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研究得出:商业银行薄弱的治理结构会引起储蓄和信贷危机,良好的治理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进行风险防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形成巨大冲击。会计理论界就公允价值是危机的根源抑或是“替罪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美国、欧盟的政界、金融部门和企业界将危机的矛头直指公允价值会计,认为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恶化了信贷危机,对此次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求停用公允价值。但会计界对此予以否决,认为此次的金融危机是经济问题,不是会计问题。公允价值由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发展到今天,应了中国的古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3.
费兆奇  刘康 《管理世界》2019,35(6):27-38
本文通过混频技术构建了监测中国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日度先行指数,旨在为优化中国宏观调控的时机选择提供连贯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之后分别步入了两种不同模式的复苏之路: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在改革的驱动下,走出了一条既稳定又较快增长的轨迹,但次贷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在货币驱动的影响下,波动幅度显著放大;中国经济运行在次贷危机之后的可持续性较差,自2011年以来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中国经济分别在1998年、2008年和2015年处于下行压力较大时期;日度先行指数能及时捕捉到经济运行的"异动"情形,在次贷危机期间先于GDP数据7个月发现经济的异常波动。本文还检验了日度先行指数对GDP的样本外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深入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认为此次危机是由于产能过剩所引发的危机,造成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级债危机是近年来暴露出来的最典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作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之下的金融危机新案例,此次危机影响深远,举世瞩目。暂且不论境外市场的强烈反应,仅就对国内的影响而言,此次危机也是继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对国内影响最大的一次。此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十年祭之际,也是国人尚在忧虑迅速膨胀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之时,来自大洋彼岸的房地产市场的大泡泡吹越了极限,绑定于美国次级债的国际金融链条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不断升温,已从美国的经济衰退扩大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与以往的世界金融危机相比,除各种金融指标都出现了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不能比拟。此次次贷危机所带给我国的,除了短时间的经济疲软,更多的应该是对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改革的警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此次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表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税收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8.
2007年2月爆发了美国金融危机,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思潘称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也由此而看出。这次危机最初爆发在房地产市场,然后快速波及到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最后导致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就需要研究其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城镇居民的消费一储蓄选择行为,并进一步考察了影响居民决策的其它因素。本文认为,目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居民理性的发展和不确定性的加大、以及收入方面的诸因素,使居民在消费-储蓄选择中更偏好储蓄。因此,要启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只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对策方可解决。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中国的启示似乎不应忘记一以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的出口结构遇到了激烈的外部竞争,出口的困难无法继续支撑汇率的稳定,于是在金融市场开放进程不当的诱发下形成了危机,给整个经济运行带来了灾难.这场危机给中国发出了历史性的警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市场容量并非无限大,这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已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爆发会对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冲击,政府要想减少危机对经济影响就必须调整财政税收政策,以适应特殊经济环境的需要。具体要从金融危机对财政税收的影响程度出发,通过采取财政税收增值税改革.进出口税收政策调整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政策调整来催化经济走向复苏,金融危机时期必须要发挥我国财政税收的杠杆作用,才能更好地调整经济运行状态,实现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古到今"信用"一词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信用已经成为经济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2008年9月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更加的引发了人们对信用的思考。文章先对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进行层层分析,继而引出了对信用在此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强化投资、储蓄的重要作用协同并进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713个观测值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协同效应、中介效应,分析人口老龄化、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而储蓄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会因储蓄增加而减弱,而储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也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而增强;第三,人口老龄化与储蓄通过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居民储蓄是一国经济循环过程中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居民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而经济增长使得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居民储蓄的增加。从长远来看,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来源。我国的资金供给状况以及储蓄—投资转化机制表明,居民储蓄存款的多寡直接决定了资金供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学界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实质进行了诸多分析。无论其原因如何,归根结底,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没有改变。只是此次金融危机表现出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危机的新形式——它以需求过剩的假象形式存在。本文通过马克思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虚假需求的产生、存在形式及适度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应调整企业经营思路,使企业在抵御此次危机中,挤住发展的时机。  相似文献   

17.
涂振鹏 《经营管理者》2014,(12):110-111
本文拓展Dynan模型分别对中国城镇、农村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测度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村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家庭基本都受流动性约束,在流动性约束下,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较强,而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家庭受流动性约束效果不明显,估计结果不支持流动性约束理论。另外,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实际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行为基本不产生影响,实际利率的替代效应微弱,说明央行调低存款利率抑制储蓄率过快增长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次贷危机向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也开始加快,此次危机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次贷"形成的背景、表现出发,分析了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利弊影响,对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的发展尽到一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西方储蓄经济模型的发展过程做了梳理和实证分析,一并研究了中国居民储蓄函数,最后给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8月份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受由此而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我国自2001年以来严重依赖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导致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态势。本人认为我国出现了由外需不足引起的"出口不足型"通货紧缩。通过对我国此次通货紧缩原因的描述,本文界定了金融危机下我国通货紧缩的类型及相关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