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2.
何娟  吕华 《甘肃社会科学》2008,1(1):165-169
经济制度虽作为现实经济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和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但理论界对其概念的诠释并不多见,且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范畴.鉴此,本文循着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路,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马克思关于制度、经济制度的有关学说为指导,借鉴制度经济学对相关概念论述的合理内核,辨析经济制度相关概念,给出了一个分析经济制度的框架,从而对经济制度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和界说.  相似文献   

3.
由于世界和信息的动态性,主体认知形成的概念及分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需要某种合适的方式来描述变化过程.本文首先借鉴概念空间模型,说明和概括由此引出的概念动力学,并作简单评价;然后结合上述方法,提出一种从较小的已知到部分无知再到较大的已知的概念进化模型.  相似文献   

4.
社会空间研究将空间整合于社会分析中,提出了"社会-空间"辩证研究范式,其目标是重构社会理论,然而这一过程却面临诸多困境:社会时间的缺失使空间变化不能较好地指称社会变迁,社会和空间的简单等同使这一研究忽略了空间中的非社会因素,社会与空间的复杂辩证关系也使得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遭到质疑。解决上述困境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空间和其他研究要素的辩证结合。  相似文献   

5.
祁磊 《社会科学》2007,(11):149-154
《周礼》中的灾荒概念为研究灾荒史者所熟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多以对灾荒概念的常识性认识为基础研究中国灾荒史,即从经验性常识认知原生态常识。这种认知虽然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不能完全反映《周礼》灾荒概念的原貌。  相似文献   

6.
面对学界关于文化自信的众多解释,通过梳理文化自信的提出过程,并综合学者关于文化自信的解析界定出文化自信的概念。准确地界定文化自信的概念是提炼文化自信现实意义的理论前提,二者统一于文化主体的社会实践。文化自信内在地包含本来、外来和未来三个维度,而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在于:文化自信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碰撞的理性支撑,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观念前提,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中国梦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7.
演讲是在叙述、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几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立品格的口语表达方式,以这种口语表达方式为主导所开展的活动就是演讲活动。把演讲首先界定为一种口语表达方式,再从口语表达方式的运用角度来诠释演讲活动。  相似文献   

8.
社会空间与社会阶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阐述布尔迪厄有关社会空间与社会阶级的社会学理论,考察了他所运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惯习、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场域、区隔等.布尔迪厄试图建构一种由社会空间构成的差异化模型:社会空间是一个差异体系,即根据不同阶级而差异分布的,每一空间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特征,也可以说,社会阶级是通过划分社会空间的各个区域而区分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祝军 《理论界》2013,(7):170-172
随着中央对于社会管理重视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学术界关于社会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于社会行政和社会管理两个近义词的概念界定还不够清晰,特别在它们在英文词汇的使用方面还存在混淆现象。在本文中,作者以二者的英文词义辨析作为切入点,对社会行政和社会管理的有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0.
11.
论社会有机体及其本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 ,实质上就是指社会 ,它有广狭不同的三个层次的含义。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 ,是包含许多要素、层次、子系统的超巨系统 ,它的要素和结构都是发展变化的。社会有机体的本质特征包括一般特征和独有特征 ,其一般特征是有机系统性 ;其独有特征有 :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物质性和意识性的统一性 ,矛盾性 ,变动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2.
利益范畴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础性范畴,在利益矛盾、利益冲突问题凸显的当代社会,加强利益范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利益就是社会化的需要,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利益范畴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利益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既有社会性又有自然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社会行动的规律,是客观的,同时又具有关系的特点和主体的特性;把握社会规律的特征,廓清社会规律的内在机制,对坚持以人为本,按社会规律办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际刑法的概念和法律特征是国际刑法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国际刑法的概念应为:国际刑法是在国际社会预防和惩治国际犯罪活动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刑事合作关系并为各国所公认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国际刑法的法律特征,应以国际刑法的概念为基点,从国际刑法的主体、立法方式、执行手段及效力范围等方面加以分析,可知:国际刑法基本具备国际法的主要特征,是国际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法在刑事领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是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和理论范式,重新理解和解释传统地理学中的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并在批判传统地理学空间分析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应该重新解释和定义“空间”概念,主要代表人物有列斐伏尔、哈维和苏贾等。他们对于空间概念的重构,启示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空间问题的理论研究工作,并重新认识到传统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问题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经济法的社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性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经济法调整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 ,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其首要价值目标。经济法的社会性体现在其调整对象、调整机制和法益目标上。经济法的社会性是通过确认自由、公平竞争和公正交易的规则以及确认宏观经济管理规则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怀玉 《学术研究》2007,46(10):16-2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社会有机体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它是人的实践、特别是交往实践的产物,交往实践的总体性联系内含着社会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性;它是人与自然特别是人与社会相互矛盾的产物,因而是一个内含着社会的矛盾的产生与解决的动态平衡状态与过程;它是稳定的自我调节的制度整体,内含着能动性。一个社会有机体进步复杂程度越高,这种自我调节程度能力与自觉性也就越高,该社会的和谐性便有可能越强。  相似文献   

18.
社会成员的和谐观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是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条件的。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提供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社会成员和谐观念的形成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9.
荀子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分层思想。人性论和社会起源论是其理论基础 ,等级分层和职业分层是其理论核心 ,礼制是其实现社会分层和建立王道政治秩序的手段。研究荀子的这一思想 ,将有助于对当前社会不平等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