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宗教研究所、美国国际合作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美哲学与宗教学研讨会”,于1994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2.
中美哲学宗教学研讨会综述1994年10月26日至29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中美哲学宗教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在开幕式上,梁柱副校长首先致欢迎辞。他说,我国虽然以无神论的原则为指导,但一向重视对宗教这一历史和文化现象的研究,相信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资讯ABC     
《老友》2013,(7):29
"习奥会":开创中美关系新格局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会晤。此次会晤不仅是两国政府换届后中美元首第一次面对面接触和交流,也是中美高层交往的一个创举。超过8个小时的会晤和交流,内容既包含各自国内情况和治国理政经验,也有中美关系和国际地区问题;既有  相似文献   

4.
彭凯平博士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博导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及人格研究所 (IPSR)文化与认知实验室主任 ,兼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博士生导师。他在权威学术机构中担任的主要职务有 :加州大学美国文化研究领导委员会委员 ,加大学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亚洲社会心理学》、《华人心理学》、《社会及人格研究》编委 ,加大“社会及人格研究所”、“东亚问题研究所”、“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等。曾获得教育部春晖计划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基金会等多项资助与奖励。专著《文化心理学》为美国多所大学指定参考书 (2 0 0 0 );论文《文化与归因》 ,获美国心理学会年度优秀论文奖 (1 994);论文《文化、辩证与矛盾思维》 ,收入社会心理学经典论文 (1 999)。现指导 7位博士生、2位博士后 ,资助 3位访问教授。2 0 0 4年 7月 1日 ,彭凯平教授受到美国王氏基金会的邀请 ,到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参加“中美法学教育专家研讨会” ,接受了本刊编辑的采访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21至23日,由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与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后现代(生态)农业与西部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6.
1999年4月10日,经过中美双方艰苦的谈判,两国领导人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签署,美国报纸形容美国各地农民一片“欢呼雀跃”,而中国国内议论却分歧较大;有的认为《协议》是“双赢结果”;有的认为《协议》是中国送给美国的“一份大礼”;有的认为《协议》的生效,将对中国的农业产生“雪上加霜”的效应。如何认识已经达成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作者认为:《协议》的达成是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ID谈判的重大突破,为中国在年内加入WTD跨出了关键的一步;为尽快加入WTD,中国在农业谈判中作…  相似文献   

7.
<正>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曾签订了多方面的条约和协定,仅1946年就有13个之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署名签订的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本文拟通过对《中美商约》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后果及其背景的分析,评述国民党政府崩溃和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失败的不可避免性。(一) 《中美商约》从1946年春天开始,曾经过八个多月的秘密谈判。在正式签约前,国民  相似文献   

8.
资讯快车     
《老友》2014,(2):28-28
正从商务部获悉,第11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于14日在上海举行,中美双方正式开始文本谈判。——《经济参考报》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今年春运从1月16日开始至2月24日止,共计40天,初步预测客运量将达到36.2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2亿人次。  相似文献   

9.
学术动态     
<正> 五月中旬,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教授、辽宁大学副校长宋则行教授、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吴纪先教授、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付所长李琮教授、上海财经学院李湘教授和北京大学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洪君彦付教授等前来我校作经济学学术报告。六位学者所作的报告专题为《美国生产力,生产关系,及访美观感》、《西方经济界对世界经济的看法》、《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中美的微妙关系》、《论帝国主义的腐朽姓》、《对外贸易理  相似文献   

10.
冷战的结束不仅改变了世界大格局,同时也改变了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利益基础和结构性质。正像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处在一个过渡转变过程一样,中美日三边关系也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从而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组三角关系。由于中美日关系是对世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大国关系,认识和研究中美日三角关系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战略对策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中美日三角关系的构成机制和特点自苏联解体以来,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美日三国实力对比的消长使中美日之间产生了超出单向双边关系的联系,出现了一方变动牵动其它几方关系变动和在更…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岭州立大学历史教授海锐思先生偕夫人于四月五日至四月十日来我校作短期讲学,受到校领导、历史系师生员工的热情诚挚的接待。海锐思教授现任北岭州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主任,历史教授。他长期从事美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国人民抱有友好的感情,曾多次向中国各大学赠送英文图书,为促进中美两国间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中美贸易摩擦为国际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了震动,亟需学术界在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与预判。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论证,结合历史时期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本质、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施政政策、中国的应对能力、美日贸易摩擦经验借鉴、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等5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认为,特朗普宣扬的“美国优先”和重商主义目的,会削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而中国在产品与要素转移方面的优势,能保证中国受到贸易摩擦带来的中长期影响较小,但导致美方损失较大;《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停滞主要是日本自身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并非美日贸易摩擦导致的;中美军事力量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也不会挑战美国,中美是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研究表明,中国在正确的内外政策下,能够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持续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是当前中美日三角关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美、中日和美日关系的发展.美日插手中国台湾问题,目的在于两国战略利益和遏制中国的考虑,但却阻碍了中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在中美日三角关系框架下,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在提高自身综合国力的同时,发展良好的中美、中日关系,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寻找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转折点     
1844.7.3中美首个不平等条约签署美国代表顾盛和清廷代表耆英在澳门望厦村普济禅院签订了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该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是加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高校第一家邓小平理论研究所在济南大学成立。1998年12月4日,中共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牛洪恩、校党委书记李现成共同为“济南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所”揭牌。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培养邓小平理论研究队伍,推动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党委决定由孙积汉同志任所长、李维昌同志任副所长、房国栋同志任副所长兼办公室主任。研究所首批聘任张金丽、廉震亚、李传忠、郭佳新、安维复为研究员。研究所自筹建以来先后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进行了访问交流,并广泛收集资料.坚持理…  相似文献   

16.
《华人时刊》2011,(6):81
应太仓市侨办、侨联、太仓市作协邀请,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美国诺贝尔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主席、美国国际作家书局总编辑、美国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冰凌于5月11日至12日在太仓举办讲座。冰凌自1994年旅居美国以来,被誉为"中美文学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引驼人",先后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在太仓期间,冰凌在太仓高级中学第16届文化艺术节上作了题为《中美  相似文献   

17.
1999年7月7日至7月13日,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和中国文化研究所先后接待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梁在博士和美国德克斯萨AandM大学社会学系教授D·鲍思顿来访。梁在教授在校逸夫馆报告厅作题为《美国社会学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美国社会学三大研究热点(种族、移民、老年),又与人文系部分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主题座谈会,主题是“中美社会学研究交流与合作、电脑软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进行了电脑软件的演示,双方还探讨了合作研究的方向和步骤。鲍思顿教授在校外办大课堂作题为“…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中美日三角关系对亚太安全的重要性凸显。在日美两国强化同盟关系后,中美日三角关系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针对中美日三角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必须作出对策选择,提升其战略支点的地位,以期在三角关系中纵横捭阖。  相似文献   

19.
中美日三角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角关系之一,三角之间的互动对于亚太乃至全球格局的发展演变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日美两国强化了同盟关系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合作,带有制约中国的战略意图,导致中美日三角关系出现了失衡倾向。有必要对这一倾向的出现、背景以及未来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发展趋势作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米”字旗徐徐下落,五星红旗与紫荆花旗冉冉上升。当此香港百年回归之盛日、又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六周年纪念日,在南京理工大学校党委及校领导的支持关怀下,由党委宣传部、统战部、人文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科技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于同年六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在全校范围内,召开了主题为“香港回归与祖国发展”的学术研讨会,该会旨在庆香港回归、贺党之诞辰、展祖国的发展与成就,着重研讨香港的今昔与祖国发展之关系。研讨会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