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史表明 ,人类认识发展的本性就是不断解放思想 ,辩证否定前人。把解放思想放在中国古代认识史中去考察 ,人类认识总是不断向更高的阶段发展的 ,因为 ,辩证的否定是人类认识前进的关键———揭示认识的批判性和继承性的统一 ;辩证的否定是人类认识发展中的联系环节———揭示认识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的系统性 ;辩证的否定是人类认识创造性活动的杠杆———揭示认识的创造性、前进性 (革命性 )。否定在认识中有极大作用 ,否定就是发展 ,要发展就要敢于否定。只有辩证的否定才能把人类基于实践活动而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的本质展示出来。因此 ,辩证的否定就是认识发展的本性 ,也是解放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类生存的危机.以何种视角和维度去剖析生态危机的深层本质,历史唯物主义为生态伦理学找到了理性视角和科学路径.伴随着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上升至道德问题,阶段性生态问题已然转变为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对资本逻辑逐利本性、异化人格和打破生态边界的揭露,重新审视人类生存危机与资本逻辑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不可逃脱的因果关系,重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贪婪掠夺的内在根源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澄明资本逻辑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逐利本性的根本动力,导致人的自觉主体性的决裂即异化,并指向打破生态自然极限的外在边界,以历史唯物主义树立起人类可持续生存理念,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危机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3.
刘建新 《江汉论坛》2008,46(2):69-71
马克思是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揭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的.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洞察了市民社会的本质,从人的历史活动去探讨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通过对以"物的依赖性"为标志的市民社会进行批判,指出要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消除人性异化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根本缺陷,这一缺陷的克服就是人类要从阶级社会走向无阶级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异化"运用到了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将异化劳动作为手稿的中心概念,并采用了历史审视的新视野,集中提出了他的异化劳动观: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其生产活动本身相异化;劳动者与"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超越前人的,他认为,共产主义是扬弃异化之后人性复归的社会,是人跟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又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但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扬弃劳动的异化.只有如此,人才能将自己从利己主义的片面的占有欲中解放出来,获得自己本质的一切内在的丰富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虽跨越世纪,马克思与海德格尔仍在历史本质性的那一度里交谈着。在技术与资本、强制与扬弃、天道与自我的种种人类存在方式的争论中,现代社会的历史本体论逐渐明晰——正是资本的内在否定,在本体论意义上为现代社会注入历史性根基,使得现代社会成为一种充满自反性冲动和张力的现实存在。马克思的资本内在否定性既是对当下社会存在的本质澄明,又是对人类自由进程的辩证揭示。在资本内在否定性的历史坐标中,完成了的虚无主义将作为对资本历史的否定之否定,为人类的更高历史阶段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功利主义的驱逐下,世界各国竭尽全力地发展科技、疯狂地抢占资源,由此就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矛盾、导致贫富两极分化严重而激化国内矛盾。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工业污染,生态失衡、稀有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科技异化、人的异化,人类正逐渐一步一步地把自己推向危险境地。现在全世界虽然还没有消除贫困,但不是因为世界范围内物质财富不够富裕,而是贫富两极分化造成的财富占有问题,因而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克服尖锐的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促使人类公正和平发展,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使人类自由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拯救地球、才能拯救人类。  相似文献   

7.
从宗教信仰的道德观到追求个人利益的道德观的变革,是以"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代替"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为代价的。马克思主义在"国民经济学"所导致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明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经济利益追求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道德价值核心将自我否定、自我消解;而"社会化的人类"的到来,使得"无元价值"的社会生活将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完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劳动范畴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贯穿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中心线索,在劳动基础上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目的就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进而建立劳动分配正义理论,达到劳动与资本的平等存在。劳动理论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中分为两个方面:即劳动的积极方面和劳动的消极方面,或者称之为积极劳动和消极劳动。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批判劳动的消极方面,才能拯救劳动主体变劳动的消极方面为劳动的积极方面,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联合体"。  相似文献   

9.
论需要合理性的生态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城市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资本主义私有经济条件造成的劳动异化、消费异化、需要异化及人的本质的异化是导致生态危机和城市灾害的原因。在这一系列异化中,人的需要异化最具有普遍性特征,是造成生态危机和城市灾害产生的最主要根源。要克服生态危机,人类必须培养完善的生态意识,转变现代科学技术观念,摈弃现有的人类中心主义代之以生物中心主义,构建生态社会模式并走"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为需要的合理性找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公正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们揭示了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公正的要求和阐述层出不穷,但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公正;所有以往哲学家、政治家的正义观念,无一不是社会生产和交往方式的反映,无一不是阶级利益的代言。他们指出社会公正正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所在,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实现人人自由而平等。他们还论证了社会公正的实现是渐进的,指出资本主义是社会公正历史前进的重要阶段;强调即便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也不可能存在“不折不扣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1.
自我意识是人的自由的内在前提,自由是人的自我意识在内外两方面合乎其本性的展开和实现.而自我意识的两重性本性,决定了这个展开和实现的过程必须以自我限制或否定为中介,克服“冲动”和“任性”,超越“对立”和“异化”,这既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辩证法,也是人的自由的辩证法.自觉地把握和遵循这种辩证法,人的自我意识才能经由“个体”、“族群”和“人类”这三重形态的分化和统一,走向普遍的自由世界.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二者是同步前进的。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虽然也关注人的发展问题,但最终目的是为寻求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也在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巧蓉 《东岳论丛》2006,27(4):38-42
“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观点,也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思想主旨。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考察了人的实践与社会本质,较为充分地说明了人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异化的必然性。历史的产物终究不会是永恒的,马克思通过对私有制与异化劳动的辩证分析,揭示了人的异化劳动的深层次根源,认为异化劳动作为劳动的一种状态必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被扬弃,人类由此进入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依赖于实践不断生成的运动,它是人类获得解放的最切近形式。  相似文献   

14.
罗毓平 《兰州学刊》2011,(11):22-25
《淮南子》的人生修养说以人性平等、人有三等为直接的理论前提,以自我修养和接受圣人教化的方式实现治身、治国的目的。人性不变而且人性平等,人性平等在社会里表现为人有三等。自我修养以养形保神,受教化以成才,人生修养的作用是使人开启智慧,形成去除遮蔽本性的物欲的才能,以致发现、回归本性,至少可以避祸,从而治身、治国。《淮南子》的人生修养说具有从现实世界面向内心的内向型特点,可将其概括为行社会之事,成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5.
论全球化过程中的自由与平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在全球化背景下 ,自由与平等这一对范畴在个人、阶级、民族国家等各层面的新的矛盾对抗形式 ,强调当前的全球化无法克服自由与平等的对立 ,只有坚持全球化的共产主义 ,才能真正实现自由与平等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历长期的现实运动,只有扬弃私有财产、解决劳动异化问题,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才能走向最终的和解,人类才能在本质上得到解放.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特征和现实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异化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而形成一股研究浪潮。而最早提出异化问题的是卢梭,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描绘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人类开始是处在平等的自然状态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出现了分化,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并随之扩展到了社会生活领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经济和政治异化现象,并把人类带入苦难的深渊。这种异化现象发展到顶点后,就必然导致异化的消解,人类向其自然状态的复归,而这种自然状态乃是一种更高程度上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价值平等起源于社会关系异化或实体化的教权和君主专制时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反对教权,尤其是反对君主专制的过程中,提出确立权利平等的法权社会。权利平等取代了等级社会,遵循“无害原则”,但是它把社会关系工具化,个人权利原子化。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否定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阐释了权利平等的历史合理性,批判了实体化的社会关系,揭露了权利平等的前提、过程与结果的悖论。通过辩证否定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以价值平等形成了社会与个人互为目的、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关系。价值平等是“总和”的社会关系,在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的善同时并行”和“所有的价值互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从人学角度上讲,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是异化劳动,而不是劳动本身。由于粗陋的共产主义和空想的共产主义不理解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它们的共产主义就必然是一种乌托邦。马克思认为,科学的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历史之谜的解答和人类社会的归宿。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道德进步经历了一个从臣民道德到市民道德再到新公民道德之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历程。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在本质上是"市民"的政治法律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破除了人的解放的制度障碍,迥异于旧市(公)民道德的新型"公民道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