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哲理诗之“理”莫不出于诗人“自得之趣”,其中蕴含的是诗人的个性气质、学养风度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感悟与艺术把握。哲理诗偏于理,可以不失浪漫;哲理诗是诗,可以有理性的思辨。诗人与自然的亲和,自我人格的表现,确立了其理性精神的人性化。而诗歌在艺术化的过程中,其哲理有时是依附于象征意象,而寓意深刻则以语言精炼为表现形式,这使哲理诗终不失诗性品质。  相似文献   

2.
郑淑媛 《中州学刊》2015,(2):117-121
先秦儒道养心观努力的目标都是把心以及养心论证为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实,但二者在具体进路上分为德行与自然两条进路。先秦儒家主张德行的进路,把人文道德的初始心看成是一个自然事实,通过修养德行使被蒙蔽的初始心重新显现。先秦道家则把虚静自然之初始心看成一个自然存在的事实,通过虚静自然而使歪曲了的初始心重新显现。导致这两种进路的根本原因是二者所承继的文化传统不同,同时,他们各自的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性也决定了他们在养心观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卢盈华 《文史哲》2022,(5):121-133+167-168
在朱子思想中,天理(理一)与自然之理(分殊之理)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浊气是否以及如何有理的相关问题,需要得到厘清。如果浊气无理,则与朱子宇宙论中万物皆有其理的思想相悖;如果浊气有理,则理失去对气的规范作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区分和解释不同类型的气与不同类型的理。如此,难题依然会出现:不同的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既然天理和自然之理是连续一致的关系,为何作为秩序本身的天理是纯善的,而作为各种事物之秩序的自然之理不是纯善的?而如果自然之理不来自于天理,那么二者之间又出现断裂,与朱子思想相悖。天理既然纯善,又何以出现自然之恶?自然之善恶与人之善恶的来源分别是什么?首重认知心的横摄系统能否开出道德?天理的道德规范之内容是什么?文章的论述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并提出朱子理学开出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诚信在现代话语系统中是一种个人德行或社会道德,但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则是两个不同的伦理范畴.朱熹通过诚与信的分疏,把诚纳入到天理论的哲学体系中,以诚为道德的形上本体,以信为诚体之用,作为人伦日用的理性法则.以体用的统合,把诚信之德的合理性确立在天道与人道的基础上,完成了天与人的合一和自然之理与人文之理的贯通,实现了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联结,使人的生活世界在伦理的参与和干预下成为有意义的文化的世界,人由此获得了对自身有限性和世俗生活世界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先秦文化以自然为核心,研究自然的规律以及由自然内部引申出万物的条理和秩序;以自然论人生,"天人一理"讲感通;由天道而归于立人道,而天道之仁,即表现于自然,自然之理与做人之理同一。法则自然成为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研究先秦文化中的自然观,对于今天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情”之德性与“理”之德性李丽情之德行与理之德性是中西方文化德性体系的特点,情与理既是中西方文化人性设计的基础,也是贯穿中西文化发展的主线。进行二者的比较,有助对中西方文化及其价值的真切把握。(一)所谓德性,既是主体的善的状态,又是道德的主体形态。德...  相似文献   

7.
站在治国理政的角度,王夫之认为"正"乃大臣之自我规定,体现为德行的高尚与才干的非凡。大臣之道本质上就是"正"之道、德才兼备之道。王夫之分别从大臣的政治品质、立朝之道与行政之道三个方面对大臣之道作了具体的阐发。王夫之的大臣之道,对于当前政治建设中的领导干部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以及选拔干部时的标准要求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闫孟祥 《河北学刊》2001,21(2):114-115
无形之理生有形之气是化生而非派生。在朱熹思想中,有形物只不过是动静感应过程中的一种相对存在,而动静感庄是理太极的自然之性。据此,本文以为,气是理太极动静感应之性的外化.  相似文献   

9.
孟喜卦气卦序反映的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所创制的各种卦序,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象数规律蕴含于其中,是以象数的方式来表达古人对自然之理和人文之理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10.
陈远宁 《船山学刊》2012,(1):166-173
"泰"为施化天下的道理;"否"为退守避时之策;"同人"是既清晰辨别又能包容之道;"大有"示人君获得臣民拥戴之理;"谦"是谦损施与均平天下;"豫"则享受豫乐不可太甚;"随"示息动而非萎靡不振;"蛊"旨在振顽懦、增德行;"临"指治民应崇德教,不尚威力。  相似文献   

11.
论魏晋隋唐间的少数民族史学(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隋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的有关著录反映了这一高潮的基本面貌.这个时期成书的各朝正史中的民族史专篇,发展了司马迁、班固撰写民族史专篇的优良传统.<华阳国志>和<蛮书>记述了西南少教民族的历史;<十六国春秋>和<晋书·载记>则记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魏书>和<周书>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具有少数民族史的性质;<通典·边防典>本质上是一部古代少数民族史.以上这些,反映了这个时期少数民族史撰述的盛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哲人把科学是什么与科学应在中国人性命中成为什么的思考结合起来。在这个历程中,科学由外在、超越的普遍性存在方式逐渐成为内在于中国人的基质,并最终被安置进中国人的内在性命中。在冯契的转识成智学说中,科学智慧与境界被理解为最高的智慧与境界之一。这一学说把对科学本质的思考与心性论结合起来,把科学纳入心性之学的架构,淡化科学是什么,强化科学对于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能成为什么的维度,开辟了理解科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论魏晋隋唐间的少数民族史学(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林东 《河北学刊》2008,28(3):67-78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隋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的有关著录反映了这一高潮的基本面貌。这个时期成书的各朝正史中的民族史专篇,发展了司马迁、班固撰写民族史专篇的优良传统。《华阳国志》和《蛮书》记述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十六国春秋》和《晋书.载记》则记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魏书》和《周书》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具有少数民族史的性质;《通典.边防典》本质上是一部古代少数民族史。以上这些,反映了这个时期少数民族史撰述的盛况。  相似文献   

14.
葛志毅  高东利 《河北学刊》2012,32(2):177-184
《庄子·天下》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意义久被学者们所认识,但诸如:《庄子.天下》对道术体性的真正期望何在?其在论列旧法世传之史、邹鲁六经及百家之学时,其背后的学术内涵是什么?其对百家之学究竟是肯定还是否定?原因何在?所有这一切最终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有何等影响?这些问题至今似仍罕为学者所尽数参透,因而有必要再予诠衡论析,考订评量。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政教制度实践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影响之大,必须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5.
"阳光体育运动"是为了提升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而推行的全国性体育运动计划,培养学生一种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是激发并保有终身体育兴趣是实现这一计划的关键,笔者认为在众多的体育运动技能中,体育舞蹈是一项最适合在大学校园中开展的运动项目,它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培养高贵的气质和风度,增进其社交能力,疗治心理疾病等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容纳意识、尊重意识、悦纳他人的能力。目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规范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和谐,因此,高校要通过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文化渗透等渠道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心态、得体风度、高雅气质的高素质人才,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郭象依“性”建立起一个完整体系,可以称之顺性论,并通过顺性独化、顺性逍遥、顺性无为和顺性即圣四方面加以展开。顺性独化,即万事万物,包括自然、社会及人都是本于性而独化的。万物顺性自足而相齐,进而顺性自足而达到自由逍遥。顺性无为,即无心以顺有,因循顺性。应用于社会政治生活中,就是要求君道无为臣道有为,天下的大治在于民各得其性。顺性即圣,建立新“内圣外王”;圣人是肯定现实、应世的,是游外以弘内,内外相冥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具体、鲜活的个体,孔子的整体生命存在表现出一种特有的人格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夫子大气象,是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风采,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义。孔子人格美可借用我国古代文论中两个特有的美学范畴来概括,即“风”和“骨”。“风”偏重于感情的飘逸和真挚,实为“风清意爽”;“骨”偏重于意志的端正和遒劲,实为“刚健道劲”。两者俱备,即为“风清骨峻”。孔子合而有之,终而遍体光华,如鸾如凤,成为中国审美文化史上一个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独特文化人格存在。它所透露出来的美感染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相似文献   

19.
简要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并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述为理论指南 ,可以肯定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 ,义不容辞担负着保护自然的责任。要解决当前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 ,必须从根本上重塑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自然的权利与环境法的伦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锋 《齐鲁学刊》2005,(3):143-145
环境伦理的突出功能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上。从法学的视角并以“权利”作为文本来分析,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自然的权利”上存在重大的理论分歧,在理论上应当对“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的权利”进行环境法的伦理定位,自然的权利是环境法的伦理基础,是环境法变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