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菲斯克的媒介文化研究强调受众主体决定意义的产生,推崇受众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反抗性,弘扬大众媒介文化的"进步性"和大众的生产力,挖掘媒介文本的开放性、多义性和互文性,肯定媒介体验的狂欢、快感和抵制。菲斯克的媒介文化研究偏重于媒介文本和媒介受众两大模块的研究,忽视了对媒介机构和产业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大多是以符号学和结构主义叙事学为主的阐释性的定性研究。对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进行反思,有助于审视我们当下的大众文化研究和媒介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媒介素养与媒介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琪 《北方论丛》2007,(4):55-58
媒介文化的媚俗倾向遭致社会各界的讨伐。减少媒介文化的负面因素,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媒介人"的自觉,也可从不同视角予以审视。为降解这些负面影响,提升媒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人"与受众两方面的素养构成,但更重要者则在于媒介自身。为达到提升媒介文化品位之目的,应从精神守望、媒介自觉、正视多层次大众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努力。只有提升媒介素养,才能达到提升媒介文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媒介文化源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众媒介的基本含义入手,首先分析了凯尔纳所谓的媒介文化,认为他以媒介文化取代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一方面在于承认西方社会已经出现的文化现实,另一方面也试图以此调和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之间的理论矛盾.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学者使用媒介文化的基本语境,认为把媒介文化等同于大众文化的做法失之简单.因为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介的出现,种种文化现象已无法用大众文化的理论框架做出很好解释,这就为媒介文化的诞生奠定了现实基础.而文化研究的盛行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媒介文化概念的流行和媒介文化研究的展开.媒介是大众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后所出现的文化形式,它既是一种全面抹平的文化,也是一种杂交文化,同时还是一种不断生成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对大众文化批评及大众文化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明 《社会科学》2004,(11):114-118
近年来我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来自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但这种理论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将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非语境化和非历史化,会导致对当代和中国大众文化特点的误读。如果现实地和客观地去审视大众文化,就会发现大众文化其它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5.
声音景观作为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当代文化理论值得深入探讨的前沿问题之一。立足于大众文化意指实践及其文本生产机制,声音景观应当被理解为一种由视听交互主导的跨媒介文化实践的产物。一方面,它在物质形态层面既被区分为音乐、语音、声效和静默等不同声音类型,又以媒介融合的方式,与视觉景观构成难以分割的交互关系;另一方面,它在主体感知层面则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性、社会性和意义生产性,并在流行音乐、电影及电视剧等大众文化形态各异的跨媒介文本类型中得到清晰可辨的呈现。在此基础上,对声音景观的跨媒介叙事类型、意识形态叙事功能的揭示,则为反思中国当代文化实践提供了更具现实针对性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作为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大众文化的创作与实践催生了后现代主义并为后现代主义各种反传统原则和策略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后现代主义在理论与策略上的创造为大众文化正当化铺平了道路.尽管如此,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不过,这种矛盾并不是根本性的,从它们最终的政治宿命来看仍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整体文化系统中两者不存在绝对的分界,因此一些人将这两者相混淆,尤其在大众文化日益审美化的状况中,更易产生误解。实质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认清这种区别,对强化审美文化和促进整体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与文化有密切关系 ,我国大众传媒的兴盛是大众文化兴起的主要缘由。大众传媒承载并传播了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即构成了我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又使传媒和文化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文化研究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 ,它以双重理论范式把握和切入大众文化的双重结构 ,即积极性的大众文化理论和批判性的大众媒介理论。这两种理论范式对以往经典的单一性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既有继承更有超越。它对大众文化理论的探索和建构 ,使大众文化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范式之一的批判性的大众媒介理论 ,从批判的视角审视和分析当下社会和大众媒介 ,指出大众媒介已演化为当代社会文化景观的新宠乃至符号暴力 ,对大众媒介的霸道与僭越进行了批判 ,主张建构公共空间 ,以抵制和制约媒介的霸权 ,充分体现了文化研究的反霸权本色。  相似文献   

10.
1930年代的上海曾出现过短暂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审美的转变,社会呈现出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浓郁的文化色彩.当时的上海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在社会发展环境、大众传媒、市场经济体制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而和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文化相比较,在文化结构、文化受众、文化形态上又有着许多不同.上海的市民文化只能说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瞿优远 《云梦学刊》2006,27(1):154-155
新世纪以来,中国体育传媒,特别是体育报刊表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这是由与其相对应的中国受众在数量上、兴趣上和关心程度上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黄越 《云梦学刊》2010,31(3):146-148
影视翻译参与了影视艺术的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因而大众传播理论给影视翻译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合理的研究视角。从影视翻译的过程模式图分析影视翻译过程.可以明显看出译者是影视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因子而受众也处于此过程的核心地位.这就为影视对白的翻译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江 《云梦学刊》2011,32(1):133-135
大众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相互影响。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高校应多管齐下,不断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媒体方言传播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继娅 《云梦学刊》2009,30(4):154-156
方言被广播、电视等媒介较广泛地传播运用.具有语言传承的文化层面的积极意义。但作为大众传播的节目形态,面临文化产业化,大众传媒必须注意方言节目在受众“接近性”、传播有效信息、以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邢彦辉 《云梦学刊》2006,27(6):153-155
传媒生态平衡有利于媒介生态资源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媒介的可持续发展。传媒生态的平衡决定着媒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能不能实现。媒介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传媒生态资源的整合与媒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制约我国传媒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等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大神话.在这一神话的打造中,媒体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报社、出版社、电影公司相互联手,形成了<啼笑因缘>的多重立体传播.且整个传播过程精彩纷呈,既有精心的策划与包装,又有不期而至的新闻点.这一切构成了该作火热出炉的壮观场景.  相似文献   

17.
舜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富仁 《云梦学刊》2004,25(1):46-52
中国文化的根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而在于更早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其根本标志物则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几个政治帝王:尧、舜、禹。其中,舜文化体现的就是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而这种浑融一体的国家意识形态,显然不同于后来以君臣父子关系构成的整个国家体系。对于舜文化的研究开拓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流体质量测量的仪器。本文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补偿式涡轮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概念。仪器采用涡轮转子来检测流作速度和流体动量,它们二者经过二次仪表处理后即可得到质量流量。  相似文献   

19.
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文化工业的理论批判为当代大众文化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并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但是 ,由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需要对其再认识 ,以推动当代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对其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并指出其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