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口语交际具有动态性、双向互动性、现场性、综合性等特点,使跨文化间的口头交际显得尤为困难。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休克现象是交际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言语交际的不畅,已不仅是语言本身的问题,它与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息息相关。作为第二门语言的学习者,除了重视语言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更多地学习如何使用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尤其是跨文化能力。培养跨文化能力和提高外语交际能力是在高语境与低语境间进行成功的口语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肖娴 《南方论刊》2007,(2):106-107
PETS口试注重对语言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其内容的真实性,过程的互动性和量分的综合性的特点反映了真实交际语境下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PETS口试对口语教学环节设计,交际策略培养和教学评估的反拨作用体现了PETS口语测试体系在口语教学中的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要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中国文化移入。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初步分析阐述了中级口语教学中文化移入的必要性和文化移入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宏 《理论界》2007,(8):153-154
语境是语言学的一个重大理论,对言语交际有着普遍的制约作用。在交际过程中,必须把语言和它所依赖的语境相结合。而语言又植根于文化之中,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因此,文化语境在言语的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文化语境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制约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英汉礼貌语言与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遵循的行为规范,讲究礼貌是一种交际策略。由于文化价值的差异,不同民族的礼貌准则及礼貌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差异。本文从英汉民族语言文化的礼貌准则及英汉民族礼貌用语与文化价值差异等方面,分析了英汉礼貌语言与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目前普通语言学理论中对“文字”的定义 ,是以西方语言文字的关系为依据的。西方文字的拼音形式 ,适合西方词形屈折变化的语言 ,文字通过记录口语来表达意义 ,是依附于口语形式的。而汉字的方块表意形式 ,适合汉语形态简单而含义丰富的特点 ,文字直接传达意义 ,独立构成书面语言 ,不依附于口语。中西文字的这种差别 ,本质上是文化的差别。因此 ,汉字的文化定义应该表述为“汉字是汉民族思维和交际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系统”。而普通语言学也有必要重建文字理论 ,摆脱长期以来狭隘的“语音中心论”。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语言背景人们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帮助交际参与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语境导向及其重要性,以及语境导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留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在口语课中,当然必须以学生练习口语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从对外汉语教学培养的目标来看,除极少数汉学家以外,绝大多数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汉语的实用型人才.如果从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汉语本身和具备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来看,口语课是一种综合性课型.任何其他课型,诸如语法、词汇、语音、精读等课都要在口语课中得到体现和运用.对外汉语教学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语言能力,而不是关于这种语言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汉语,而不是要让他们评说这种语…  相似文献   

9.
论"嵌l词"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玉梅 《中州学刊》2007,(3):249-251
"嵌l词"是很早就活跃于汉民族口语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多种汉语方言中."嵌l词"与少数民族语言无关,并非北狄人改造汉语复辅音才产生的语言现象.实际上,"嵌l词"是汉语中早已存在的缓读分音现象,是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倪海燕 《云梦学刊》2001,22(2):99-101
现代口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向学生输入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信息,并指导学生运用于口语实践,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能避免文化冲突,达到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11.
“扬”“抑”策略在汉语交际中的运用十分普遍,对这种交际策略的偏爱反映了汉族的民族文化内涵。“扬”“抑”策略是汉民族辩证思维方式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等级尊卑意识以及和谐价值观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新奇之美和一波三折之美审美观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乐观的民族性格的折光反映。  相似文献   

12.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的基础,但目前的成果仅限于对具同一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交际的语境进行研究,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却鲜有论及。从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三大跨文化交际语境要素入手,运用顺应理论阐释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如何进行语境顺应,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交际语境由各种不同而相关联的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外显因素和内化因素这两大类。交际是交际参与者不断调整自己从而顺应外显语境因素和对方的内化语境因素的一个动态过程。从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三大跨丈化交际语境要素入手,运用顺应理论阐释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何进行语境顺应,有助于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翻译对加快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其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桥接作用。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作为文化调解人的译者应牢牢把握思维模式差异性对民族语言差异性的重要影响及决定作用,熟谙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是思维模式差异在语言上的具体体现。为了切实履行好文化调解人的固有职责,译者应该对汉民族思维模式影响下的一些特殊汉语表达方式进行深入剖析,并合理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真正地被异域文化接受,将"排异反应"降到最低值。这势必会给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汉民族委婉含蓄的传统文化的产生有一定的文化根源,以该传统为基础,阐述了其对汉语词语修辞的影响,并结合实例分析在具体语境中模糊词语所体现出的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存在着语用偏误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口语课堂上体现的尤其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和个人学习习惯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学者对语用与语境的关系不够重视。针对这一现象,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者应加强语境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境学习观。  相似文献   

17.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颇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话语功能。在此以关联论、语用顺应论为认知理据,结合自然口语语料,分析了话语标记语三种主要的语用功能:语篇组织功能、语境顺应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揭示出话语标记语不但是动态言语交际中构建语篇的语言机制,而且是交际主体动态顺应策略的显性依据。同时,其语用功能也显示出交际主体对语篇、语境及交际对象等主要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词的文化义与文化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和文化语言学观点透视汉语词的文化义与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文章认为文化义是词语本身所隐含的文化色彩或者附加在词语之上超语言的文化意蕴,它负荷着汉民族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透对对汉语例词的文化义的分析,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语言科学的研究,窥见汉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汉语的文化义似应从以下方向发掘:成语与典故义;比喻与比喻义;借代与借代义;附会与象征义;联想与联想义;情态下褒贬义;风格与语体义;形态、色象与形象义等。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大量的戏剧行业词通过比喻的方式使词义得到了扩展,即从专门用语变成了社会所有成员每天共同使用的词语;戏剧行业词的通用化是戏剧文化在语言中长期积淀、凝固的结果,汉民族源远流长的戏剧文化是汉语戏剧行业词词义扩展的丰厚土壤;汉语戏剧行业词的词义扩展就是循着由具象到抽象的汉民族思维轨迹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在师范教育领域,口语交际能力受到高度重视。随着双语政策的推行,汉语已成为西藏第二大交际语。对于肩负未来培养小学生汉语能力的藏族师范生来讲,汉语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法,对藏族师范生在口语交际环境、心理和训练方面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