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荃  顾超 《成才与就业》2014,(22):28-31
正临近年底,有些职场人士会萌生跳槽的念头。要知道跳槽可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人往高处走",这固然没有错,但是说来轻巧的一句话,却包含了为什么"走"、什么是"高"、怎么"走"、什么时候"走"以及"走"了以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那么面对跳槽,如何才能顺利一跳,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呢?  相似文献   

2.
千龙 《今日南国》2009,(3):13-13
众所周知,28岁女性跳槽要考虑很多的问题,盛传28岁是职业女性尴尬年龄的说法。于是。我们就28岁女性跳槽话题。谈了一些观点——28岁女人,跳槽有三个难点:难点一:改变了家庭的生活状态,跳槽心理负担过重。李女士,孩子已经2岁了,她说等孩子大一些,她应该好好琢磨一下自己事业的发展了。  相似文献   

3.
王琦2003年7月从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毕业后的一年中,他频频跳槽,换了三次工作,可每次跳槽后没多久,他总会感到新工作似乎并不适合自己。一次次的跳槽,一次次的不适应,让王琦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这个人的运道太不好了,为什么总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从学校毕业踏上社会的一年中,王琦的职业生  相似文献   

4.
"跳槽"本指男女间的见异思迁,就像马食槽粮,移就别槽。近两年,"跳槽"虽已不再是流行词汇,但频繁的"跳槽"已成为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从新入职场的年轻人到位居高管的资深人士,无不受这个潮流的影响。对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跳槽本是现代社会人才流动的正常表现,但在面临复杂发展问题的中国社会,在人们频繁换工作的大潮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问题,而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困惑与迷茫。当跳槽成为跳"潮"何晓鹏:经济学家智库与全球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最近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除了习惯一辈子都不换工作的日本人外,希腊人对工作的投入度也比较高,可以在—份工作上守13年。中国人和美国人换工作最快,在中国,目前的趋势是越高层的职员在—个职位的时间越短,平均时间仅为1到2年,而普通职员则会在工作6到10年后才会考虑离职。25到30岁的年轻人最热衷于换工作,不到两  相似文献   

5.
时下,职场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跳槽选择难”,意为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结果因盲目跳槽而引起情绪障碍,导致职业心理受挫,继而失去了择业方向。常有些年轻人把跳槽当成一种时尚,似乎不跳槽就不足以显示他的水平。其实频繁跳槽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习惯:工作中遇到挫折想跳槽,人际关系紧张想跳槽,薪水未如愿想跳槽,升职遇瓶颈想跳槽,工作中出现倦怠情绪想跳槽……这些人总抱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  相似文献   

6.
歌德说过:"人人都有惊人的潜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与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依赖自己。"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发展积极心态、走向成功的主要途径是:坚持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相似文献   

7.
失眠者往往存在以下6种心理误区:害怕心理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自责心理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到夜晚会被自责、懊悔纠缠着,久久难眠。  相似文献   

8.
《法制晚报》上说,据该报与某招聘公司联合在5000多名在职者展开的调查中显示:超过70%的人有跳槽的意向。“没有前途”成为跳槽的首要原因.“对薪水待遇不满”紧随其后。调查中.有43%的被调查者表示,春节前就已确定要跳槽了。另外.还有30%的人经过春节和家人、朋友的聚会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感到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于是也萌发了跳槽的念头。  相似文献   

9.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7年刊登过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题目是《人是理性的经济动物吗?》。在这篇文章里,西方经济学家们对传统的财智看法提出质疑,认为人的很多经济行为都受到个人偏好、从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那么,如果不慎察并加以重视,这种非理性因素也会使理财能力高超的人士犯下代价不菲的错误。通过对那些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心理误区的剖析,我们便可以避免这些错误。下面就是7种最常见经济行为的理财心理陷阱  相似文献   

10.
健康     
过度倾诉沟通不够是心理疾病,但太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小秘密也不是健康的心理。有倾诉欲的人通常都比较自恋,他们在和别人交往时,通常更关心和更多想到的是"我"。希望凡事都和人分享的人通常会更在意自己和别人的联系,因此,他们常常会错误地认为只要他们不说话了,可能这种联系就会断掉,其实这是一种人际交往恐惧和对自己不够自信的心理。如果这些有过度分享欲的人可以试着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不要太过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度,能更敏感地察觉别人是否对你说的话感到厌倦了,就可以很快变成一个知情识趣,又会调节气氛的社交高手了。  相似文献   

11.
放眼职场,很多年轻人都是"工作三年跳四跳",但张帆大学毕业至今已有四年了,却始终供职于同一家公司。同龄人也许会惊讶,而张帆对于自己的职场生涯则自有一番见解。不轻言跳槽 我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有关新闻影视传媒方面的,眼下,这可是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十月是职场"跳槽"旺季,历来有"金三银十"之说。于是"跳槽"还是"卧槽"就成了最近职场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跳槽"和"卧槽"究竟哪个更适合于个人发展呢?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企业信息工作要高效应用计算机技术,一、要走出三个误区;二、要发展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三、要重视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时下,跳槽现象在职场中十分普遍。然而一样的跳槽,有的人会越跳越高,有的人则会越跳越糟,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下面案例中的“我”是一个经常跳槽的人,短短几年,五次就业,四次跳槽。可是,跳槽并没有阻碍“我”的职业发展,经过一次次跳槽,反倒成就了“我”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5.
豆博士:最近,参加了一些HR同行举办的非正式聚会。 在交流中我发现,许多企业都在为初级员工的跳槽问题而头疼。 对于初级员工,我们的定义是毕业参加工作不到3年的职场新 人。很多HR都表示,在他们企业,工作3年左右的员工,流失 率要比其他工作年限的员工高得多,而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 是这些人员的离职。 为什么初级员工的跳槽会如此频繁?企业有没有责任呢? 在今天的职场聊天室里我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正打算跳槽 的职场新人倪裴洲,还有一位是我的HR朋友王经理。  相似文献   

16.
第一份工作平静地做了5年多,却因太过谨慎陷入了人事漩涡被迫跳槽;第二份工作,虽然经历了三任主管,由此经历了两次不小的变革.但职业生涯却一直在向上发展。如今已是某大型食品集团人力资源处人资系统部专项业务专员的秦静,对此最大的感触是:在变革之前不要把局面看得太清楚,这样只会让自己无所适从,竭力想改变局面反而让自己陷于被动。  相似文献   

17.
学习英语有许多误区,口语学习误区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讨论了英语口语学习的四大误区:一、中国学生不愿意跟与自己水平相差并不多的本国学生练习口语,以为这样会对自己的口语带来不良的影响,殊不知与自己在水平上相差太大的人练习口语易使自己丧失信心;二、学英语只能向美国人学,刻意模仿美国口音;三、词汇量不大时不开口;四、只知死背语法,不知道必须根据上下文,不断使用固定句型以达到熟练的程度。针对这些误区,又对英语自学者在语音、词汇、句型及思维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学习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3,(1)
——真诚、开放、热诚待人。——对生活充满期望,有理想。——有良知,能自律,经常保持身心健康。——留意及减少个人对事物的偏见。——所发表的言语要分清是以个人身份,还是以事业或团体代表身份而发。——有自知之明,特别是了解自己性格优劣,经常自省,尽量改正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学习欣赏别人及自己的工作成果,与人分享工作满足感。——服务社会的同时,不忘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对自己的家庭亦要尽责。——处事要有勇气,有正义感。——扩大生活圈子。——要主动争取学习机会,不依赖别人。——勇于承担自己所犯的错误,从错误中…  相似文献   

19.
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逃,除了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面对,比如试着战胜追自己的人在梦里被人追,想方设法地躲藏和逃避,实际上就是不能正视和面对现实中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有足够的心理能量让自己去面对。那么这足够的心理能量从哪里来呢?还是先说一个梦者的梦例。他从小学开始就做梦被人追,类似的梦一直做到大学毕业工作了。他说:"回想起来,基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管理》2014,(8):38-38
在职场上遇到跳槽的情况是很正常不过的,但是你知道自己跳槽的理由是哪些吗?下面就为你列举5个你要跳槽的理由,这也是提醒你该换工作了的信号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