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微博已风靡大学校园,受到了高校学生的青睐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载体。同时,它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措施进行探究已成为教育界又一崭新课题。文章试图通过网络传播理论中的“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受众”理论等对“微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以期有益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微信最忠实的拥趸,“微信热”不仅给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微信的不可控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趋于复杂;微信立体化的社交形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挑战;微信的虚拟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难度加大;微信信息的“碎片化”,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微信热”背景下,探讨其产生的深层原因,科学应对微信带来的挑战,运用微信进行“微创新”、发挥“微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仪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上具有一致性,使得仪式可以成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形式变革。仪式自身的中介性和情境创设等都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在契合。传统仪式的消解和现代仪式的尚未确立,使得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仪式缺失的现象。象征系统、仪式感和情感互动等作用机理的存在使得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安全阀和合法性赋予者的功能。通过对传统仪式的基础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和注重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实践方式,实现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高校只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教育,而忽视从情感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的现象,指出高校必须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巨大作用,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手段,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积极开展情感教育活动,以此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吸引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指出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渗透作用,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广东地区高校新闻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指出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新闻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增强新时期下广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传播功能上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效果仍然不够明显,说明这套工作模式难以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基于此,通过分析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与困境,剖析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指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发现个体的内在价值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将其借鉴或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由此提出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介入方法,实现从说服教育到增能赋权的转换,从而不断改革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高校只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教育,而忽视从情感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的现象,指出高校必须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巨大作用,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手段,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积极开展情感教育活动,以此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吸引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场域,四史”教育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育人价值。“四史”教育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剖析其价值意蕴,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探索其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实理路。高校应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四史”教育以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聚集理论武装,切实提升融入的政治性;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提升融入的科学性;推进成果转化,切实提升融入的有效性。以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重要指示,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本文围绕什么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怎样“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等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探讨,力求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深刻领会其内涵要义,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准确理解其外延深意,真正把握其实质和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改进高校管理,推行人本管理,强化育人功能;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发挥学生“三自”作用;利用校园文化的感染功能影响学生;依托学生宿舍、学生社团,创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四史”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要重点剖析“四史”教育要素,深刻领悟“四史”教育思想,把“四史”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机联系。无论是“四史”教育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所以,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作为教育主线,同时,侧重为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便于升华学生思想,保证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近3年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对近3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目前学术界关注和讨论较为热烈的三个理论和现实问题,即“05方案”实施以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图书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并从文献资源、环境、图书馆人等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指出了新的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也要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应对网络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克服网络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危害,积极发挥网络化的优势作用,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四有”新人,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是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目标上一定程度脱离了社会实际,过程和形式上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也未能充分吸引学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困难。而“参与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却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对改进和加强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维度分别回答“是什么”的内容体系、“为什么”的内在要求、“怎么办”的方法路径。学习领会这一创新论述的丰富内涵及其蕴含的开放创新的内容体系、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和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等理论品格,对于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要在理论指导与研究深化、发展理念和价值指引、教学科研和培养人才等方面着力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其教育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新定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做出了新规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指引了新方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进行了新概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优化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的理论贡献是我们深化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根本遵循方向。  相似文献   

19.
行为程序模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使大学生“内化”的认知顺利“外化”为良好的行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程序理论模型是基于心理学用于描述人的认知-行为转换过程的理论模型。运用该模型,文章将思想政治教育“外化”描述为由情绪控制、观念控制、自我控制三个控制过程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影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外部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决定着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品行塑造具有推动、感染与规范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国际环境、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对此,应当发挥高校制度规范的价值引导功能,增强政治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互动协调功能,增强高校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