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492年10月12日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尔·哥伦布首次航抵美洲为发端的“地理大发现”,是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不仅“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而且由于“与美洲的发现联系着的,是机器的出现,从而开始了我们现在所进行的不可避免的斗争——无产者反对有产者的斗争”,“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由于美洲的“发现”,克利斯托非·哥伦布(1451—1506年)多年来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鉴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对哥伦布其人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值此“发现”美洲500年之际,评价哥伦布又成为热门话题。今仅谈谈自己的浅见,希望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3.
考古发现证明:殷人最先登上美洲大陆一些美洲的学者经考证认为,大约在3000年以前即我国殷商末年,一批逃亡的中国人就已经到达了墨西哥,甚至在拉文塔一带建立了自己的都城。因为在这里发现了众多具有浓厚中国殷商文化特征的遗物和遗迹,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被不断发掘出来。  相似文献   

4.
20多年前,克里斯来到中国山东大学,成为中国当时为数多的外教,回国后便顺势成立对外学术交流机构,担任起“配对”的角色;进入公关公司后,又较早嗅出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商机;如今他又发起了公关市场中独一无二的培训学院……他总是擅长发现“新大陆”,并不断带来惊喜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香港《镜极月刊》总257期上发表文章指出,1978年以后持有大学文凭以上的“新学人”旅美人数已达48万。国内有关方面主要将他们分为两类.其一是回国服务,指近期内将离美回国;其二是为国服务,指尽管人在美国,但继续为中国眼务.但是,最新的发展趋势表明,这种两分法已经不够全面和确切,因为越来越多的新学人已经决定或正在考虑申请加入美国国籍,一旦成为美国公民,他们在理论上和法律上效忠的将是美国.但是,在文化、观念和种族意义上,他们仍然是华人,有着极为深厚的中国情怀.笔者以为,除了提倡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外,还…  相似文献   

6.
查理士达夫序言:除了航海日记之外,哥伦布给桑迭戈的一封信,也可算是发现史上极其重要的文件了。这封信或许是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回国后立即送交的。(见查理士达夫著《哥伦布的真实事迹及美洲的发现》中的英译。)这是我们可以肯定为出自那个热那亚人笔下的少量文献之一。鉴于桑迭戈资助了第一次探险,不足为奇,他应该收到一封信:一份他乐于其事的圆满报告。信中具的日期是1493年3月4日,刚好是哥伦布回到里斯本的前一天。由于这封信很重要,现全文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中国大陆新诗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在解放区的诗人、生活在国统区的诗人及建国后正式进入诗坛的年轻诗人构成了建国初期大陆诗人群体.国家解放带来了全新的精神面貌,社会生活中普遍弥漫着对民族前程充满乐观信念的理想主义情调,与之相应的是浪漫主义成为诗歌主流,诗篇透露出昂扬、亢奋的时代精神气概,这构成了建国初期中国大陆诗歌的基本风貌.但是,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如无视社会实际甚至掩盖生活真相,把创作引向粉饰现实的境地,出现虚幻性、矫揉造作、粗制滥造等倾向.积极反思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利于确保当代新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海外留学人员中有相当多的外向型、创新型、复合型和协作型人才 ,他们是各国人才争夺的主要对象。对于这些类型的人才需求 ,是未来人力资源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大陆海外留学人员是中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大陆海外留学人员出现的新特点与回国服务的新亮点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航海家郑和与哥伦布叶洵灶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出现了奇迹,从而造成16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其中最为伟大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和哥伦布四次西航到美洲。但这两位举世闻名的航海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远航的目的性质、规模及影响各不相同。本文就此作一比较。一、身...  相似文献   

10.
1892年,当哥伦布首航四百周年庆祝活动频频举行之际,《笨拙》周刊悲叹道:“哥伦布!我们每天都读到他/从书籍、小册子、杂志和报刊;/而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和美国,/却在接连不断地乱起哄。”1992年,由于至少“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国都在纪念哥伦布首航五百周年,因此,人们不能不但心又会闹出什么过火的新花样。不过,首航五百周年既使人们厌烦,又使人们恼火。哥伦布其人被斥为荼毒生灵的凶犯。新旧大陆会合所留下的遗产被称为“生态灭绝”。与此同时。各种国际性纪念活动不是  相似文献   

11.
法显《佛国记》和谁最先发现新大陆祝注先东晋至十六国时代(公元317—420年)的佛门弟子法显因著有《佛国记》而闻名于世。《四库全书》独具慧眼把《佛国记》列入史部·地理类。《辞源》、《辞海》都收录了《佛国记》条目。《辞源》说它“是我国现存有关海外交通的...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台刊《人事管理》总430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府际关系即政府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各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府际关系的特征除了广泛性、动态性、人际性之外,还具有执行性、应付性、协商性。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府之间特别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由重直联系为主发展为横向联系为主,由冷变热。由于利益的驱动以及地区之间的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地方政府之间、地区政府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蓬勃展开,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  相似文献   

13.
哥伦布为了实现西航至印度的夙愿,他含辛茹苦地奔走于欧洲王室,一再向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英格兰的君主呈献他的航海计划,但都未能奏效。1492年1月,西班牙军队终于占领了格拉纳达,并把摩尔人驱逐出西班牙。费迪德南国王和伊莎贝拉王后,才有暇考虑哥伦布的计划。起初,他们认为哥伦布提出的条件太过  相似文献   

14.
台湾与大陆之间贸易关系的格局,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就已基本形成。当时台产的米谷、蔗糖、鹿制品已经输往大陆东南沿海一带,而大陆的手工制品也行销台湾。在当时大陆与日本、南洋的商业贸易中,台湾被作为重要的转接口岸,只是由于明末清初之时,大陆正值战乱纷争,继而郑氏政权统治台湾,两岸的贸易才受到了沉重的压抑。自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随着战事的平息、社会的逐渐安定以及大陆经济的恢复,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贸易发展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海峡两岸的商业交往进入了繁荣时期。台湾与大陆经济联系的密切,两岸贸易的繁荣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到台湾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来,台湾经济发展很快。本文拟从台湾经济发展与大陆的关系这个角度谈些粗浅看法。一人们普遍认为,蒋介石在逃离大陆时,从大陆带走了大量的黄金和美钞,后来经过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陆的小说创作观念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文体实验的积极延续、写作方式向极端个性化方向更迭、现实主义衍变新貌的不断深化。鉴于这些新的趋向,大陆的小说创作迫切需要重建文学的理想、高张文学“精神抚慰”的功能。重建的可行路径既不是对既定社会政治目标之类共同理念的图解,也不是一门心思猎取别人尚未写到的奇特题材,而是作家和文学编辑家、出版家们潜沉到当下社会生活的低层,去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普通事物身上那些真切自然、新颖感人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体现在武侠小说中的民间智慧与欢乐精神,是衡量这一文类创作成功与否的突出指标.而武侠小说乃至所有通俗小说的情节模式,是特定边界与特定规则前提下的优化选择.实际创作中的"自由创造",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有限变异".  相似文献   

18.
制度化儒学的解体与现代新儒学的困境,促进了大陆新儒学的兴起,推动了儒学复兴思潮的出现。鉴于现代新儒家存在理论偏误,蒋庆提出政治儒学的理论构想,主张儒学的再度政治化,进而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启迪,黄玉顺倡导生活儒学的体系构架,尝试回归生活本源重建儒家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通过对传统儒学进行正本清源的疏解,李承贵认为人文儒学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应将其确立为儒学的本体形态。反思当前儒学的复兴,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明确儒学的现代价值,二是厘清儒学复兴的可能面向。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北京周刊》英文版一篇关于苏州新区发展的详尽报道,牢牢吸住了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著名学者阿诺华德教授、黄彬教授夫妇的目光。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定探寻这座有2500历史的古城旧貌换新颜的奥妙,同时,他们还决定带领同学们一起到中国苏州的新区考察。作为他们暑期培训班的“特殊社会课堂”。 很快,由阿诺华德教授、黄彬教授带队的迈阿密大学社会科学系的14名大学生、研究生。组成暑期班,于5月28日踏上了苏州新区这块向往已久的神奇土地。 28日下午阿诺华德教授夫妇和美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的调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三次转变。这三次战略性调整,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开放和台海形势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发展”和“统一”的关系。改革开放为的是“发展”,两岸未来要的是“统一”。就两者比较来说,发展或改革开放应高于统一,没有发展或改革开放就很难实现统一。必须把两岸的和平统一融入两岸和平发展的大战略中,不是先统一再发展,而是应在两岸关系的前进和发展中求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