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舆论是一种“普遍的、无形的和强制的力量”,它可以形成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报纸是作为舆论的纸币流通的’。这是马克思关于媒介在传播、形成、监督舆论方面的精辟论述。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与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一次谈话中也强调:“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让人民负起责来,才不会政息人亡。”人民监督政府、人民意见的传达,更多的时候就是通过媒介来进行的。传播舆论、引导舆论是媒介当仁不让的职责。舆论监督是建设民主、健康社会所必须的一个环节。在我国的新闻理论体系中,舆论监督一直被看作是媒…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理论中的党内外监督思想张玉昆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发挥和深化了毛泽东的执政党监督思想,使之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突出组成部分,提出并着手解决这一关系到党自身存在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结束篇中的一个宫有哲理的科学论断,也是贯穿于全书的一个重要思想。邓小平同志一系列关于发展问题的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王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如何抓住机遇,加速发展,我认为必须抓住以下几点:一、要发展就要不断解放思想换脑筋,适应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就告诉我…  相似文献   

4.
黄金龙 《理论界》2004,(6):36-37
执政党如何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是邓小平悉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多次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具体情况,系统地提出一系列反对官僚主义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开拓出一条可行的执政党反对官僚主义的新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官僚主义是影响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我们党要实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领导,就必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缔造者,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党的建设。早在1945年,他就明确指出,共产党要通过民主监督的途径加强党的建设,跳出人亡政息的周期率。建国以后,毛泽东更是把民主监督当作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方法,他在修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时,曾明确指出加强民主监督,克服党内缺点和错误的三条途径。这是毛泽东对党的建设的独特理论贡献。30多年过去了,我们党的队伍状况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途径的论述,现在读起来是多么亲切,其意义多么重大而又深远。 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执政党的领导核心、一个大国的决策者,其国际战略观的确立,直接影响着执政党和国家政府治国安邦的决策思路和工作重心。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有必要对毛泽东同志与邓小平同志的国际战略观进行比较研究,从其实践效应上看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国际战略观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可以说: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邓小平民族理论才能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民族问题。本文试图对邓小平民族理论作以粗浅的论述,以求读者指正。邓小平民族理论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关系江泽民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民主监督思想是中国民主监督理论的第一个里程碑。本文从有机构成的视角对毛泽东的民主监督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试图对毛泽东民主监督思想内在逻辑体系重新进行解构。提出毛泽东的民主监督思想是由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和"人人起来负责"的监督这三部分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系,打破了学界对其民主监督思想的传统认识。并认为民主是民主监督的思想基础和逻辑前提,是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根本原因;"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是民主的必然要求,说明党和政府必须主动接受人民监督,保障人民的监督权利,为人民监督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人人起来负责"的监督是民主和"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必然结果,这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怎样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毛泽东的“窑洞对”给出了民主新路、人民监督的第一个答案,为新中国成立后执政党建设、人民政权建设提供了重大战略思想。穿越3/4个世纪,习近平提出“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两个答案的生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理论思考、实践基础。本文论述了两个答案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本质特征,揭示了自我革命人民性的价值取向、否定性的自我扬弃、深刻性的鲜明品格、长期性的历史过程等本质特征,揭示了其与人民监督的内在逻辑联系。由人民监督延伸到自我监督,着力在继续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方向上对接,突出反映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演进、人民监督的守正创新、赶考之路的接续奋斗等方面,丰富发展了执政党自身建设和人民政权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0.
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及其政权机关为建设廉明政治、廉洁政府和廉洁奉公的政风而进行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个问题在我党成为执政党之后,特别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显得更加重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要经受牺牲个人生命的考验;今天,必须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1.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并且明确提出了实现这一工程的总目标:“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目标的确立,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对邓小平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理论的深化。一、正确认识总目标的理论特点第一,总目…  相似文献   

12.
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形成与确定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思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时,也在思考党的建设问题。时代变化了,党的工作中心变化了,那么“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1](p276)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执政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我们面临的新的实际,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执政党监督的理论基石——论邓小平关于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思想常桂祥邓小平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形成了丰富而全面的监督理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思想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本文拟对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接受监督有利于保持执政党的纯洁性和决策的正确性如何...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跳出历史的“周期率” ,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之都进行了艰辛探索 :毛泽东首开“民主新路” ,并以人民为本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但晚年在民主的形式和实现途径上出现了误区 ;邓小平总结了毛泽东民主探索的经验教训 ,初步提出了“民主法治”论 ,并将民主与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联系起来 ;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思想 ,提出“依法治国”的建国方略 ,全面展开“民主法治”论 ,并指出要“全面发展民主并发展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 ,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可贵成果。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 ,其思想认识也曾出现过偏差和失误。毛泽东的探索 ,为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允许部分先富、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大政策”,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对执政党的监督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如何对待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前途命运,在国际共运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对此,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就有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在中国来说,...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是产生于我国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篇章,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则是贯穿其中的一条基本线索。本文试图就这一著作在坚持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谈谈学习体会。 党的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他在领导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的。”我们“决不能忽视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伟大功绩。”(《邓小平文选》第242—243页,以下凡引用该书均只注页码)但是,鉴于党内多次犯错误的主要失足处都是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重新确立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拔乱反正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同志正是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的。这个发展,我个人认为,集中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提出了一个前提,突出了一个核心;抓住了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反腐倡廉是执政党建设的长期任务──从毛泽东防腐战略到邓小平“两手抓”方针李士谦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七十多年来,反对腐败倡导廉政一直是党自身建设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防止腐败的斗争,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点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谈话,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涵义。这里所说的“‘冒’的精神”与“闯的精神”是相通的。它既包含了敢于“冒尖”、敢为天下先的意义,也昭示了敢于冒险、不畏风险去开拓进取的精神。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20.
破与立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关系。在说明和处理这一关系时,毛泽东侧重于破,逐步形成“破字当头”的方针。从“破字当头”到“重在建设”的转换,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上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突出表现,也是邓小平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