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视觉文化的增殖,对视觉文化的理论兴趣就出现了。虽然在不同的文化与历史时期人们都可以遇到视觉文化,但只是在近几十年它才成为文化的主要形式。一方面,视觉文化理论产生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另一方面它又产生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尤其是在90年代初,在哲学、思想史、视觉理论和艺术史的汇合点,许多著作也出现了。这些著作致力于研究视觉中心论的问题,即被视、观看和凝视等。艺术史为视觉文化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起点,在这里,前者不仅仅是进行如此分析的一种工具,而且反过来也一样:视觉文化的分析改变了艺术史,使艺术史从此开始把图像作为符号进行解释,从而使我们能够将图像作为文本来阅读,图像是更广阔的社会现实的整体部分。尚未得到解决的在艺术史家与关学家之间引起烦恼的现实和理论的问题,是作为文化特殊形式的视觉文化与艺术——尤其是与在文化对立中建构的现代主义艺术——之间的关系。在1996年,讽刺时事的《十月》杂志提出重新思考艺术史的历史基础,以至于允许后者通过人类学建立一座通向视觉文化的桥梁。至少到现在,如此首创精神还未马到成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多画面组合(画中画)现象揭示,当今视觉信息迅速膨胀使人们生存状态发生变化,有其深刻的视觉文化内涵。同时接收多路视觉信息的快节奏高效生活,对人们视觉认知能力提出挑战。多画面影像的自定义和交互功能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雅明在辨析浪漫主义、弥赛亚主义、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对艺术生产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回到马克思哲学语境中,将唯物主义思想引向了社会文化批判,以此揭示艺术生产的逻辑、主体以及功能问题。本雅明的艺术社会学批判以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原则,试图阐释艺术革新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理论根源,从而为“图像-视觉”的艺术社会学理论建构提供哲学基础。从视觉文化批判的角度看,本雅明的这一理论既具有阐释社会存在的意义,又重新建构了社会生活与艺术现象的内在关联,并以此为目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现象展开深入的批判,因而体现了一种基于艺术社会学批判的视觉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4.
消费主义语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嬗变和多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大众传媒与后现代主义的共同推进下,消费主义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整体性的文化语境.影像与形象占据主导地位的视觉文化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踏破以往视觉艺术的边界而向整体的生活突围,使得文化审美的主体结构、对象范围、生产方式、审美性质等方面都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从而对人类艺术生产与接受的现状和前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门类的艺术运用同一种创作方法时会产生具体手法、形式、深度上的差异。将影像艺术与传统文学作对比,影像作品在自然主义创作领域获得了更多的美学宽容,做出了更极端的艺术探索。借助摄影技术的纪实特长,影像艺术在自然主义美学方面开拓了新的审美领域,也为人类提供了其他门类的艺术难以具备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文化研究视域中的视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文化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其学术起点是对视觉经验的重构;其发展轨迹是对"文化转向"的加入和反思,试图把视像化、视觉性作为理解后现代文化性质的钥匙;其知识体系的基础是跨学科研究。在这三个方面,视觉文化都得益于文化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与此同时,视觉文化也发展了文化研究欠缺的理论维度,对后者形成补充。  相似文献   

7.
在视觉文化中用摄影、美术、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形式来记录和表现毛泽东形象,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通过对摄影、美术、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毛泽东形象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毛泽东形象的美学价值,厘清毛泽东形象艺术表达的具体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对于丰富毛泽东研究的成果以及维护毛泽东的伟人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在视觉文化的观照下,重新论述本雅明"游手好闲者"的美学内涵。通过分析这一术语出现的文化背景以及隐含的视觉消费姿态等,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本雅明对都市文化的深刻思考,而且为我们深入认识本雅明的视觉文化理论提供重要的入思路径,对我们考察当下的视觉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对世界的感知中,视觉信息占了很大比重。古往今来各民族丰富的视觉文化,为视觉人类学考察提供了广阔的“田野”;人类学自身的跨学科优势,也为视觉人类学研究给予了深厚的学理支持。视觉人类学不仅可以与人类学母体的主要分支学科有机结合,对文物、艺术史、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也可以对语言人类学中的可视性符号、体质(医学)人类学中的“内景反观”异视现象进行探讨;而视觉人类学以影视拍摄为主要方法的影视民族志表达,已经成为人类学书写的一个重要方面。21世纪以来网络和数字媒体开启的视觉新时代,为视觉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化观念对视觉过程的作用分析,探讨传统视觉思维方法,可以揭示传统视觉文化结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视觉审美要求,从而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更好的继承、发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作品,让中国传统的视觉文化更耀目的登上世界文化舞台.  相似文献   

12.
论“视觉时代”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媒体“读图时代”和电子媒体占主导地位的“影像时代”的来临,诠释了正在进行的文化的“视觉转向”——由“语言文化时代”向“视觉文化时代”转变。文化生存的基本形态由文字的阅读转向形象的观看,引起了文化精英的普遍忧虑。文章认为,形象的兴起并不必然地带来理性文化的危机,因为形象同样可以达成对事物的深层认知,形象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往深处看,语言的衰退也并不就是受形象挤压的结果,文化的审美化才是“视觉时代”必然来临的深层原因,而文化的审美化又是植根于文化个体生存状态改变的历史背景之中的。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既有国际化大城市风范,又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空间,以西安作为典型个案,通过对城市空间文化的展示与传播途径分析,结合空间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地理位置功能,研究城市空间文化在视觉传播过程中的产生、发展和变异机制。研究认为,城市空间文化作为物质与文化结合而成的综合呈现,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最直观的认识,也是人们接受一个城市文化的基本要素; 西安作为西部中心城市,城市空间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空间的原初设计理念和价值观的成分,还有人们在观看和传播过程中不断赋予它的再生意义,二者之间呈现不确定的联系; 不同类型空间文化有着不同的视觉传播途径和特征,其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和场所精神决定着视觉文化的传播,并对城市文化身份制造和推广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视觉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当代电影人开始主动接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并大胆模仿其制作电影的各种技巧。国产大片的视觉景观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形成了兼容并收的视觉景观之路,即:“好莱坞电影视觉快感元素+民族独特的视觉愉悦元素”。同时,他们也在文化传播上做出种种努力,但总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失之偏颇。观众在欣赏完一道道视觉盛宴后,往往对国产大片所透露出来的思想观念与审美价值展开了激烈的批评。国产大片“叫座”的同时,通常不“叫好”。从视觉景观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分析目前的国产大片,目的是希望未来的国产大片能在全球化中有自己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革新都将产生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更是推动了一种图像文化的传播。高度视觉化已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当下走红于现实与网络之中的——"萌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图像传播为主的文化。为了探析这种网络中的图像文化,通过对网络中出现有关"萌"文化现象的文本分析,在图像传播伦理影响下,分析这种文化的传播特点,思考这种图像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嬗变。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述视觉文化的内涵并梳理其渊源,将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与视觉文化相结合,以"丽江古城形象"为研究个案,作为纳西文化研究的文化窗口。东巴象形文字、丽江古城标志性景观、丽江古城明信片、丽江古城影视作为"丽江古城形象"的凝视对象,对少数民族形象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视觉凝视与文化中,既有游客与文化的相遇与碰撞,影像与文化的相遇与碰撞,也有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与碰撞。视觉文化研究应该阐释与破译民族文化生成和发展过程中赋有的文化符号与意蕴,揭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深入理解该民族的生命、生命与文化本身。  相似文献   

17.
视觉文化的兴起对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直观视觉教学逐渐走进了大中小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引入直观视觉教学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认知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与民族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到来,视觉文化的定义明确了信息时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视觉艺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也是网络时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及价值体现。视觉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让我们能全面系统协调有效地开发和建设学习资源和视觉文化资源,并通过对我国民族文化视觉资源的保护、建设,提高我国国民素质,进一步发挥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不了解视觉隐喻,就不能更好地研究视觉文化。视觉隐喻是诸种感官隐喻里最重要、使用最多的隐喻形式,它在西方思想中的核心地位通过"视觉中心主义"(ocularcentric)传统确立。随着后现代思想对感性和身体的重新发现,视觉隐喻不仅获得新的理论内涵,更泛化到日常生活领域,与当代视觉文化结合,成为现代生活的基本逻辑。现代西方思想中的视觉隐喻从两方面决定当前视觉图像的性质和特征。视觉文化是视觉隐喻在当代西方思想中的现实表现形态,视觉隐喻在西方思想中地位和性质的变化决定了当代图像形象和视觉文化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20.
视觉文化广义上是指与传统以来的单纯纸质文字文化形态相对的,由视觉(包括听觉)因素和视觉形态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狭义是指,以电影、电视(包括摄影、绘画等)为代表的视觉媒介和视觉产品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视觉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论资源涉及哲学、美学、社会学、文艺学乃至传播学等多种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理解和重视。成为当今时代极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研究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