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业的竞争日益加剧,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混业经营的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及降低单一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等方面,具有其他金融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面对金融控股公司兴起的趋势,我国必须未雨绸缪,针对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特点,尽快着手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以维护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它运用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对内部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策划和调配,节约了成本,实现了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这种金融机构制度创新适应了新经济的需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体制,一是加强外部监管体系建设,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明晰监管主体、强化信息共享制度建设、监测关联交易的规模和水平、资本充足率水平等;二是健全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设立防火墙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28日公布的《三大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中,首次提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并对其监管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在探索金融控股公司制度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鉴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主体目前尚不统一,本文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主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地涌现,金融业正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实现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重要组织形态。金融控股公司与一般控股公司相比,有其自身的经营优势,但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入手,分析了在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监管中存在的监管法律缺失、监管体制和模式落后以及监管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最后就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发展很快。根据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国家应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以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给金融监管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应当朝功能性金融监管方向发展,建立主监管制度以实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并就监管当局的具体监管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国际大环境下,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合理的模式,其日益扩张是现代公司的发展趋势,金融控股公司在为公司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与其他金融公司相比,也产生了许多特有的风险。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风险控制相关法律的合理化建议,从法律制度上防范和规制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对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经营,保障我国金融安全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产物,因其包含了不同的金融业务部门或非金融业务的多家控股公司,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目前中国各金融机构分别由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不透明性。这意味着原有的机构性监管不再行之有效,监管当局不宜实行“人盯人”的机构监管策略,而应按照金融业务的风险性实行功能监管。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产生了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要求。本文对如何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有风险及其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下,金融控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探讨金融控股公司特有的风险并加以防范和化解,使这种新兴组织形式对中国金融业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融服务业的变革和一体化,促进了金融集团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有两种模式:非金融企业控股公司和银行控股公司。在监管制度上,强调应实行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从传统监管方式向风险目标值法转移,要制定对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性的监管,建立内部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1.
现实社会存在模式各异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在从事内部交易时可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那么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实施监管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监管框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建立金融防火墙制度,完善内部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2.
论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模式与风险监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融服务业的变革和一体化 ,促进了金融集团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我国金融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要求以银行为主成立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应采取纯粹控股公司的形式 ,并以集团化为发展目标。在风险监管上应选择多元化的监管模式 ,从传统监管方法转向风险目标法 ;要制定对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性监管的指南 ,建立内部“防火墙”和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认为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滞后于金融控股公司"控股公司混业、经营分业"的经营特点;分析了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立监管主体,建立协调机制,由机构性监管转向功能性监管,提升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潮流冲击下 ,国内金融业关于混业经营的呼声日益高涨 ,而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一种较好模式 ,由于其本身坚持“集团混业 ,法人分业”的方针 ,所以它既能实现混业经营的效率性 ,又能实现分业经营的安全性 ,是我国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的设计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体制是在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模式下实行三方定期联席会议制,这种协同监管方式对于有效监管还是不够的。根据我国金融形势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历程,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借鉴美国伞式监管体制,即美联储作为主导性监管者,负责协调其他机构监管者实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总体监管,而控股公司下属的子公司仍适用分业监管。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建立牵头监管人制度。由人民银行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总体风险进行监管,而银监会、证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以及其在美国、英国、日本的发展,通过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定义,并探讨了适合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认为我国应该选用纯粹性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通过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认为我国必将走上混业经营的道路,认为应该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深石原则等进行可操作性的规范,以达到有效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金融的法律监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非正规的金融形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突出,但由于对民间金融一直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监管,民间金融极易产生巨大风险,影响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2011年温州民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民间金融的监管问题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民间金融法律监管的完善应遵循适度干预原则、经济安全原则、平衡协调原则;采取赋予民间金融合法地位,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机制与市场退出机制,对民间金融实行分类监管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面对金融业国际化竞争的严峻形势,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弊端逐渐暴露,各经营主体逐渐产生了混业经营的发展冲动,具有强烈的混业回归的意愿。金融控股作为混业经营的“试验田”,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国际潮流,但是,同分业经营相比,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也存在一些特殊风险,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防范风险,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定位方面存在缺陷,在经营方式上存在很大风险,监管的空白造成了目前对金融控股公司管理上的混乱.为完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我国应制定一部专门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同时,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并建立完善的事前监控机制和事后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在金融市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余额宝的出现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财选择,某种程度上甚至在悄然改变人们的投资理念,同时这种金融创新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本文意在通过对余额宝进行介绍分析,并结合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问题,说明其对法律监管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