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由资源竞争转向资本、技术竞争,最终走向文化竞争。广州要迈向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要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建设下功夫,还要在文化和品牌等软实力建设上下功夫,不仅要"以文化论输赢",还要"以文化论未来"。借助SWOT分析法,将广州市文化品牌发展战略与自身建设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对这些因素展开综合分析,探讨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观察》2013,(6):193-F0003
2013年11月28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岭南文史研究与广州市社科联成立3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南海神·广州日报号上举行。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麦淑萍副馆长、广州市社科联顾涧清主席、谭晓红副主席、城市观察杂志社钟萍社长、魏伟新总编辑与来自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的黄淼章、黄启臣等近10名馆员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上,顾涧清主席介绍了广州市社科联正在筹办的"走向理论自信——中国梦暨广州人文社会科学30年成就展"情况,并就如何结合岭南文史研究,更好地办好这次展览向与会馆员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3.
袁征博 《城市观察》2011,(4):102-111
随着城市发展迅速推进,城市之间在品牌形象的确立和修正上出现新的博弈态势,如何整合城市资源,凸显城市独特的品牌特征,如何巩固城市自身品牌优势等,是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全面阐述了广州花文化的成因、优势、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原则和思路,建议确立以花文化为核心的广州花文化城市品牌策略,以此巩固"花城广州"的品牌优势,彰显广州城市魅力,提升广州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文化产业化需要建立有城市精神与地域特征的品牌产品,当代文学产业化因其具有的精神属性、创意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多元辐射属性对于城市文化品牌的产业化具有品牌的塑造功能、传播功能和承接功能,因此要建立当代文学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产业化组织机制、产业化传播机制与产业化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2月23日,由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市政协经济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六期"广州新观察"学术圆桌会议——"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战略·文化角色"在暨南大学召开。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葛剑雄、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平欣光、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蒋述卓、广州市港务局局长常敏、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教授刘锡涛、广东钧年投资有限公  相似文献   

6.
《城市观察》2013,(4):192-192,F0002
为传承海上丝路文化,擦亮广州作为海上丝路发祥地的城市名片,推动广州海上丝路文化品牌与对外交流紧密结合,进一步放大广州文化的国际传播效应,为广州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更大发展再赢先机,应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斯里兰卡文化艺术部和阿曼商会的邀请,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城市观察杂志社组成了以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周德平为团长的海上丝路学术代表团,  相似文献   

7.
何一鸣 《城市观察》2012,(1):157-165
广州文化继承了岭南文化的传统,具有工具理性,其着重于指向当下的实效和:叻利,是市场化转轨的重要前提。此外,现代广州城市文化是一种商业化、大众化和多元化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它是通过内部濡化与外部播化这两种动力机制进行型构与演进的。因此,文化在广州的经济制度转轨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是城市营销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城市文化系统结构的五维模型,概括了城市文化的五个维度:艺术文化、时代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这五个维度的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模型,为城市营销者集中资源进行有效精准的城市品牌传播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9月30日,由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大学和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等单位联合举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广州大学大都市治理中心、《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编辑部等单位承办的"第一届南方大都市治理研讨会"在广州大学召开。广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谭晓红、广州大学副校长董皞、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钟韶彬、《中国城市报》副总编辑陈柳钦、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骆建云、荔湾区委党校常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观察》2013,(3):192-192,F0003
为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突出城市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的文化内涵,精心打造海上丝路的城市名片,2013年5月29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承办的"中印海上丝路文化考察暨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在广州成功  相似文献   

11.
温朝霞 《城市观察》2019,59(1):157-164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文化建设欣欣向荣,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州要发挥岭南文化中心地的优势,推动广州文化出新出彩,在共建人文湾区中发挥广州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MCBD)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城市服务功能的新载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动力和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不仅强调经济、产业、配套设施等"硬实力"的目标与定位,更要关注文化、品牌等"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以便将上海真正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为例,针对商务区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的成效与不足,提出针对推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彬  王媛媛  仲崇阳 《城市观察》2021,74(4):145-156
江南地区的城市发展构成了江南文化兴起、演进与繁荣的历史动力,并且后者的影响力因长三角城市体系的形成而不断扩大.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强调以文化品质彰显城市个性的总体导向下,上海的全球城市建设在应对竞争中需注重大都市战略空间迭代中的文化作用,在"地方空间"的层面依托根植性的文化创新助推内生增长,以此增强在"流动空间"运行体系中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这意味着,上海的全球城市建设将面临文化发展与区域路径的深度融合趋势.江南文化的创新价值最终体现为"城市—区域—国家"的多层次品牌塑造能力,特别是从文化创造力到文化凝聚力的提升过程,涉及长三角城市群协同治理的深层次推进问题.因此,以江南文化为基底的文化品牌建设,应被视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文化发展与创新、区域软实力基础设施建构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2月14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承办的第七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举行,会议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与合作"。来自上海、重庆、广州等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会议由广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郭德焱主持。  相似文献   

15.
《炎黄世界》2011,(3):27-27
2011年3月18-20日,我会与广东省社科联、澳门基金会、广州市社科联、中山市香山文化研究会等五家单位联合主办的“蛋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市举行,来自广州、澳门、中山等地的50多位学者及地方民俗文化研究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蛋民族群源流、蛋民习俗、蛋民文化及如何传承与挖掘蛋民文化等。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金元浦教授、金汕教授,尊敬的刘江南局长、何继青局长,还有各位领导、教授、嘉宾,早上好.今天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广州市社科联共同举办"畅想新生活,盛会给广州带来什么"主题论坛,我对各位领导、教授、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马上就要召开的广州亚运会是广州期盼已久的盛会.经过6年多的努力,广州市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运动场馆、文化设施等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在市民素质、城市管理、文化管理等软件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广州来说,亚运会已经不仅仪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城市发展和腾飞的机会,是展现广州新面貌的机会,是提升广州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观察》2013,(6):2-F0002
<正>2013年11月12日至13日,由孙中山基金会等机构共同举办的"纪念孙中山:华人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湾中山讲堂举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顾涧清(《城市观察》杂志社名誉社长)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华人文化品牌与广东海上丝路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的演讲,提出要依托广东海上丝路这一历史资源打造华人文化品牌,积极推动广东海上丝路申遗,进一步放大华人文化的国际传播效应,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点评。  相似文献   

18.
正6月1日,由广州市社科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承办的第六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粤港澳大湾区与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隋广军教授,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会议由广州市社  相似文献   

19.
林昆勇 《城市》2016,(12):66-69
"一带一路"战略为玉林推动侨乡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舞台、 进一步弘扬侨乡文化、 着力塑造侨乡特色品牌、 深入挖掘侨乡人文资源等机遇.玉林要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全国最著名的侨乡和广西最大的侨乡资源、"岭南都会"历史文化古城、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之一的地理区位、 人文历史和政策环境等优势,深入分析玉林在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面临的新机遇,主动探索加快玉林侨乡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更好更快地推进玉林区域性大城市和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5月6日,由广州市社科联、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和《城市观察》杂志社承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设计城市:广州迈向枢纽型网络城市"圆桌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红楼一楼报告厅举行。研讨会旨在聚合城市研究领域与相关学科嘉宾,探讨具有引领性、前沿性和学术性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