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瑾 《现代交际》2011,(4):17-17
本文在应用个别访谈、现场考察、参考资料查阅与借鉴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延安市吴起镇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同时,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镇化过程中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及定性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原因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最后得出:我国不能因为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放弃走城镇化道路。更不应该因为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而忽视我们做出的诸多努力和探索,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目前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征地补偿安置机制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慧颖  宋志英 《城市》2009,(2):71-74
一、征地补偿安置现状分析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征地补偿安置机制存在一定缺陷,被征地农民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安置。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失地农民再就业难、医疗和养老等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城中村”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以及近年来土地征用信访案件数量上升等.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聂洪辉 《社会学》2006,(1):38-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但随之产生的失地农民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失地农民常常失地又失业。这其中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失地农民要真正变为市民,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变、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整合和农村规范与城市规范的整合等。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论述失地农民问题,探讨解决现阶段失地农民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勇  雷刚 《职业》2015,(1):57
【本刊讯】近日,湖北省枣阳人社部门专门为失地农民开展免费技能和创业培训。经过培训的人员,大多学会了一项技能,并可以在市区找到工作,每月收入2000~3500元不等。目前,枣阳南城有5000多名失地农民实现了再就业。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成为政府尤其是人社部门的新课题。首先,政府将老弱病残对象纳入城市和农村低保,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占,失地农民问题成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要进二步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吸引各方关注的社会问题,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变得十分迫切。在当前农村社保尚未立法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纳入到社会保障的体系中去,实现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障的衔接,更加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个广泛影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并且需要我们当代社会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就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它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再就业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搞好再就业,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x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县城周边郊区土地大量被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商品房建设,x县境内的农民逐渐失去赖以谋生的土地,失地农民群体规模呈继续扩大化趋势。他们为了寻求再就业的机会而涌入县城、周边县城甚至重庆市区,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既影响他们自身的生活状况、水平与精神状况,也影响着民族关系的和谐和民族工作的开展等,同时也映射出民族自治地的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许庆 《科学发展》2013,(2):24-27
在对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地区大样本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失地农民的现状以及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首先要提高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政策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使农民利益得到合理照顾;再次要加强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同时,要完善就业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在就业收入、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教育、户籍以及其他方面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廉清秀 《现代妇女》2014,(4):209-209
目前,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很少,国内对于失地农民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原因、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或者是从其他学科如农业和马克思主义学科角度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阮世坚 《城市》2016,(4):30-34
在越南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农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许多失地农民的问题需要合理解决,其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不容忽视。笔者通过借鉴中国、德国、日本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基本经验,对解决越南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从而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上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瑞君 《社会学》2008,(3):27-34
伴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郊大量土地被征用和使用,导致失地农民日益增加。现阶段,上海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落实情况普遍比因土地被使用(租借)而失地的农民要好,“镇保”实施后就产生的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落实情况也较好,而早期征地农民的社保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失地农民补偿标准的统一和相关政策的协商尚有待解决。如何创新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使所有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困境与出路———关于我国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本文是对辽宁等17个省区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集中对下岗职工及当地政府开展的“再就业工程”的描述,包括基本情况、问题、原因、下岗职工本人的...  相似文献   

16.
再就业政策与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再就业工程”是一项旨在解决目前我国城市所面临的大规模下岗及失业问题的重大举措,再就业工程实施和推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下岗职工的行为与再就业政策(制度)之间的冲突。本文从再就业政策本身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两个侧面探讨了导致这种冲突产生的深层原因,指出进一步就如何转变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进行深入研究的紧迫  相似文献   

17.
失业是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探讨影响美国失业问题的因素,理解失业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给美国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影响,对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型、失业和再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  相似文献   

18.
《职业》1999,(6)
本刊讯为了有效地推广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开展企业创办者培训的做法,加大我国再就业培训工作力度,切实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1999年4月27日至3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莹  赵锐  梁山 《职业时空》2010,6(5):138-140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发放问卷与实地访谈,对河北省7个地市的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就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个失去了土地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从而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新的社会困难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问题成为“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焦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土地征用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根据中央的文件精神和失地农民的实际,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