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家织锦(土家语称之为“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保留最完整的一种原始纺织工艺品,它是在木制斜式腰机上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织成,其工艺精湛,图案古朴,色彩斑斓,被誉为土家族民间工艺的奇葩,是我国少数民族四大名锦之一。千多年来,土家织锦女在西兰卡普的构图和挑织中,把大自然的美与心灵的美交融在一起,使土家织锦升华到诗化和音乐化的境界,充分展现了自己高超的艺术才能和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2.
正"西兰卡普"指土家族姑娘打的花铺盖。《龙山县志》称当地土锦是"绩五色线为之,色彩斑斓可爱。俗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岗巾"。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原生地主要在龙山捞车河的苗儿滩、坡脚、靛房,以及永顺对山,保靖普戎一带。土家织锦的传承主要靠家庭或家族间的口传心授。我们采访的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村刘代娥,是国家级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她出生于1955年,12岁起跟婆婆学习打"西兰卡普"。据刘代娥介绍,她传承制作的"48勾"  相似文献   

3.
<正>“西兰卡普”俗称“打花铺盖”,其色彩、图案的精美,在我国民族民间工艺中独树一帜。“西兰卡普”在中国各个大的历史时期,都曾留下了自己的踪迹,并显露出不同层次的文化积淀。土家族织锦的发祥地湘西“五溪”,在五代之前还处于“喜渔猎、不事商贾”的原始猎渔时代。当时的“五  相似文献   

4.
西兰卡普是极具特色的土家族织锦,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不仅形式美,而且与土家族原始而神秘的渔猎、农耕、宗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探讨如何继承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民间工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手工艺品在我国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以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及传世佳作发展至今,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解决手工艺品实物的流失及手工技艺的失传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西兰卡普织锦是土家族一种原始而古老的工艺技艺,它即集中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织锦工艺体系的基本特征,又具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下,西兰卡普织锦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时代的考验。在介绍土家族西兰卡普的基础上,对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定位以及现在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为保护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叶梅出版过一本书,叫《我的西兰卡普》,真是一唱三叹,柔肠百转,真切灵动,带血带肉,这是从血液中奔涌而出的文字,令人感动。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的织锦,女孩儿稍懂事,便开始学着织绣,千百种花草鸟禽的精美图案,是土家人心中的希冀和梦。叶梅心中的西兰卡普,就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鄂西故乡。  相似文献   

7.
田明 《民族论坛》2013,(7):30-32
正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其华丽璀璨的图纹色彩,细腻精美的制作工艺,在我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中享有盛名,是充分反映土家族审美情趣和民族意识的艺术珍品。作为土家人在劳动生产中发明的织造物,土家织锦与土家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当寻起土家织锦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见史籍典章。在土家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流传的历史里,缺失了这一方面的记载。但细细寻觅,在浩瀚的历史烟波中仍可找到其发展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8.
民族服饰、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手工鞋垫、编制草鞋……春节期间,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廊景区,由长阳夷水女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建的土家织锦民族服饰"非遗工坊"里,一件件精美手工作品吸引了游客的眼球,纷纷驻足观赏、拍照和购买。长阳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非遗+"战略,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9.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是酉水河流域四大古镇之一,湖北西南部的窗口镇,是土家族摆手舞、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发源地之一,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湖北省政府确立的"湖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湖北旅游名镇"、来凤县打造的"土家文化集成区"、"酉水旅  相似文献   

10.
西兰卡普     
这次演出的土家族舞蹈《列卡察毕叽卡》中,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肩上披着美丽的披风——“西兰卡普”。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它用红、黄、黑、白、蓝、紫等几色丝线挑打交织而成,有作被面、椅垫、桌布、背笼盖用的。它的色彩对比性强,图案朴素而富有夸张性。这种锦织品,中间是主体图案,四周是装饰性的边。土家姑娘到十四、五岁时就开始织西兰卡普,一直织到她出嫁的前一天。姑娘织的最后一块西兰卡普,往往倾注着她的全部心思,集中着她的艺术才能。这块西兰卡普,是她的装饰物,出嫁时当头盖,赶歌舞会时作披风,若丈夫远离家门,她便用它为丈夫包衣物,让西兰卡普伴在亲人身边。  相似文献   

11.
刘妹 《中国民族》2012,(5):35-36
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人的花铺盖。它是土家族婚俗中的主要嫁妆,也是女家经济地位的标志和体现姑娘“价值”的重要标记。而西兰卡普的纹样,也逐渐成为土家人相互认同的符号形式,承载着民俗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自潘光旦先生提出土家族族源“巴人说”以来,关于土家族历史源流的研究,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论说颇多。尤其是土家族学者对本地区本民族历史的研究,更具优势,引人注目。其中由彭武一同志撰写的《湘西溪州铜柱与土家族历史源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源流》)堪称代表。 彭武一的《源流》一书,由八篇系列论文  相似文献   

13.
方园 《民族论坛》2008,(7):60-61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保留最完整的一种原始纺织工艺品。土家族相对偏僻的居住环境,使其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织锦纹样也因此一直保留着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其纹饰j简洁大方、色彩瑰丽,制作繁复而精细。本文拟分析土家织锦图像造型和其纹样构成特点,剖析其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形成的抽象构成与强烈的装饰风格,以及它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美哉,土家锦     
在湘鄂川黔毗连的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土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土家族织锦就是土家族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曾有诗云:溪州女儿最聪明,描锦挑丝最有名:"凤踩牡丹"不为巧,"八团芍药"花盈盈。土家织锦历史悠久。在秦汉时期土家族织锦被称为"峒布"或"土布",秦时,"其先民户出峒布八丈二尺",并作为赋税上交。汉时,土家族先民要交"峒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曾记载"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峒布。"此后,土家织锦成为向历代中央封建王朝进贡的珍品,史称"峒锦"、"峒布"、"斑布"、"土布"等。  相似文献   

15.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与壮锦、黎锦、傣锦合称为中国民族民间四大名锦,其纹样涵盖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类繁多。笔者意在收集整理西兰卡普各类图样并搭配简洁易懂的文字,将西兰卡普系列纹样开发成通俗的大众化读物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正土家织锦是土家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是土家姑娘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在湘西洗车河畔有一位土家姑娘,她不慕外面的荣华与精彩,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制作她心爱的土家织锦,为传承土家文化写下动人的篇章。她就是龙山县人大代表、洗车河镇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负责人——叶英。一双灵巧的手上个世纪60年代末,叶英出生在风光秀丽的苗儿滩镇的叶家寨,这是一个以叶姓为主,集族而居的土家山寨,至今保留着"男耕女织、户有机声"的悠悠古风。  相似文献   

17.
《民族学刊》2016,7(2):封3
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从一九八六年开始,首批征集到土家族全套不同图案的织锦共一百余幅,此后又多次深入黔江和湘西土家族居住的乡寨征集回清末民初土家人使用过的精雕细刻描金婚庆、梳妆台,民国楠木土漆桌、椅、凳全套,民国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土家族男女服饰,清中期木雕傩公傩母及系列人物面具,清道光二十四年傩画全套二十余幅。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在2015年布置完成了“土家族馆”,展示并汇聚文明的碎片,以实物载体寻回散落的记忆,较好地反映了土家族生活与生产的历史风貌和宗教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18.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与壮锦、黎锦、傣锦合称为中国民族民间四大名锦,其纹样涵盖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类繁多.笔者意在收集整理西兰卡普各类图样并搭配简洁易懂的文字,将西兰卡普系列纹样开发成通俗的大众化读物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早在商周时期,土家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湘、鄂、渝、黔四省接壤地区, 受地理环境、自然和经济条件影响,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习俗文化土家族习俗文化丰富,风格迥异,主要反映在其居住、服饰、婚娶、生育、节日、丧葬和日常劳动等方面,西兰卡普、吊脚楼等有很强的生活实用性,“过年”、“社巴节”、“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则带有很大的游乐性质。二、语言文化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羌语支。土家族有两个方言,即:南部方言(现有4千多人),北部方言(有17万多人)…  相似文献   

20.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以独特的方式表现着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不同时代的历史积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土家织锦濒危,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保护传承这一民族瑰宝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