危机深化之后,一些中国企业发现,原来很多遥不可及的并购目标忽然触手可及。然而,研究发现,近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使我国长达12年的并购贷款终于解禁。并购贷款的发放对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它将促进我国企业运用并购贷款进行杠杆收购。本文以《并购指引》为分析背景,从并购方的角度,探讨基于并购贷款的杠杆收购业务流程及其面临的风险源和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局影响下,行业调整、企业洗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这种大背景下,一股空前的兼并大潮也正在席卷中国企业界。如何把握金融危机催生的并购良机,将成为中国企业早日进入世界500强所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青岛啤酒的系列并购,说明了并购战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企业并购的财务战略规划,同时也对我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并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华 《经理人》2023,(9):54-56
<正>近些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遇到了较大的挑战和阻碍。在一些特定的市场和行业内,海外并购已经不再是能否做好的问题,而是能否被环境允许的问题。从全球统计范围来看,企业并购失败概率超过50%;在中国,企业并购失败概率超过60%,跨国并购失败概率超过80%。过去几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金融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亚太第一经济体,中国并购交易发展亦然,市场进入全新的战略调整期。那么,为什么中国企业并购失败率这么高?进入后疫情时代,  相似文献   

9.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海外资产大幅贬值,中国企业迎来并购的机遇。可并购又是一项复杂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工作内容方方面面。因此,如何把握金融危机催生的并购良机,如何舞好并购这把双刃剑,将成为中国企业早日进入世界500强所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丈在分析了并购的含义及动因的基础上,就对目前企业的并购活动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玲 《管理科学文摘》2011,(35):147-148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一代的劳动者,即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新生代劳动者,他们或在高校就读,或已进入职场,并成为今后劳动力市场上的主流群体。近年来不断发生的新一代劳动者自杀事件,逐渐引起了企业管理者的高度关注。2010年1月至8月期间,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下文简称“富士康”)陆续发生了17起自杀事件。这一系列造成13死4伤惨剧的“连环跳”,被媒体称作“富士康事件”,由此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富士康事件”出发,从新一代劳动者的宏、微观成长环境入手,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归纳出他们个性方面的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新一代劳动者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挑战,同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力求为企业有效管理新一代劳动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冯坡 《经理人》2011,(1):72-73
近一年来,在国家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及政策鼓励并购重组激励下,央企重组、资源类企业整合等方面的并购行为大幅增加。同时,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快速恢复过来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加快海外扩张步伐,跨境并购交易数量也呈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正蔓延到全球,对经济的影响也从虚拟经济过渡到实体经济。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并购机会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提出使海外并购真正为我国企业的壮大做贡献,政府方面要完善相关政策,企业方面则要扩大并购范围、培养并购人才、明确并购目标。同时,切忌盲目并购,要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3.
《经营管理者》2014,(1):90-91
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高度活跃,并购规模再攀新高。而回顾最近5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金额稳步攀升的同时,并购交易数量迅速翻倍,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的企业在呈几何级数增长。全球并购领域专业人士纷纷预计,中企今年将有更大作为,并将延续多领域、多主体、多地域投资的“三多”格局。  相似文献   

14.
文建波 《经理人》2005,(7):16-16
在国内市场尚缺乏管理整合和输出能力,凭什么去管理和控制国际业务?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大批中国企业已经逐渐主导各行各业的大陆市场。它们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最终主导国际市场,中国人的世纪才会真正到来。那么,发展之路在哪里呢?整合全球资源长江商学院项兵教授提出的“新洋务运动”,也就是整合全球资源抗衡跨国公司的理念及操作方法,为中国企业指出了一条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或扩大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给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带来了一些机遇,上市公司的资金似乎越来越充裕,资本已经不是发展的瓶颈,这也激发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机。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越来越活跃,本文将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危机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并购市场一度陷入低谷,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却异常活跃。然而,在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高歌猛进的同时,在海外投资并购中失败的也不在少数,华为、中兴、三一重工、中国黄金、中石化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碰壁,就连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也经历了"一波三折"后才成交。因此,我国企业面对海外并购的新风险,采取什么对策才能避免"折戟",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新风险分析1.泛政治化风险有不断扩大趋势近两年是全球政治特殊的年份,仅2012年全球就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领导人换届。权力的  相似文献   

17.
施能自 《经理人》2002,(8):46-47
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领域,并购始终是企业成长有力的助推器,也日益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思科自1993年至今进行了70多项并购,其成功的收购战略一度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中国的海尔、青啤等大型  相似文献   

18.
宁林 《领导文萃》2009,(16):23-27
在金融危机的语境下,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的中国的举动也必为世界所瞩目。尤其是她有别于西方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经济崛起的“北京共识”模式成为全球舆论的聚焦。“中国模式”被概括为“市场开放与积极干预并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央开始放宽对地方融资的限制,全国各地出现数千家地方融资平台,用土地融资,再用土地收益还款,逐渐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本文从土地财政与地方融资平台的关系入手,针对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提出化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于绍文 《经理人》2012,(12):39-39
中国企业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周期性回落和政治领导集体换届三重叠加的特殊节点,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复杂和严峻。中国企业在转型中要防止做出“经济结构性放缓”误判和陷入“去制造业”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