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歌金典     
百分之百的女孩轻松的惟美演唱 老狼词曲 郁冬“我将痛苦蒙上绸缎,你却将它撕成两斗。”当曾哼唱过《同桌的你》,你就一定记住过一个名字─—老狼。 老狼又带着他《百分之百的女孩》回来了。他的脸上几乎没有什么风尘的影子,就像校园民谣里演绎的任何一个故事里的男孩一样,潇洒俊朗、可亲可爱。之所以和华纳麦田签约,是因为以前和叶蓓合作过《青春无悔》,又在高晓松的个人作品集中演唱了几首歌,合作一直很愉快,考虑到自己的音乐风格和发展路线才和华纳麦田友好延续。老狼谦逊地提及前几张作品的辉煌是创作者高晓松、郁冬作品的成…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浩然和四个女人的故事马贵民本名梁金广,著有《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多部著名长篇小说的浩然,其人生段子也很精彩,比如这篇──童养媳小高氏浩然的熟人只知道其原配夫人是杨朴桥,却很少知道浩然孩提时还有过一个童养媳─—小高氏。记得穿开裆裤那年青甸洼...  相似文献   

3.
一位女士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 真正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的。但是最近,我不这么认为了,我觉得这只不过是我这个不懂世故的蠢人幼稚的幻想而已─—相交了二十几年的朋友,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居然不肯伸出手来。 我和这个朋友是中学同学,在学校里关系就不错。后来各自参加了工作,虽然来往少了,但仍有联系。再后来,我们又相约一起上了“夜大”。又是四年同学,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后来,她的家庭发生了危机,为了离婚,她什么都没要,给自己来了个扫地出门。因为闹离婚她跟父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盲人买剪刀的故事阿西莫夫是位俄国血统的美国人,一生中撰写了400多部书,算得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科普作家。在《智力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中,他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  相似文献   

5.
刚一入夏,北京街头就有一些妙龄女郎身着露脐衫上“市”了。她们聘娉婷婷、风情万种的仪态,引起路人暗暗惊叹。青春年少的李红也暗暗喜欢上了这种活泼的款式,于是也买了一套。回家后对着镜子左顾右盼地端详,果然秀色夺人─—白哲的蜂腰毕露无遗,迷你短裤和修长的双腿,无不流露出青春少女的美韵。李红的老爸在一旁见了,打趣说:“嗬,露着肚脐上街,这是二郎神三只眼了。”李红应和说:“这叫‘第三只眼’看世界。”“这样的衣服……我劝你最好还是不要穿到人街上去。”老爸个无忧虑地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操那心?”李红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6.
想说方言     
方言是什么?方言是我们与家乡之间最后的一条纽带。一个人走南闯北,茫茫人海中,蓦地一句乡音断断续续地飘来,那么的熟悉、亲切,心头一热,几千里地之外的故乡一下子奔来眼底。我是河北人,但我在老家的时间太短了,一两岁和“文革”中有半年,就是我与老家的全部接触。尽管如此,我对河北仍相当有感情,“文革”中的半年让我粗浅地了解了一点北方的风土民俗,后来看《红旗谱》、《烈火金刚》这类发生在北方的故事时觉得特别亲切。在其它场合碰到河北人,也要赶快凑上去认老乡。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故乡情结”。但我不会说老家话。记得…  相似文献   

7.
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在清晨这档收视率极低的时段,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栏目─—《东方时空》。这个定位于“综合性杂志性”的版块不久便火爆荧屏,成为大众的焦点。在这节目内容及形式的首创背后,还有一个用人机制上的首创,那便是整个《东方时空》的创作集体,除了少数几个制片人系中央电视台的“正规军”外,绝大部分编导和记者均是聘用的“打工记者”。而这个“打工记者”群体中的女编导们,在讲述不完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后,又有着自己的故事。Z郭佳:敬业精神是一面镜子拍摄纪录片绝对是苦差事,尤其是像《生活空间》专门拍摄…  相似文献   

8.
在科威特访问期间,有幸参加了一次“杜瓦尼叶”。第一次听到“杜瓦尼叶”这个词,是从科威特记协理事纳伊夫口中,他问我愿不愿意晚上去参加《阿拉伯人》杂志主编穆罕默德·鲁美海家的“杜瓦尼叶”。到一个国家访问,自然希望更多地了解那里的社会生活,接触更多的人,何况是鲁美海这样的社会名流。所以,我连问都没有问“杜瓦尼叶”是什么意思,就一口答应,表示“当然很乐意”。  相似文献   

9.
《中外书摘》2014,(12):36-38
一2002年,客居中国近二十年的加拿大医生费力鹏(michael phillips)和他的中国同事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中国自杀率:1995—1999》一文,正式向世界公布,中国的自杀率已达十万分之二十三(大约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中国一夜之间变成了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同年年底,费力鹏大夫又在回龙观医院主持成立了“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相似文献   

10.
南国情缘     
当女主人公读到“牵手不需要理由”的字条时,男主人公的内心正回旋着苏芮那首柔婉痴情的《牵手》去南国时,我是悲壮的。少年维特式的愁怅情怀,被一位曾经说过“非你不嫁”的少女击得粉碎。原因很简单:“你穷”———那少女离我而去时委婉地如是说。爱情也是要吃饭的。...  相似文献   

11.
舞女与尊严     
4年前,一个清纯的女孩帮助了一位警察。4年之后,警察与女孩又不期而遇。而女孩已变得面目全非,成了一名坐台舞女。警察与女孩之间于是有了一段戏剧性的故事……尽管故事的结局令人伤感,但人性与世态却淋漓毕现──不错,我是一家派出所的所长,我手下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我喜欢玩车,我的车是北京吉普,挂的是40号警字牌。这些跟我今天要说的故事没多大的关系,但我还是说了。我算是个“文职警官”,不可能整天办案,也不可能老关在家里写作。我也去一家歌厅卡拉OK,我不常去,我不常去却碰到了一件让人忘不了的事儿。今天,我得把这…  相似文献   

12.
一份读者问卷调查表,引出我与《老年世界》之间不少往事,回忆起来真有点细微的故事。在阅读本刊的时间一栏里,我认认真真地写下了24年零5个月,这24年对我来说是现实生活年限的三分之一。如果《老年世界》编辑部里有“80后”的编辑,怕是不敢相信,这73岁的老人,脑子出问题了。编辑部里有24年工龄的编辑一定会知道我说的是真话。我与《老年世界》有着割不断的缘分和情感。  相似文献   

13.
自离开老甲以后,我就公开宣称从此不再相信爱情。老甲是我同居已有两年的男朋友,他和我一样属虎,正好比我大一轮。我们之间的故事开始在去年本命年的生日。那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共同的好友———阿亮约我去他开的“清心茶社”品茶聊天。我喜欢喝绿茶,据说长饮绿茶可以预防癌症,还能美容。老甲也是阿亮请去的朋友。阿亮告诉我,我和老甲是同一天的生日,我们之间整整相差十二岁。在二十四岁生日之际,遇上一个与自己同属相又是同月同日出生的人,我很有些意外。老甲开玩笑说:“你该叫我一声叔叔。”我还他一句:“你看上去最多像我哥…  相似文献   

14.
我已经过了46岁。参加工作24年,从事公关事业18年。我进入这个领域说来还有点戏剧性,1990年春季我开始讲授《公共关系学》课,对象是郑州大学三门峡行政管理电大班,用的是明安香老师编写的大陆第一本《公共关系学》教材,该教材理论清晰、资料丰富、故事生动,所以讲过之后学员反映很好,我也喜欢上了这门课。  相似文献   

15.
让母亲骄傲     
让母亲骄傲文他他图/徐健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为母亲。为了让她骄傲。”─—史铁生(地坛)那一年,我读小学三年级。像所有的乡下孩子一样,我每天大清早便背上了心爱的小书包去上学,放学了便急急忙忙地赶回...  相似文献   

16.
我去年开始订阅《老年人》杂志。通过一年多的阅读,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看头的老年期刊。每月收到《老年人》杂志,我仔细阅读后,便推荐给院内其他老年朋友看,经常找我借阅的有6人。据大家说,他们很喜欢阅读《养生保健》版块的“医疗卫生”、“养生之道”、“康寿文摘”、“保健信箱”和《家庭风景》版块中的“敬老家谱”、“百姓人家”、“老两口”、“代际之间”、“生活顾问”等栏目。今年又有两位老年朋友订了《老年人》杂志。这样,我们巴蜀古城这个18户人家的小院,就订了3份《老年人》,经常看这份期刊的读者越来越多了。阅读…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见面就是一场“面试” 2003年谢晋导演萌生了排一部舞台话剧的想法,他拍电影有一整套的班子,有许多合作过的制片人,但是要排话剧却没有一位合适的制作人,后来我作为话剧《商鞅》的制作人有幸被推荐与他合作。第—次见面,谢晋问了我很多问题,其实在考察我,其中一个是“你觉得‘金大班’这部戏的重点是什么?”我就回答:  相似文献   

18.
渝是我刚涉世时结识的一位女孩。我们的相识极其平淡:自行车相撞,她雪白的连衣裙成了梁房的抹布,我弯着九十度的腰“哟哟”的揉着右膝,由此我们相互知道了姓和名。在某些三流的dM里,男女主人翁通常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进入角色的,尔后缀成故事。可我和浙没有故事,有的只是清风将春天的笛声传送遥远的那种诗韵。“你该ml我姐姐呢。”这是她对我说的第一句带人情味的话,是我们从医院出来之后。好在她说过之后,也就没有再说了。我M着她好看的鼻翼和刘海,说我高出你半个头呢还想当姐姐、她恬静的一笑,很有点象琼瑶笔下的纯情女孩。那时…  相似文献   

19.
细雨如烟     
细雨如烟李东方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也许,我们都似曾经历过──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亲情,唯独不是爱情。那年春天,一个潇潇落雨的日子,我应邀去参加笔会。飞楼亭阁、高山流水之间,大家坦诚开怀,倒也其乐融融,当时并没有注意到有一双眼睛正望着我。几天后,他来探...  相似文献   

20.
生活就像一本大书,有些事如过眼烟云,过去就忘了,有些则铭记心中,终生难忘。去年我曾随一些同志去巴格达参加“第九届米尔拜德诗歌节”,此行印象颇深,是属后一种。我想访问伊拉克的愿望由来已久;哪个孩子没听过、读过《天方夜谭》的故事或看过诸如《巴格达窃贼》之类的电影?巴格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